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會隨著發展出現貧富分化

原始社會隨著發展出現貧富分化

原始社會隨著發展出現貧富分化

私有制、階級的出現

在父系氏族社會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剩餘產品的出現,一些人能夠佔有他人的勞動成果,並利用已佔有的勞動財富奴役他人,於是,貧富現象出現,私有財產開始萌芽。貧富懸殊的變化是階級產生的基礎,到父系氏族社會的後期,氏族社會開始走向瓦解,階級社會開始出現。

貧富分化

當原始社會處於初期和中期的時候,社會生產力極為低下,人們必須透過集體協作的艱苦勞動才能取得僅僅夠維持最基本生活水平的生活資料,沒有什麼剩餘。當時沒有私有財產,更沒有私有觀念,人們的所有生產資料都是公有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家在一起過著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生活。

後來,在長期勞動生產和其他實踐當中,人們不斷改進工具、革新技術,提高勞動技能,生產力在緩慢地進步。到了母系氏族社會的晚期,在黃河、長江和珠江流域的廣大範圍內,經過浸長的歷史發展,社會生產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農業、家畜飼養業迅速發展起來;而在北部、西部的廣大草原地區,則興起了遊牧經濟。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產生並不斷擴大,最後發生了交換。原始社會後期,金屬工具出現,生產力有了極大的發展,這是私有制產生的根本原因。這時,手工業逐漸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原先由很多人參與的共同生產的方式發生了改變,畜群開始分散到各個家庭去養,土地也分配給各個家庭去耕作,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勞動逐漸代替了以氏族公社為單位的共同勞動。一個人生產的勞動產品,除了維持自身最低生活需要之外,還出現了剩餘產品,這是產生私有制的物質基礎,也是佔有他人勞動產品、進行經濟剝削的條件。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剩餘產品的出現為私有制的產生準備了前提條件。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的發展,促進了私有制的形成。私有制從個人佔有財產開始,人們先佔有工具、生活用品和牲畜,進而佔有奴隸和房屋,而土地私有的出現則是較晚的事情了。有了私有制,貧富的兩極分化就成為不可避免的歷史趨勢。

原始社會隨著發展出現貧富分化

原始社會隨著發展出現貧富分化

從父系氏族時期的遺址中,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在大口遺址中,有的墓葬中隨葬品極少,甚至連一件也沒有,可以推測墓主是個很貧窮的人。而在有的墓葬中,陪葬品則極為豐富,比如其中一個墓的隨葬品包括14個豬頭,還有一個墓中有三串頭飾,除象牙雕筒、梳及玉釵外,還有玉臂環、玉指環等稀世瑰寶,大批精美的陶器也包含其中,僅陶瓶就達38件之多。這些隨葬品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人的實際生活需要,說明墓主人擁有較多的剩餘產品作為私有財產,這些墓葬的情況突出反映了當時已經日益懸殊的貧富分化。在父系氏族時期的遺址中,江蘇四戶鎮出土了帶箭的人腿骨,在甘肅永昌鴛鴦池出土了白色的石護臂,這些都是在私有財產增多、貧富分化之後發生戰爭的有力證據。

可以說,貧富分化的出現建立在兩個前提之上,一是私有制的產生和發展,二是原始社會末期交換的發展和商品生產的出現,而結果就是私有制的產生和貧富分化最終導致了氏族成員之間地位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和財產私有取代了原始共產主義之後,原始社會也就隨之解體了。

名家評史

鑿井技術發明以後,征服我國北方的廣大平原,開闢為富實的農場,雖說已具有可能性,但是工具還很粗陋,進展不能很快,因此人口的蕃殖也還受著相當的限制。人民揀擇到平坦易居的地方建設都邑,附近闢為耕田,方圓數十里或百里就成一國。

——徐旭生

原始社會隨著發展出現貧富分化

請點選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