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山海經》到底是誰寫的?什麼時候寫的?一直是縈繞在我腦海中的問題,感覺作者彷彿有俯瞰視角,在對著地圖向讀者在一座一座山的介紹,娓娓道來~這其中的空間敘述給我的感覺尤其的強。比如

“某山,向何方多少裡,何水出,流於何處;山有何動植,狀為何,名為甚

其功用為何或徵兆之象

“等等……就像是全息投影加瞬移一樣,直到我看到了”實存空間“這個詞語。

這裡所提到的實存空間是相對於

“實際存在”的一種說法,這種“實存”在敘述上並沒有滲入想象,在形式上是一種特定的實指,是存在與不存在的差別,它並不像在《海經》或是《荒經》裡敘述的那樣,多有“神”或“幻”的成份。有的甚至是我們生存空間的構成部分,而這樣的空間構成了《山海經》的實存空間。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01

在《山海經》裡,空間的表現方式是透過“山脈或蟲魚鳥獸”來表現外在的空間。

“人們之所以要‘敘事’,是因為想把某些發生在特定空間中的事件在‘記憶’中儲存下來,以抗拒遺忘並賦予存在以意義,這就必須透過‘敘述’活動賦予事件以一定的秩序和形式。”

很明顯,

“秩序”是透過作者主觀所採用的便於闡述的方式,它有極有可能是一種對於這種“特定空間”的直觀描述,從而形成特定的“形式”,未必就要經過文學的雕飾,至於在這種“秩序”下形成的文字或觀念結構,它給予讀者的僅只是不易讓人“遺忘”的事實。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山海經》的“空間”是透過“物質實體”的直觀存在得以表現,從《南山經之首》始,至《中山經》結束。

通常就

“某山,向何方多少裡,何水出,流於何處;山有何動植,狀為何,名為甚

其功用為何或徵兆之象

”最大的差別也僅只是在對於這幾者之間的一個秩序安排問題。《五藏山經》

後簡稱《山經》

的記敘,基本不講

“人事”,只言“物”象。

事實上,根據文字,在其中涉及到了為數不少的“人”的意識。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只不過《山經》極力於

“空間”象,而無意弱化了“人”在其空間中的意識。“物”處表層的突出位置,但凡述“物”,都明確其特性,而“人”處底層,只在述“物”時間接引入“人”的意識,作為證“物”的存在。

即要

“述”便要涉及到“視角”的概念,《山經》是透過怎麼樣的一種“視角”來闡明這連綿不絕的山脈物獸的。從《山經》的行文方式及內容上,它是以“限知視角”進行敘述的。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山海經

·南山經》:南山經之首

雛山。其首日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又東三百里,

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又東三百八十里,

猩翼之山,

……百七里,……又…………視角的起點是“口山”,存在兩種對文字的解釋

第一,

“視角”的起點也即是終點;在敘述下一山的時所參照的始終是“口山”,“口山”為原始參照點,無論講何山,都始終以“口山”為參照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第二,

“視角”隨所述之“山”而動。當前所述之山,以前一山的視點參照,即在講“堂庭之山”時,以“口山”為參照,講“

翼之山

”以“堂庭之山”為參照,山與山之間遞次展開;在這兩種不同參照點的基礎上,產生了兩種意義上的空間觀察方式,圓形式和線性式。圓形式需要幻想,當然也可能是一種實際:線性式幻想成份要少,更多的是直接觀測得到的結果。圓形式的描述虛構成份居多,主要因為視線被阻隔,那麼在描述視線之外的視野時,就會透過實際觀察的結果結合想象成份對所要描述物進行思維上的重構。

02

《山經》主要採用的是這種線性式觀測,它結合以“圓形式”體驗來達到重現空間的目的。

從《南山經》之首對於山的觀測方向來看,除了

“南次二經”裡的“長右之山”、“漆吳之山”及“南次三經”的“禱過之山”外,無一例外的都是以“又東某某裡”的單一方向展開,可見“又”是基於前一“觀測點”,否則不必用“又”,僅言東向即可。而觀測點一般採用經首的某一固定山為基本點。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在《南山經》之首中的三處特例,是否就是代表

“觀測點”的再轉移呢

像這樣的特例在《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都無一例外的存在,其共同的特點都是出現在經首或是經與經的過渡之間,由此可以推想,這樣的

“視角”轉移是可能存在的。

“把視角的流動貫通作為一個過程來處理,這是與我們民族的認知心理結構具有對應之處的。”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圓形式可以最終演變成為大地圓形的空間觀念,而線性式

線性式在方向上可以細分為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方

則有可能演化成為大地矩形的空間觀念,線性式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八方無極

在八個方向上的空間無限延展,並不是單指地面的無限延展

將《山海經》所述繪製為地圖的研究者為數不少,他們以《山經》為基礎,外覆之以四海,四海之外環以大荒。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他們繪製的結果不外乎兩種:

“大地圓形”和“大地方形”,這兩種結果的推演方式卻不是出自以上所說的圓形式或線性式,而是來自中國較為古老的三種宇宙觀念:“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蓋天,

二曰

宣夜,三

渾天。

”關於“天圓地方”的空間認識,“錘為規矩、準繩,使天下仿焉。”《史記·夏本紀》說夏禹治水時“左準繩,右規矩”,進行地形測量。在甲骨文中有專用的“規矩”二字。

所以說

在很早的時期就形成了關於

“方”、“圓”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被大量地運用到上古人類生存的環境之中,也被付諸在實踐之中。“方”、“圓”也是較為簡單的兩個概念,因為有“象”可取,它們最早被用來形諸外部世界。“古代的人類、無論是對時間的認識,還是對空間的認識,都是在社會實踐中發生的,都是對客觀物件的時空特性,形式和結構的一種反映,並不是頭腦或是心中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主觀隨意創造的。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因而時空觀念的發生、形成過程,沒有任何神秘之處。

