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戲俑:揭開漢代娛樂生活面紗一角

2000多年前的一天,漢高祖劉邦在家鄉沛縣與父老鄉親慶祝凱旋。他擊築(古代擊絃樂器)起舞,把酒當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這一幕被《史記》記載留存至今,讓我們得以透過文字瞥見漢代“樂舞寖盛”(《樂府詩集》卷五十二)的盛景。上層統治者的喜好深刻地影響了漢代的風尚,文景之治後,天下殷富、國力強大,人民生活安定,更是帶來了百戲的繁榮。

何為“百戲”?《漢文帝纂要》載:“百戲起於秦漢曼衍之戲,技後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尋橦等也。”百戲是民間表演藝術的泛稱,以雜技、樂舞為主。漢朝人有多崇尚歌舞?不但宮廷中設有“黃門工倡”(即宮中的樂工、舞人),宴會中“以舞相屬”(一種交誼舞,一般是主人先舞,客人再舞為報),達官貴族之家也多蓄養歌舞伎人,楊惲在《報會宗書》中記錄:“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數人,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同時,作為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漢樂府十分重視民間採風活動,蒐集了大量的民歌,這對“百戲”的繁榮和發展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百戲俑:揭開漢代娛樂生活面紗一角

【西漢】彩繪百戲俑

走進陝西曆史博物館,可以看到這麼一組可愛的陶俑,它們是西安市西郊出土的西漢彩繪百戲俑。這三個小人兒造型極富感染力,彷彿吸引著觀眾與他們共舞。最吸引眼球的當屬中間的這位,他體型微胖,頭梳椎髻、嘴巴大張,上身赤膊、下著“喇叭褲”,雙臂前伸,身體重心落在左腳上,被定格在了律動的瞬間。左右兩位頭戴幘(包頭髮的巾)。左邊的雙腿微屈、身體後仰、雙手抬高,似乎在用肢體語言迴應中間的同伴;右邊的則一手叉腰、一手高抬,寬大的下襬隨著腿部瀟灑的動作蹁躚。看到這三個小小的陶俑,便可以在一瞬間體會到什麼叫做“手舞足蹈”。西漢彩繪百戲俑整體的塑造手法十分質樸,但卻用精煉的造型語言將百戲藝人表演的場景表現得活靈活現。與漢初陶俑對比觀察,彩繪百戲俑這種寫意的藝術處理方式是製作者刻意為之的結果,它整體效果不再如之前的陶俑那樣追求比例和解剖的科學準確性,而是使用了誇張的處理手法,更為注重表現百戲藝人的神韻。在沒有照相機和攝像機的漢代,這些彩塑陶俑以另外一種充滿藝術氣息的方式將歷史的圖景生動地記錄了下來,讓我們得以一窺那個2000多年前的朝代。以陶俑記錄百戲樂舞的勝景,在漢代十分常見。由於社會風尚,在墓室中安放百戲俑成為了“標配”。不僅如此,王符在《潛夫論·奢浮篇》中記錄,“或作泥車、瓦狗、馬騎、倡俳諸戲弄小兒之具,以巧詐”,可見當時也有專門製造和買賣玩具的作坊,製作百戲俑供人們玩樂。

百戲俑:揭開漢代娛樂生活面紗一角

【東漢】樂舞百戲圖

同樣,在壁畫、石刻、磚刻等文物中也常可看到“百戲”表演的形象。出土於內蒙古和林格爾墓的東漢墓室壁畫《樂舞百戲圖》,便是這樣一幅獨具特色的壁畫。畫中展現了擲劍、弄丸、舞輪、安息五案等活動。四川省成都市揚子山出土的東漢墓室內的觀伎畫像磚,則描繪了觀眾是怎樣沉浸在欣賞百戲中的。此磚左上方繪一男一女席地而坐,女者頭梳雙髻,吹奏排簫。右上方有二男伎,左下方有二樂人捧著排簫吹奏,右下方為二伎在表演巾舞。漢代的樂舞百戲表演多是在筵宴之上,觀伎畫像磚生動地還原了這一場景。

百戲俑:揭開漢代娛樂生活面紗一角

【東漢】觀伎畫像磚

一組小小的百戲俑,揭開了漢代生動的民間生活的面紗,讓我們得以更為形象地想見那個繁盛的朝代。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美術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資訊平臺聯絡郵箱: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