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2001年,成都金沙遺址驚世而出,震驚海內外,被譽為“中國進入21世紀第一項重大考古發現”。從這裡出土的大量文物,不僅填補了古蜀研究的空白,甚至改寫了成都歷史和四川古代史。

20年之後,金沙遺址不僅從考古工地轉變為市民家門口的博物館,更在不斷推進遺址研究的同時,憑藉在文物保護、學術研究、展覽展示等方面的創新,創造出一條獨特的遺址類博物館發展之路——“金沙模式”。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太陽神鳥雕塑 攝影:張豔

古蜀,從三星堆到金沙

長期以來,古蜀僅存在於語焉不詳的傳說故事中。上世紀至本世紀初,三星堆、金沙遺址的發現與發掘,讓古蜀文明的發展脈絡逐漸清晰。2001年2月8日,正在綿陽開會的原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毅,忽然接到電話彙報稱,成都市西郊金沙村一處施工工地發現大量玉石制的“特殊物品”。第二天一早,包括現任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朱章義在內的多名考古工作者在深冬的大霧中趕到金沙村文物發現現場。朱章義看到此生最難忘的一幕,“到處都是象牙渣”,泥土表面白花花一片,如覆白雪。考古人員深知,大量使用象牙的情況,在四川這個內陸區域,只有三星堆遺址中才出現過。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金沙遺址出土象牙

在隨後的搶救性發掘中,金沙遺址出土了上萬件金、銅、玉、石、陶器,還有數以噸計的象牙、數以千計的野豬獠牙、鹿角等,甚至還有大型建築基址、祭祀區、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重要遺蹟,分佈範圍達5平方公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太陽神鳥金飾於2005年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的核心圖案。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左:太陽神鳥金飾 右: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研究表明,金沙遺址是繼三星堆之後成都平原新崛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距今三千年前後古蜀國的都邑所在。金沙遺址最關鍵的價值是解開了三星堆的去向之謎,併為成都找到了歷史根源,完善了四川先秦考古學的文化序列。而十節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也表明,金沙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以及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絡。2006年,金沙遺址與三星堆遺址一起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黃金面具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十節玉琮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 攝影:張豔

變化,考古工地成為遺址公園

金沙遺址破土而出之時,正值成都啟動舊房改造的關鍵期,而成都市西郊更是城區規劃發展中的一個重點區域。為了保護金沙遺址,成都市政府果斷叫停了當時周邊20多個待建的地產專案,並決定走一條文化遺址保護與城市發展結合的創新之路——在金沙遺址原址修建主題博物館,使其成為兼具歷史遺址保護和城市綠地功能的考古遺址公園。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俯檢視

2007年4月,金沙遺址博物館正式建成開館。全新開放的博物館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由呈現考古發掘現場的遺蹟館、展示精品文物的陳列館、復原古蜀自然生態的園林區以及承擔教育、交流、文保等多元功能的文保中心和金沙文化藝術中心組成,並於2010年成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廣闊園區中,根據考古研究成果復原的古蜀家園生機勃勃, 摸底河蜿蜒流淌,成群的梅花鹿愜意生活,再現“呦呦鹿鳴,食野之苹”的自然野趣,也帶您走入那個萬物有靈的古蜀時代。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攝影:張豔

與此同時,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一直堅持以科研課題為指導,帶動全館各項業務工作的積極發展。國家級課題《城市大遺址的保護與利用——以金沙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例》,對城市中心區域如何科學保護大遺址並有效利用遺址的社會價值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和思考。

作為國家文物局首批智慧博物館試點單位之一,金沙積極搭建智慧化平臺,主持開展全國智慧博物館的示範專案、國家級課題《金沙遺址博物館金屬類、玉石類文物數字化保護專案資訊科技服務專案》。金沙還與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荊州文保中心合作開展象牙保護和土遺址加固工作,並建立了“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成都工作站)”。而《金沙遺址博物館珍貴館藏文物儲存環境監控和囊匣配置方案》專案則帶動了全館文物預防性保護工作:2015年至今,金沙已陸續建立了文物儲存環境監測系統,實現了土遺址及藏品儲存環境的實時監測,建立起全館的“文物預防性保護監測中心”,並根據展品的特殊要求進行精準調控,為博物館館藏品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了安全保證。2021年7月,金沙與敦煌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開展南方潮溼環境下土遺址保護和出土文物的保護研究工作。同年,金沙成為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多場耦合下土遺址劣化過程及保護技術研究示範基地”。眾多科研專案的開展助推了古蜀文明保護體系的完善,也解決了文物保護中存在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智慧語音導覽 攝影:姚君稚

