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最老的汽車站,別隻看它現在的老舊,可知道其曾經的輝煌?

瀘州最老的汽車站,別隻看它現在的老舊,可知道其曾經的輝煌?

1825年,英國人斯瓦底·嘉內製造了一輛蒸汽公共汽車,18座,車速為 19km/h ,開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車運營。

1907年,我國道路客執行業發端於青島。1910年,青島誕生了中國最早的汽車站—館陶路汽車站。

自打我們告別了用腿和牲口長途跋涉的日子,四個輪子或者更多輪子的汽車客運站,給大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交通便利,提速是一個非常驚人的事情,不僅僅是讓我們縮短了時間和距離,也讓我們的空間變得更加開闊,近兩百年,人類的發展突飛猛進,在這一點是交通工具的巨大進步,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舊時代的川南瀘州,汽車並不是普遍的工具,民國27年(1938年)川滇東路(隆昌經瀘州、敘永,畢節至昆明)開工。1938年7月1日,瀘縣至隆昌段正式通車,瀘州第一次出現汽車。

而瀘州汽車站則始建於1956年,坐落於瀘州市江陽區太平街66號,據說最早這個地方是屠牛場,搭建了大棚,後來把宰牛的地方遷移臨近枇杷溝之處,附近有了一個習慣的稱呼叫宰牛院。遷徙後這裡變成了太平街小學,太平街小學就是以前的培基小學,私立培基小學創辦於1948年秋季,校長吳子俊先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民辦學校。培基小學的教師,幾乎全是原川師附小的名師。太平街小學據說後來遷到了濂溪路,也有老前輩說併入了烏龜山小學(即今日廣營路小學),再後來就變成了車站,而且從50年代後期到八十年代之前,是瀘州唯一的汽車站。

瀘州最老的汽車站,別隻看它現在的老舊,可知道其曾經的輝煌?

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得知在那三十年的歲月裡,老瀘州人有多少從這裡坐車,長短途分別開向哪裡?我自己在猜想,成都,重慶,其他地級市恐怕那個年月也多有一部分,但不會太多,而且周邊鄉鎮集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時,瀘州青年參軍入伍,不知道當時有沒有利用到這個車站。

不過到了七十年代末,中國開始了越來越正的改變,瀘州城區的汽車站,也從無到有,從有到雜,再到不斷規範和升級上檔,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

這個地方今天看來,地處瀘州市商貿中心,與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毗鄰,也是當時出川的重要交通樞紐。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乘客出行量增多,為滿足市民的乘車需求,在70年代重新擴建車站,於1979年,正式命名為瀘州汽車客運站,首次設立了售票廳、候車廳、辦公區等,車站佔地約十畝,是當時瀘州市最早的客運中心站。而瀘州人也因為它毗鄰瀘州廣場(現在已經改為醉美農超),習慣稱為廣場車站。

由於瀘州汽車站位於城區中心,對城區的交通和環境干擾逐漸增大,瀘州汽車站周邊交通擁堵十分嚴重。此外,客運站周邊由於客流量大,攤販也比較多,對環境治理和周邊居民生活環境的考驗也日漸嚴峻。這座有六十多年的老客運站,已經無法滿足瀘州人民的出行要求,90年代以後瀘州其他區域的客運站的建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它承載,多屬於城鄉短途,長途而言但是始終當時還是以它為主。

瀘州最老的汽車站,別隻看它現在的老舊,可知道其曾經的輝煌?

西南商貿城的客運中心建成之前,我們可以瞭解到的是,它曾經包括市區—方山,市區—丹林等江陽區農村客運班線;敘永、古藺、合江等班線;貴州、雲南方向客運班車,以及途經G76、國道321方向的客運班線;成都、綿陽、樂山、宜賓、南充、遂寧等市際班線;廣東、福建、浙江、北京、濟南方向的長途班線。幾十年來瀘州汽車站作為城市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們每個人都能估計它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它從春夏到秋冬,時光往復間,一輛輛汽車、一個個小站,送走了無數旅客,也迎來了萬千歸人,但每一條班線上,都曾留著關於回家的記憶。

