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淘壺人紫砂藝術館館藏-

壺名

傳爐

作者:李寶珍

書銘:談洪泉

容量:580CC

泥料:原礦30年代老泥

製作年代:民國

今宵風景未減

只瀟齋寂坐,塵念都屏

蘭紙書成,蠟光透入

淨幾明窗相映,盈盈照影

想此月清暉,古人同領

問月何如,一般清味永

…………

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傳爐》作於民國時期

李寶珍制壺,談洪泉書銘

原礦30年代老泥摶制而成

歷經數十年時間的浸潤

顯得溫潤古雅

能看出很濃厚的歷史沉澱感

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仿“傳爐”之型

爐,貯火之器,古鼎即爐

正所謂“詩禮家聲遠,傳爐世澤長”

傳爐有恩澤後世、延綿不絕之意

流傳至今,不僅是一件精工的工藝品

更蘊含重大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壺身四方,方中有圓

骨肉亭勻,幾無稜角

傳爐壺是公認最難製作的方器之一

因其以方器為基本形

但更重方圓結合、方圓相融

很考驗作者的功底

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四足鼎立

圓中寓方,曲線蒼勁有力

鑄鼎乃王道之業

傳爐仿其形,更有其神

有頂天立地之勢

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三彎流自然胥出

圓把挺而有力,剛柔相濟

橋鈕端莊大氣,昂揚挺拔

更添氣宇軒昂之感

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壺身由民國陶刻名家談洪泉陶刻

正面刻“

清味能消竟日閒

反面刻蘭花幾縷

瀟灑飄逸,清雅高遠

文人雅韻,不言而喻

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觀整器

威嚴穩重有之

古樸典雅有之

李寶珍的作品傳世極少

此壺已成為歷史與文化的載體

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藏家不要錯過!

鑑物|李寶珍——傳爐(談洪泉銘)

作者介紹

李寶珍

師從紫砂大家俞國良

民國壺藝高手三寶之一

李寶珍(1888-1941),江蘇宜興人,清光緒至民國初期紫砂名家,師從紫砂大家俞國良,為民國壺藝高手三寶(李寶珍,汪寶根,陳寶生)之一,與當時陶藝家專供於鐵畫軒,所制壺樸實厚重,圓融不已。傳世作品極少,壺器流傳多為光貨。

李寶珍施藝精到,甘願受貧,也不肯製作粗貨,以廉價所得謀生,制壺氣韻有名師俞國良風範。1915年由宜興利永陶器公司推薦,李寶珍、李阿時、吳雲根三人應山西省長之邀,到山西平定縣創辦平民陶器廠,任技師。1933年宜興紫砂興旺之際,應江蘇省長之邀,前往蘇州興辦陶器廠任技師,並帶一班藝徒(約50-60人),傳授技藝,為時兩年,後因省長調動,歇業停辦,仍回蜀山,以製陶為業。

談洪泉

民國制壺陶刻名家

談洪泉(1902-1976年),字伯章,號泉石,宜興潛洛人。談洪泉自幼習書法喜繪畫,15歲學藝制壺,藝成後,以製作牛蓋蓮子、竹鼓、犀登、矮鍾壺為主,所制壺具印款為“伯章”、“談伯章”、“談氏伯章”。

上世紀20年代,談洪泉在任鐵畫軒技工期間,與盧蘭芳、陳少亭等陶刻名師的長期接觸中,對陶刻發生了興趣。於是他拜陳少亭為師,專事陶刻,並在紫砂器上署款“泉石”。

30年代中後期,談的陶刻技藝嫻熟,刀法講究,於是被鐵畫軒聘為技師,專門為高檔壺銘刻。抗戰後,談洪泉除了陶刻還參與制壺,併為立信、吉德昌陶刻紫砂器。建國後,他很少參與制壺陶刻,直至1976年病逝,享年74歲。其傳器有矮鍾壺、柿子壺、竹段壺、六角方稜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