融合,博物館與城市共生

伴隨成都城市文化的迅速發展,金沙遺址博物館以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特殊的區位優勢,已成為成都市文化的新地標,也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不僅有效帶動了區域的發展,同時極大地提升了成都城市的形象和文化“軟實力”。

依託獨一無二的考古遺址現場和特色鮮明的文化內涵,金沙遺址博物館以古蜀文明為核心,打造多元立體展示體系,形成了極具金沙特色的“重要考古發現”、“中國區域文明”、“世界文明”、“文物專題”、“藝術金沙”以及“古蜀文明”等系列原創展覽品牌。同時,“考古科普”類的闡釋新方式和“眾籌眾創”的策展新理念,讓不同年齡、身份和知識結構的觀眾,都參與到博物館的價值構建中。

2009年,金沙遺址博物館依託得天獨厚的園區空間,以中國文化遺產標誌的原型——太陽神鳥金飾為精神核心,首創大型新春文化活動——成都金沙太陽節,並率先推出“夜間博物館”模式。此後,每年春節期間,金沙遺址博物館都會圍繞當年主題臨展,結合古蜀文明內涵,透過文化彩燈、園林造景、活態展示和傳統民俗等形式對展覽及文化內涵進行活態闡釋,極大地滿足觀眾對於博物館的多元需求,使博物館真正成為一個與公眾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間。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丹景臺 攝影:張豔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成都大運會主體育場“飛碟” 攝影:張豔

從2014年開始,金沙遺址博物館還推出“金沙之夜”系列活動。在博物館延時開放的夜間,園區化身為無邊界的舞臺,現代舞、音樂會、詩歌會、設計分享會等在這裡輪番上演。

2021年7月31日至今,金沙最新臨展《回望長安——陝西唐代文物精華展》正在火熱展出。在充滿大唐風情的展廳內,講解員、志願者和小小講解員組成表演團隊,透過故事演繹、場景表演、現場互動等生動的形式,再現唐朝人的衣食住行;而參加展廳實景劇本遊活動的參與者,則化身唐朝來客,在NPC演員的指示下,仔細觀察文物展品,反覆閱讀展板文字,背誦展板上的詩句,學習唐代的妝容和禮儀,欣賞演員帶來的胡旋舞,從而完成闖關任務,同時也將展覽資訊牢記於心。這些跨界活動突破博物館和文物的實體界限,以更加藝術化、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更為廣泛的觀眾感知歷史,形成他們獨特的文化體驗。

太陽神鳥三千年,金沙驚世二十載

圖左:實景劇本遊 圖右:沉浸式劇本導覽 攝影:張豔

太陽神鳥,從成都飛向世界

金沙遺址博物館將在十四五期間,充分利用“文旅融合”發展契機,緊緊圍繞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設,以遺址保護與研究作為立館之本,以陳列展覽作為服務觀眾的主要載體,以文化藝術活動作為活態闡釋文化遺產的主要手段,以文創開發與社會教育作為嫁接歷史資源與日常生活的紐帶,從而提高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展示水平。

未來,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重點工作包括:建設古蜀文明研究展示高地,運用金沙遺址考古研究成果,成立古蜀文明研究金沙中心;根據研究需要,積極申請金沙遺址的繼續發掘;同時,深入探討金沙與三星堆的關係,為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做好學術鋪墊。

目前,金沙遺址博物館正攜手成都航空,面向公眾發起“金沙號”機身塗裝方案徵集大賽。屆時“金沙號”飛機將以獨具金沙特色的外觀設計,以及充滿文化氣息的內飾,讓攜帶著中華文明古老基因的太陽神鳥翱翔在廣闊的神州大地。

(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