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皇帝都不像明朝中晚期的一些皇帝那樣懶惰怠政?

清朝皇帝比明朝皇帝勤政、個人能力強、不鬆散懈怠主要是因為明朝皇位繼承有非常嚴格的規定,皇位只能傳給長子,而清朝理論上是傳給最有才能最稱職的兒子。

為什麼清朝皇帝都不像明朝中晚期的一些皇帝那樣懶惰怠政?

明朝之所以選擇這條路,是因為從歷史上看,繼承危機通常是大多數王朝面臨的最大威脅,一個平庸的皇帝很少能讓一個帝國滅亡(特殊情況除外),但兩個雄心勃勃的有實力的兄弟相互廝殺往往可以。

對明朝而言,這種繼承方式除了經常導致統治者無能的麻煩之外,還有另外兩起重大事件,一件是永樂帝推翻侄子朱允炆自己當了皇帝,另一件是萬曆年間。萬曆皇帝不喜歡長子

朱常洛

,而是想讓皇三子朱常洵做太子,但被朝廷否決,皇帝和官員之間爭鬥了十年,最終還是讓

朱常洛繼承了皇位

。可見當時明朝上下對

祖制和封建禮制

的在意程度。

為什麼清朝皇帝都不像明朝中晚期的一些皇帝那樣懶惰怠政?

清朝,主要是因為他們是部落出身,沒有這樣的規則,直到他們進入關內之前,總是適者生存。

他們對於是否應該實行

蒙古風格的

兄弟繼承製甚至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當然,接下來的問題是,在不嚴格傳給長子的情況下,他們又是如何應對明朝等許多人長期擔心的繼位危機的呢?在王朝早期的確有一些緊張的繼承問題,比如當

皇太極

入關前夕就無疾而終

,繼位危機爆發。皇太極有一個35歲的皇長子豪格,當時已是名將,還有一個差不多年齡的弟弟多爾袞。皇長子身強力壯,年富力強。手握軍權且立有軍功,有從政經驗。而皇太極弟弟多爾袞長期領兵打仗,軍功異常顯赫,勢力很大,威望很高。

他們之間一旦發生嚴重的對峙,可能最終的結果就是王朝分崩離析。然而

他們卻達成了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妥協,將年僅6歲的福臨撫養為皇帝,當然這其中有一系列複雜的政治原因。

為什麼清朝皇帝都不像明朝中晚期的一些皇帝那樣懶惰怠政?

另一場重大的繼任危機發生在康熙晚年,就是眾所周知的九子奪嫡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30多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最終皇四子胤禛登基稱帝,即雍正皇帝。

為什麼清朝皇帝都不像明朝中晚期的一些皇帝那樣懶惰怠政?

所以就是在這次慘痛深刻的教訓之後,新任皇帝雍正

決定使用一個新的系統,在未來的兒孫皇位繼承中都能很好地執行。

雍正的方法是,他會提名一個繼承人,不告訴任何人,將名字寫在一張紙上,然後放在皇位後面的正大光明匾中。而且下詔

如果有人在沒有他的命令的情況下觸控它,直接判處死刑,只有等他駕崩了才能開啟它。

為什麼清朝皇帝都不像明朝中晚期的一些皇帝那樣懶惰怠政?

因此,使用這種方法,大大降低了繼任問題的風險,因為沒有明確的繼承人宣佈,潛在候選人沒有明確的目標可以追求,(而且他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可能是名單上的名字。) 然而,皇帝心中有一個明確的繼承人,所以在他死後就不會有重大的分歧。

這對後面幾代人來說效果很好,直到咸豐皇帝,

年僅30歲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一個小兒子(慈禧所生的通知皇帝)。

事情開始偏離軌道,

秘密立儲制度被終結。

為什麼清朝皇帝都不像明朝中晚期的一些皇帝那樣懶惰怠政?

清朝所有的皇帝至少都活到了50多歲(除了一個例子即順治皇帝,一說順治帝后來出家了),而且比這要長得多。自打咸豐30歲去世,後來的皇帝基本上都很短命。

明朝有很多皇帝在孩提時代或少年時代即位,很難說他們是不是好皇帝,而且在皇位上的孩子真正成長為好皇帝的記錄很少。

所以這是運氣和相對較好的政策的結合,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因素是由於清朝皇室是中國的少數民族部落的性質,他們一直很清楚,如果他們不努力勤政,當地的漢人可能會崛起並替代他們,他們是異族統治,不得人心,深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