”其特別之處在於,古代人對於方圓的認識要早得多,神話傳說中就有講“伏羲手執矩,女媧手執規”,好像古人在很早的時期裡就懂得方圓的道理,但依據認識的規律,必然有其發展形成的途徑。

“方”的最早字形是“口”,《墨子·經上》日:“方,柱隅四觀也。”意思是說,方是能看到四個柱腳

的形狀。

“圓”的最初起源,“顯然是太陽形狀的象形,其字最早也是畫個圓‘

o

”。其後,相繼出現的“半圓形、菱形、橢圓形”以及一些複雜的形狀,而這些圖形卻沒有被用來比天或作地。僅只是採“方圓”二象來形容。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天圓地方”的宇宙認識觀,在春秋戰國時較為流行,那麼《山海經》的空間觀念是否就是“天圓地方”的演變發展或者本就是天圓地方說呢

在金祖孟的《中國古宇宙論》裡曾這樣寫道:

“《山海經》所描述的,不但是作者所熟悉的地區,而且是遙遠的、想象中的國度和地區。它與其說是中國地理,不如說是世界地理。因此,它勢必涉及作者對世界即大地的看法。”“《山海經》的某些地理描述,涉及日月出沒等天空現象;它所描述的某些神話傳說,以天和地為舞臺。因此,它勢必涉及作者對天和地的看法。”基於此兩點,金祖孟認為《山海經》能夠具體“反映當時流行的原始宇宙論觀點。”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他曾提到《山經》成書最早,卻有事實依據,在

“中山經”所列舉的行列,大體上可以落實在現代的中國地圖上。《海經》和《大荒經》則可以算作是外國地理。也正是這兩個部分,能“反映出當時流行的宇宙論觀點”即渾天觀點。

渾天觀包括三點重要觀念:

“第一是地平觀點;它認為大地是一個圓形平面。第二是四海觀點;它認為大地的中部是陸地,而四周是海洋,合稱四海。第三是關於日月出沒的看法;它認為日月出沒在大地上有一定的地點。”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金祖孟認為

“地之所載’是一個總題目,即地面事物。‘六合之間’和‘四海之內’是關於‘地’的本身;其餘四句所說的是地面上所見的天空現象。”“六合”是指“宇”,也就是“上下四方”,“四方”是指東南西北,用以定位地平面,“上下”則是指地面的以上及下,“六合”從而形成了一個立體空間,這個空間以地面為基準。

縱觀《山海經》,始終未能找到大地的圓形的概念。其大至的結構是大地之外被有四海,四海之外接之以大荒。

“地”是在“四海之內”,“四海”指是東海、西海、南海、北海與四方相表裡,將大地所環繞。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其所述是隻能存在於可以窮盡的範圍之內,《中山經》最後寫道: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卿六萬四千五十六里成為《山海經》裡出現的最遠的距離,至《海經》和《大荒經》就再也沒有采用以

“裡”計距離的地方,這個距離也成為了上古人類認識的極限距離,關於此距之外的一切唯有猜測與幻想。

更值得注意的是,陸地到此並沒有到達盡頭,如果以某一點為圓心,以六萬四千五十六里為半徑作圓,這個範圍僅只是

“居地”。也就是說,陸地浮於天表之水上,如果陸地到達了盡頭,那麼《山經》之外,將不復有陸地,《海經》曾雲:“甌居海中。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日閩中山在海中。”海中尚有山存,那麼“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又何談“載水而浮”。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這種無限意識被延續到了《海經》和《荒經》之中。正如張衡所說的

“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山經》單純地表現了古人對於外部客觀世界的一種直觀認識,而這種認識僅只是限於在可窮盡的範圍之內,也就是古人的最大認識極限。

03

言盡“物”事,但無“人”事

在《山經》裡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以較為簡潔精練的語言言盡

“物”事,但無“人”事,這樣雖然能將空間的客觀性提高到相當的高度,但卻在另一方面喪失了空間的“真實性”。清畢沅序《山海經新校正》說:“《五藏山經》三十四篇,實是禹書,禹與伯益主名山川,定其秩祀,量其道里,類別草木鳥獸。”這種說法是建立在無“人”事的基礎上,僅從《山海經》的大致文本里得到的一種結論,而這個結論也拉近了《山海經》與古代地理的距離。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物”與“人”是實存空間裡都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如果無“人”則幾近幻想,缺乏真實性。《山經》採用的是以“物”為主的空間敘述,但事實上並沒有忽略“人”的存在,僅只是在述“物”之時,弱化了對於“人”的存在。

《海經》大量言

“人”事,其目的是用來補《山經》所帶來的“虛假性”。“育沛”能夠“佩之無瘕疾”、“赤飈”能“食之不疥

,這些被視為是醫學上的認識,但是諸如“祝餘”能“食之不飢”、“迷谷”能“佩之不迷”、“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鳳凰”“見則天下安寧”,凡此種種,其實大都是被弱化了的“人”意識,是“人”在《山經》裡的一種存在方式。

那些隱藏在《山海經》之中的空間之謎

畢沅之言,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僅只是

“定其秩祀,量其道里,類別草木鳥獸”,又當怎樣解釋這樣的“人”事。“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

當下,我們現代人雖然對宇宙空間有很大的認識,範圍也擴大至光年來計,但是也未能窮盡宇宙間的事物。古人囿於時空的侷限,相信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認識方式,這也成為了歷代言《山海經》不足採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