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三次進攻巴黎,為什麼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敗?

德國與法國是歐洲大陸上數百年的宿敵,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德國境內邦國林立,一度成為歐洲大國間的緩衝地帶和主戰場,拿破崙一世更是將普魯士按在地上摩擦,直到鐵血宰相俾斯麥橫空出世,才扭轉了德國人不利的局面,甚至屢次對法國反推進。

德國人第一次進攻巴黎是普法戰爭時,強大的普魯士王國打算統一德意志邦國,拿破崙三世主動進攻普魯士,卻被普魯士一路打進了巴黎,威廉一世直接在凡爾賽鏡廳加冕為德意志皇帝。第二次進攻巴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人一度推進到距離巴黎只有二十多公里,最終卻鎩羽而歸。第三次則是二戰時,希特勒親自到巴黎簽署停戰協定。那麼德國三次進攻巴黎,為什麼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敗呢?

德國三次進攻巴黎,為什麼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敗?

前線主將臨時改變行軍路線。德國人在施利芬計劃的指引下推進,在戰爭的初期屢戰屢勝,德軍佔領比利時之後,總計有五個集團軍超過百萬人直撲巴黎,其中第一集團軍三十萬人在克盧克的指揮下向巴黎進軍,被視為攻佔巴黎的主力部隊。但是克盧克眼見巴黎已經成為“囊中之物”時選擇繼續追擊撤退的法軍第五集團軍,與德第二集團軍拉開距離,將兵團右翼徹底暴露給法國人,致使英法聯軍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發動反擊。

俄國人幫了大忙。德國施利芬計劃的精髓就是在俄國全面動員之前快速擊敗法國,德國人預計俄國動員時間約一個半月,但是俄國人沒有動員完畢就提前出兵了,只用了20天就出兵東普魯士,這大大出乎了德國總參謀部的預料。總參謀長小毛奇不得不從西線右翼抽調兩個軍去東線對抗俄國,而原計劃是要給右翼增加六個軍的,在馬恩河戰役中德軍兵力不足也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德國三次進攻巴黎,為什麼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敗?

霞飛的美人計。據說德軍老將克盧克在攻下法國重鎮蒙斯後,遇見了一位老熟人中年婦女路易斯,在路易斯美酒、美色的誘惑下,克盧克倒在了路易斯的床上。路易斯打開了克盧克的公文包,查看了作戰地圖和記事本。第二天路易斯出現在法軍指揮部總司令霞飛面前,德軍的行軍路線、作戰意圖全部被霞飛知悉,於是開始醞釀對德軍的反擊。

霞飛的鎮定自若。在法軍全面進攻的理論面前,霞飛是有失誤的,無數法軍的無畏衝鋒在德軍機槍、火炮面前不堪一擊,但守住巴黎霞飛是有功的。在巴黎守將加利埃尼發現德軍側翼暴露的時候,請求霞飛指揮法軍反擊,但霞飛對此沒有興趣。當路易斯的準確情報傳來,霞飛又堅決地執行反擊作戰,他號召全體法軍無論身處何地,立即原地反擊德軍,當德軍開始渡過馬恩河的時候,發現原本撤退的法軍已經在河對岸擺好了陣形。

德國三次進攻巴黎,為什麼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敗?

巴黎計程車正在運送士兵

巴黎計程車立大功。法軍在一戰前期戰鬥力不如德軍,士兵傷亡損耗較大,法軍第六集團軍先遣部隊與德軍側翼交戰,兵力不足的問題很快暴露。法軍從巴黎緊急徵用了幾百輛計程車將第六集團軍火速運往前線,才扭轉了不利的局面。在霞飛的協調指揮下,英軍在弗倫奇的指揮下發動反擊。此時孤軍深入的克盧克明顯感覺到側翼和後方並不安全,於是德軍開始撤退。弗倫奇率領的英軍三天只推進了四十公里,顯然是在儲存實力,如果英軍全力推進的話,德軍兩個集團軍恐怕會被分割包圍。

當克

盧克

推進到巴黎附近時,已經可以看到埃菲爾鐵塔的塔尖,但是這是一戰德軍到達離巴黎最近的地方了。一如二戰時的古德里安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的塔尖,但隨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德國三次進攻巴黎,為什麼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敗?

德軍在馬恩河戰役的失敗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德軍施利芬計劃宣告徹底失敗,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換成了法金漢,德軍與英法聯軍在防禦戰中都無法突破,西線戰場變成了慘絕人寰的戰壕戰,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至於德國三次進攻巴黎,為什麼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敗,法國人的堅決抵抗是關鍵。普法戰爭中,拿破崙三世軍事水平不行還硬要親征,皇后在後方干涉內政,巴黎爆發了革命,致使法國在內憂外患中輸掉了普法戰爭。二戰時法國構築了馬奇諾防線,而疏於打造裝甲叢集大兵團,德軍從阿登山區快速通過後,巴黎來不及設防而門戶大開,納粹德國攻佔巴黎簡直兵不血刃。

德國三次進攻巴黎,為什麼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敗?

二戰時德軍進入巴黎

但是一戰時的法軍面對德軍儘管不敵卻堅決抵抗,面對德國的機槍法軍勇敢衝鋒,戰壕戰中法軍也不會輕易丟失陣地,甚至在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中還佔有優勢,粉碎了德軍的戰略意圖。

只可惜裝備劣勢的法軍傷亡也更大,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士兵傷亡超過一百五十萬,喪失了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大面積的工業區和領土遭到破壞,還欠下了大量的債務,但巴黎和會上美國成了霸主,英國人甚至主張幫助德國重建,法國人削弱德國的計劃受到了英法的掣肘,所以當二戰爆發時,憤憤不平的法國人直接38天就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