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何以成為漢文帝?因柔弱無根基被選中,實為扮豬吃老虎

「本文來源:南方週末」

劉恆何以成為漢文帝?因柔弱無根基被選中,實為扮豬吃老虎

眾所周知,漢文帝劉恆能夠當上皇帝,是因為他被認為是劉邦的兒子中比較弱勢的一個。(人民視覺/圖)

眾所周知,漢文帝劉恆能夠當上皇帝,是因為他被認為是劉邦的兒子中比較弱勢的一個。呂后死後,功臣們發動政變,“喋血京師”,想挑個好控制的人當皇帝,這才相中劉恆了。

劉恆的母親薄氏和妻子竇氏,因此彷彿釣到了西漢初年最大的兩條錦鯉。

薄氏進了劉邦的後宮,和兩個女伴約定:“先貴無相忘。”結果女伴得寵,薄氏長時間被劉邦無視了。很不幸,三人是塑膠姐妹情,女伴不但不向劉邦推薦薄氏,反而嘲笑她。劉邦弄清楚前因後果,動了同情之心,召薄氏過了一個晚上。但劉邦的同情心與薄氏魅力似乎都有限,後來劉邦就不再找她了。

但就這一個晚上,薄氏就懷孕了,生下了未來的漢文帝劉恆。而劉邦的冷淡,也成了她的福報,劉邦死後,受寵的女人都被呂后迫害,薄氏卻可以跟兒子劉恆在一起。

劉恆被封為代王,薄氏就成了代國的王太后。而等到劉恆被功臣們擁立為皇帝,薄氏也就成了漢朝的皇太后了。

竇氏的遭遇更神奇。她本是呂后的宮女,呂后把宮女賞賜給劉邦當了諸侯王的兒子們,竇氏是趙國人,就給主管此事的宦官送禮,希望能夠被分配給趙王。但也許是禮沒送夠,人家把這事給忘了,還是安排她去了臨近邊疆、貧窮、野蠻的代國。

趙國是西漢初年政治鬥爭的敏感地帶,不管誰當了趙王,下場都很不好,趙王的女人當然也會跟著倒黴。在荒蕪樸陋的代地,竇氏大概格外顯得耀眼動人,她很得代王劉恆的寵愛。

當然,代王有自己的原配,竇氏究竟只是一個寵姬而已。

但是竇氏很快被第二個好運擊中。劉恆要去當皇帝之前,他的王后突然死了,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也統統都死了。有一種猜測,代王的王后可能來自呂氏家族。功臣們要斬草除根,不能容忍和呂家有關的人還活在這個世上。

這個說法非常合理,但當然也找不到什麼證據。不過無論如何,對竇氏來說這是第三個好運:現在新皇帝有了,但皇后空缺,太子空缺。

竇氏的兒子,也是新皇帝最年長的兒子,於是立為太子,竇氏也就成了皇后。

這件事裡,竇氏的婆婆,也就是前面說的薄氏,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薄氏出身卑微卻成了太后,她非常希望立一個同樣出身卑微的皇后,婆媳才好相處。

總之,無數女人耍盡心機用盡手段千辛萬苦而不得的宮鬥最大成就,這兩個女人幾乎是於不經意間就得到了。

尤其是竇氏,她的命很長,丈夫漢文帝死了,兒子漢景帝死了,孫子漢武帝當皇帝的早期,老太太仍然硬硬朗朗的,實際上掌握著朝政大局。

但漢文帝劉恆本人,能在皇位上坐穩,倒應該說不是靠錦鯉,而是靠真本事。功臣們看中他,也真是看走眼了。

劉恆被封為代王,代國是寒苦之地,尤其是靠近匈奴,時時要被侵擾。劉恆之前,劉邦的哥哥劉喜當過代王,結果被打得拋棄自己的國家狼狽逃回;劉邦自己統兵來打,結果有了著名的白登求和之辱。

但劉恆竟然穩穩當當把代王當下來了,《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代國那一欄,經常連續好多年一片空白,無事可記。沒事,就是最大的本事。

可以肯定,劉恆就是這個過程裡,打造出了自己過硬的班底。以藩王的身份進京登基,是很容易受制於權臣的,但劉恆竟能在不長的時間裡,就反客為主,手段嫻熟老辣,三下五除二就控住了局面,總攬了權力,可謂扮豬吃老虎的典範。

據《史記》說,漢文帝是薄葬的典範。西漢末大亂,皇陵大多被赤眉軍發掘,只有文帝的霸陵和宣帝的杜陵得以保全。——也許是霸陵和別的皇陵比顯得寒酸,農民軍從漢武帝的墓裡搬東西都來不及搬完,顧不上了。但到了西晉的時候,霸陵被盜,發現的珍寶之多,還是讓西晉君臣感到驚歎。

這個發現,自然使得《史記》寫的文帝薄葬的記錄不實。最近終於確定,所謂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的霸陵,規模相當宏大,數百個外藏坑如眾星捧月般環繞大墓一週,其中象徵文武百官、樂隊儀仗的陶俑數量巨大,還出土了多枚代表中央官署機構的銅印章,這是和秦始皇一樣,要把整個官僚機構都帶到地下去的雄心。還有些陶俑身上,戴著鉗、釱這樣的刑具,作為一個務實的皇帝,漢文帝自然深知刑徒的力役乃是統治的根基,不可或缺。

考古發現不斷提醒我們,古代的治世,不過是相對而言的。文景之治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仍痛苦艱難到今人難以忍受的地步。但由此引發的聯想,也不必是司馬遷不誠實地美化了漢文帝,而是不過如此的生活,在司馬遷的記憶中都美好如斯,這才是值得深思的。

(作者系歷史學者、大學教師)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劉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