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碼頭開課了」中國戲曲是怎麼演變而來的?一文給您說清楚……

「戲碼頭開課了」中國戲曲是怎麼演變而來的?一文給您說清楚……

戲曲知識大全

【中國戲曲史】

中國戲曲的孕育與形成

中國戲曲,起源於原始歌舞。

漢代,在民間出現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戲”,

尤以《東海黃公》為著。

角抵戲是漢代興起的一種戲劇樣式,是古典戲劇的雛形,《東海黃公》是漢代角抵戲的代表性劇目。東海黃公即黃帝、白虎即蚩尤的變相,《東海黃公》戲是對黃帝蚩尤神話的改造和顛倒化呈示,是古時旱巫與雨師的爭勝鬥法,是上古巫術祈雨儀式的後世再現。

「戲碼頭開課了」中國戲曲是怎麼演變而來的?一文給您說清楚……

東海黃公

《東海黃公》表現人虎搏鬥,但它不像一般的角抵戲那樣,由兩個演員上場競技,以強弱決定輸贏,而是根據特定的人物故事演出的一段情節。戲裡人物的造型、衝突的情境、勝負的結局都是預先規定好的,其間還有舉刀祝禱、人虎相搏等舞蹈化的動作。它第一個突破古代倡優即興隨意的逗樂與諷刺,把戲曲表演的幾種因素初步融合起來,為戲曲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礎。

南北朝時期,民間出現了歌舞與表演相結合的“歌舞戲”。

南北朝末期開始出現的歌舞戲,繼承了漢代以來百戲中情節性歌舞和角抵的傳統。《大面》、《踏搖娘》、《撥頭》3者均有歌有舞,有的還有幫腔、管絃伴奏;《踏搖娘》中有角抵因素甚為明顯,《撥頭》中“求獸殺之”的情節也可能包含角抵因素。

「戲碼頭開課了」中國戲曲是怎麼演變而來的?一文給您說清楚……

踏搖娘

從北齊到唐代,女角色或由男扮,或由女扮,已有衍變,並非一格。歷史悠久的面具已在戲中應用;後世戲曲臉譜或已萌芽,如《踏搖娘》中的丈夫,《撥頭》中的遭喪者。

角色或1人,或2人,或3人,已見後世“二小戲”、“三小戲”之雛形。情節均具有矛盾性,或莊,或喜,或悲,已見後世戲曲各種型別之端緒。此時“戲”的概念開始確立,已由戲耍或技藝表演之泛指,過渡到近於後世戲曲之專稱。

「戲碼頭開課了」中國戲曲是怎麼演變而來的?一文給您說清楚……

詠談容娘

中國後世戲曲源於民間且不斷衍變發展的這一特點,已歷歷可見,如《踏搖娘》的不同記載──包括故事情節,角色數目,名字,官職,女角色扮演者之性別,作品名稱,以及伴唱、伴奏等等。此外,還可以看到從民間進入宮廷的特點。例如從《踏搖娘》蔓衍而出的《詠談容娘》,唐代常非月的詩作《詠談容娘》描寫了它在廣場演出的盛況。

唐代,出現了由先秦時期的優伶表演發展來的以滑稽表演為特點的“參軍戲”;民間的歌舞戲進入宮廷,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民間又出現了“俗講”和“變文”等通俗說唱形式。

參軍戲是中國古代戲曲形式。由優伶演變而成。五胡十六國後趙石勒時,一個參軍官員貪汙,就令優人穿上官服,扮作參軍,讓別的優伶從旁戲弄,參軍戲由此得名。內容以滑稽調笑為主。一般是兩個角色,被戲弄者名參軍,戲弄者叫蒼鶻(hú)。至晚唐,參軍戲發展為多人演出,戲劇情節也比較複雜,除男角色外,還有女角色出場。參軍戲對宋金雜劇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俗講是古代寺院講經中的一種通俗講唱,流行於唐代。多以佛經故事等敷衍為通俗淺顯的變文,用說唱形式宣傳一般經義。其主講者稱為“俗講僧”。這種俗講源於寺院傳統的唱導,俗講僧尊為法師,俗講在唐時因帝王的支援而發展到鼎盛。俗講技藝由寺院走向民間,成為民間轉變,終又進入宮廷,受眾遍佈唐五代時中土社會的各個階層。

