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英雄辛棄疾勇滅叛賊

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女真族建立的金國多次侵入黃河流域,殘酷屠掠當地人民。為了反抗異族的侵略和統治,當地廣大人民群眾和宋朝統治階級中一部分愛國人士,進行了英勇的鬥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辛棄疾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個。

辛棄疾,字幼安,別號稼軒,公元1140年誕生在濟南地區。他的幼年時期是在異民族的奴役下度過的。當時,他看到祖國的壯麗河山慘遭外族蹂躪,心中十分悲憤,暗暗立下了恢復中原的雄心壯志。

為了抒發自己胸中的愛國熱忱和喚起人民進行愛國鬥爭,他一生寫下了大量慷慨激昂的優秀

詞章

,僅僅儲存下來的就有六百二十多首,是兩宋詞人當中作品數量最多的一個。更可貴的是,他在創作實踐中,繼承和發場了北宋蘇東坡的革新精神,衝破一切傳統的清規戒律,大大擴大了詞的內容和範圍,把詞壇上豪放派的藝術風格推向一個更高的階段,對後世詞的發展影響很大。

抗金英雄辛棄疾勇滅叛賊

他的作品氣勢磅礴,語言生動,閃耀著火一樣的愛國熱情,歷來很受人們歡迎。據說,他的許多作品經常是剛剛脫稿,還來不及修改,就被人們拿去輾轉相抄,廣泛流傳起來。直到現在,他仍然在文學史上被尊為詞壇的權威和典範。

辛棄疾不僅有一支愛國的筆,還有一支愛國的槍。在文壇上,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愛國詞人;在戰場上,他是一個大智大勇的民族英雄。辛棄疾的父親死得很早,他是在祖父的撫養下長大的。他二十一歲的時候,祖父去世了,他便毅然投入激烈的抗金武裝鬥爭。

開始,他四處奔走,聯絡各地愛國志士,組織了一支兩千多人的抗金義軍,轉戰在濟南地區。當時,濟南地區還有耿京領導的一支更大的農民起義隊伍。辛棄疾毫不猶豫地放下讀書人的架子,率領本部人馬,投奔到耿京手下,擔任了掌印書記。為了進一步擴大抗金隊伍,他還說服一個名叫義端的和尚率領一千多人歸順了耿京。不料這個和尚是個壞蛋,一天黑夜,他乘機偷走義軍印信,投降金國去了。耿京聞訊大怒,立刻召集各路將領,當眾責備辛棄疾引薦壞人,破壞義軍,還聲言要把他斬首示眾,以明軍紀。

抗金英雄辛棄疾勇滅叛賊

辛棄疾不慌不忙地向前施禮說:“耿帥息怒,請給三天期限,我保證捉拿義端歸案。如果負命,甘願受斬。”耿京深知辛棄疾赤膽忠心,智勇雙全,本來就捨不得殺他,於是順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請求。辛棄疾領命之後,飛身上馬,轉眼就消失在北方的夜幕中。

再說義端和尚慌慌張張逃了一夜,好不容易摸到一個山口,已經累得好像三伏天的大肥豬,口吐白沫,呼哧呼哧喘個不止。他正想坐下來休息一下,忽然從晨霧中傳來金兵的號角聲。義端一聽,滿以為賣國求榮的夢想就要實現,馬上來了勁頭。他擦擦汗又繼續向前竄去。可是他萬沒想到,剛走出不到五十米遠,就被一位青年將軍橫槍立馬,攔住了去路。

義端定睛一看,原來是滿臉怒氣的辛棄疾。這對他來說真是晴天霹靂,頓時軟作一團,

趴在

地上,苦苦哀求說:“辛將軍,你不看僧面看佛面,饒我一條活命吧!”辛棄疾義憤填膺,怒目圓睜,還沒等義端把話說完就兩腿一夾,走馬上前,“嗖”的一槍結果了這個叛徒的性命,然後抽出寶劍割下禿頭,催馬加鞭,回營覆命去了。

抗金英雄辛棄疾勇滅叛賊

隨著形勢的發展,辛棄疾越來越感到,僅僅依靠起義軍還不能完成抗金復國大業,於是他建議耿京儘快與南宋中央政府建立聯絡,以便相互配合,共同行動。耿京接受了他的建議,並於1162年派辛棄疾親自南下進行聯絡。

辛棄疾到了南宋首都臨安(即現在的杭州),會見宰相,晉見皇帝,聯絡活動進展順利,很快完成了任務。他沒在臨安久留,馬上高高興興

啟程

北返山東,準備大幹一番。不料中途走到海州,一個很不好的訊息傳來,說山東義軍裡的張安國刺死耿京投降了金國。辛棄疾氣得咬牙切齒,發誓要抓回叛徒,替耿京報仇,為國家除害。

抗金英雄辛棄疾勇滅叛賊

他立即在當地義軍中挑選五十名精壯騎兵,組成一支突擊隊,不分晝夜向北方悄悄馳去。他們巧妙地躲過敵人哨兵,突然出現在金軍大營門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了進去,直搗敵軍主帥帳篷。這時,叛徒張安國正和敵軍將領們在一起飲酒作樂,毫無準備,面對這支從天而降的神兵,嚇得屁滾尿流,四處奔逃。辛棄疾看準叛徒張安國,把牙一咬衝上前去,輕抒猿臂擒上馬來,隨後一聲號令又衝出大營,風掣電馳一般向南奔去。

他們晝夜兼行,渡淮河,跨長江,一直抵達臨安,把張安國交付朝庭折首示眾,給了叛徒應有的懲罰。這時的辛棄疾才剛滿二十二歲,他這一英雄壯舉,使敵人聞風喪膽,使人民倍受鼓舞,許多原來被迫投降金國的人又紛紛反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