從搬遷的角度來看,新客運站更多的是承接城市疏解功能。城西客運站位於江陽區況場街道康健城附近,建成後將集長、短道路旅客運輸、城市公交站場、城市出租、社會車輛停放、商貿物流、餐飲、住宿為一體,具有客運組織管理、物流運輸管理和代理、中轉換乘等功能。城西客運站建成之後,瀘州將形成“北有瀘州客運中心站,西有城西客運站,南有藍田客運站”的大局面。透過客運站的建設,在地域和空間上使瀘州進一步接軌融入川滇黔渝的拓展通道,讓瀘州的區域優勢得以大大提升。所以這個事情是勢在必行的。

但是如今這個事情還在進行中,而瀘州客運站,並沒有因為自己老舊,而放棄它應有的功能。

瀘州最老的汽車站,別隻看它現在的老舊,可知道其曾經的輝煌?

老話說:路爛有人鏟,人老有人嫌。任何事物你都不能改變它衰退被淘汰的自然規律,再加上瀘州城區的變革,顯然當初的規劃,跟今天的佈局,瀘州客運站是無法透過擴充重建讓他煥發青春的。

曾經的便利,在今天卻成為了城市交通的遏制點。近年來,隨著瀘州城區的現代化發展步伐加快,瀘州汽車站已經被城市包圍,其社會經濟地位也在發生著變化,不少比較嚴重的安全隱患也逐漸凸顯出來。

瀘州城區中心半島,一直以來都是商業聚集區,隨著城區的不斷髮展和延伸,這個位置顯得更加重要。而瀘州汽車站,就位於中心半島的核心區域,離老城區的商業中心水井溝很近,周邊還有聞名川南的瀘醫附院,忠山路、太平街、白招牌路,以及鐘鼓樓方向和過橋到龍馬潭片區的機動車輛,都會從車站門口經過。

雖然從忠山路下來到鐘鼓樓這一段,白天已經適應交通管制,單行路線,但是即便單向來車,也無法解決它狹窄擁堵的弊端。隨著商流、物流、人流、車流的快速增加,造成瀘州汽車站周邊交通擁堵情況十分嚴重。這不僅影響了該片區的交通秩序,給緩堵保暢工作帶來巨大壓力,還引來周邊居民和不少瀘州市民的不滿。瀘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有人曾多次提出:儘快對這個車站進行搬遷。

瀘州最老的汽車站,別隻看它現在的老舊,可知道其曾經的輝煌?

不管是不是上下班高峰,瀘州汽車站附近的車流量和人流量依然特別大。不僅如此,不少流動的小商販,也挑著各種各樣的商品來這裡“湊熱鬧”。其中,販賣水果的小商販佔了絕大多數,有的甚至直接在售票大廳門口擺攤設點。車站旁邊不到200米就是西南醫科大,進出醫院住院部的機動車輛特別多,加之這裡的人車通道沒有完全分開,客運車輛進出車站時,這裡的交通尤其擁擠。

雖然現在汽車站總的來說,線路被日漸減少,但是依然沒辦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不過我們相信這一塊終究會得到合理的解決。

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忘記,幾十年來瀘州汽車站逐漸成了瀘州的城市地標性區域,周邊的區域,也因它的存在成了商貿繁華的黃金地段。上世紀80年代,隨著全國“有路大家行車,有水大家行船”的交通發展政策的不斷深入落實,瀘州市道路客運得到了迅猛發展。道路客執行業的人、車、站3個要素開始逐漸積聚,客運車輛快速增加,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出行。

因為有汽車站的存在,“車規站、人規點”成為現實,在當時極大地改變了瀘州中心城區的社會秩序和交通秩序,對客運市場和城市的管理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還實現了瀘州中心城區客運市場的聚集式發展,客運車輛和客運不斷增加,客運市場空前繁榮,對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江陽沽酒客想告別是遲早的事情,周邊的煩惱也能夠理解,一座城市的進步和變化,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不知不覺,卻又一直沒有放棄努力情況下的結果。

當我們路過現在的瀘州汽車站,恍惚間有一種穿越感,八九十年的印記,還是那樣清晰。這恐怕會勾起不少老瀘州人的回憶,瀘州這個被人嫌棄的車站,卻裝滿我們離別的記憶和回家的溫馨。不管未來會怎麼樣,我們應該感謝它曾經的付出和貢獻,當它終究不在的時候,就讓此文作為對它的一種紀念和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