「戲碼頭開課了」中國戲曲是怎麼演變而來的?一文給您說清楚……

《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目連救母圖

變文是唐代興起的一種說唱文學,多用韻文和散文交錯組成,內容原為佛經故事,後來範圍擴大,包括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如敦煌石窟裡發現的《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伍子胥變文》等。唐玄宗天寶七載 (748)至八載,是現知變文最早的確切年代。六朝時曾有《騎馬變圖》、《九宮變圖》及《寶積經變》、《法華變》、《彌勒變》。唐初又有張孝師的《地獄變》以及《降魔變》等,都是圖畫。晚唐有吉師老《看蜀女轉昭君變》詩,有“畫卷開時塞外雲”句,可知變文與變相圖相輔而行,都可以簡稱為變。變文既演說佛教故事,又演唱歷史故事,還可以演講當代時事。

宋代,城市商品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出現很多市民娛樂場所──“瓦舍”和“勾欄”;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有了綜合的趨勢,出現了“宋雜劇”。

中國宋元時期興盛一時的民間藝術演出場所“勾欄瓦舍”,是中國戲劇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具有獨特的地位。它不光與中國真正完整意義上的戲劇——雜劇與南戲的演出相聯絡,而且也是當年全國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在宋朝的一些大城市,有固定的娛樂場所,人們稱之為瓦舍,也叫瓦子、瓦市。瓦舍裡設定的演出場所稱勾欄,也稱鉤欄、勾闌勾欄的原意為曲折的欄杆,在宋元時期專指集市瓦舍裡設定的演出棚,成為盛極一時的名俗。

「戲碼頭開課了」中國戲曲是怎麼演變而來的?一文給您說清楚……

雜劇圖 宋

宋代的雜劇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雜戲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戲曲。北宋時盛行於東京,南宋時臨安也很流行。演出時一般由四個角色組成,有的增添一人。北宋的雜劇分為“豔段”和“正雜劇”兩個部分。“豔段”是在正劇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雜劇”又分為兩段,表演一個完整的故事,是雜劇的主體。到了南宋,雜劇變為三個部分,即“豔段”“正雜劇”“雜扮”。“雜扮”是由民間的滑稽戲演變而來的,作為雜劇之後的散段,又稱“雜班”或“拔扣”。後來,北方的雜劇逐漸發展為元雜劇,南方的雜劇逐漸發展為宋元南戲。

雜劇圖 宋

王國維在《戲曲考源》開篇就指出:“戲曲一體,崛起於金元之間”,明確指出戲曲起源於金元雜劇。在金中都時期,金院本作為古代戲曲文化達到空前鼎盛,為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奠定了基石。金院本為元雜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主要表現在:①元雜劇繼承了金院本戲臺的演出形式,由上、下場門出入,確定了中國戲曲獨有的上下場的連場形式。②在金院本腳色分行基礎上,擴充為旦、末、外、淨、雜。

「戲碼頭開課了」中國戲曲是怎麼演變而來的?一文給您說清楚……

金代,在宋雜劇基礎上,北方出現了“金院本”,南方出現了“南戲”。

南戲是在宋雜劇腳色體系完備之後,在敘事性說唱文學高度成熟的基礎上出現的。就形式而言,它綜合了宋代眾多的伎藝,如宋雜劇、影戲、傀儡戲、歌舞大麴,以及唱賺、纏令等在表演上的優點,與諸宮調的關係則更為密切。所有宋代存在的民間伎藝都是南戲綜合吸收的物件,說唱文學則是其敘事方式的主要來源。由於它是在其他伎藝成熟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又能兼採眾長,所以能後來居上;另外,由於其他伎藝在表演上有許多地方可以與南戲溝通,使得伎藝演員也能熟練地掌握新興的南戲,當南戲受到觀眾的歡迎時,他們便改弦易轍成為南戲演員。而演出隊伍迅速擴大,也促進了南戲在東南各地的繁衍。南戲不僅使用南曲,而且也吸收了北曲的曲牌,創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南北合套的運用,豐富了南戲的音樂,對其南北合流具有重大的影響。

南戲

「戲碼頭開課了」中國戲曲是怎麼演變而來的?一文給您說清楚……

元代,北方形成“北雜劇”,南方南戲進一步發展成熟,戲曲形成。

元雜劇的形成是中國歷史上各種表演藝術發展的結果,同時也是時代的產物。元雜劇又稱北雜劇、北曲、元曲。元雜劇是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直接影響之下,融合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形式。並在唐宋以來話本、詞曲、講唱文學的基礎上創造了成熟的文學劇本。這比之以滑稽取笑為主的參軍戲或宋雜劇可說已起了質的變化。作為一種成熟的戲劇,元雜劇在內容上不僅豐富了久已在傳統民間傳唱的故事,而且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喜愛的文藝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