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如何挑選外交使節?

漢代如何挑選外交使節?

在《琅琊榜》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在靖王的奪嫡之路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就是皇后的親兄弟言侯。

起初,言侯的後人並不知道自己父親的爵位是怎麼來的,一度以為自己的父親能夠封爵,只不過是因為皇后。

後來它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因為完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外交任務才被賜了爵位。外交使節在某種程度上就有這樣的能力。

完璧歸趙的藺相如,毛遂自薦的毛遂等等,這些人肩負國家使命,保護國家安全。是一群可敬的人。那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皇帝是如何挑選外交使節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漢代如何挑選外交使節?

化解錯綜複雜的外交風雲

在漢朝初期,由於奉行的是道家理念。

所以,國家的國力並不算非常強,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漢朝,還要擔心會被別人欺負。

比如漢高祖和胸部之間的戰爭,本來漢高祖是想派軍隊把匈奴打回去的,但是沒想到匈奴騎兵的戰鬥力那麼強,最後不但沒有把對方打回去反倒被對方圍在了一座城池裡。

一國之君的面子都丟了,從那以後,漢朝自己覺得不是匈奴的對手。然後就開始實行懷柔政策,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遣妾一生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

這大概就是對漢朝初期被和親匈奴的女子的真實寫照。

漢代如何挑選外交使節?

在漢朝被匈奴打敗之後,其他少數民族也開始對漢朝有了一切想法,

於是乎漢朝的統治者越來越覺得有一個外交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於是他們開始確立比較完善的外交體系。

這一套體系的最高決策者當然是皇帝,第二級決策者是各類高階官員。當時皇帝主要是以御前會議的方式來決定漢朝的外交政策,在御前會議當中經常會出現不同的大臣對外交政策有不同的看法的情況,這種情況下。

皇帝會根據各個大臣的一些觀點來綜合性的決定外交的最終政策。這就是漢朝外交事務的處理流程。

漢代如何挑選外交使節?

外交使節的選取方式

對於外交使節的選擇,漢朝也有一番自己的流程和規矩。這個流程和規矩是什麼樣的呢?

首先,這幾個人必須要容貌端方,所謂容貌端方並不是指這個人要漂亮,而是指這個人需要比較嚴厲,然後長得比較周正能夠鎮得住場子。

幾個副使也是同樣的要求,其次要能夠準確地穿得君王的意圖,因為使節在國外都是代表君王,如果說你搞了個拎不清的,你跟他說A,他最後跟國王說B。

最後國王還要跑過來怪你沒履約,那你豈不是要鬱悶死,所以一定要選擇一個能夠拎得清的人,而且需要有一個不害怕大場面的人,要不然都像秦舞陽一樣,一到秦國就嚇得半死,那還不如不派他去了。

漢代如何挑選外交使節?

第二就是外交使者要懂得禮儀,不但要懂得漢朝禮儀,還要懂得出使國家的禮儀。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你既然派使者那就證明兩邊還有的談,沒有到勢成水火的地步。

這個時候,如果你先失禮於人那很可能會把事情推向不可挽回的深淵。

同時,這些外國使節也需要熟悉出使國的風土人情,最好是非常熟悉,就像著名的張騫出使西域,他對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都可以說是瞭如指掌,這樣才能在絲綢之路的開闢當中立下大功。

同時兩個國家的關係可能也會影響使節最終採取的手段,如果兩國的目的是交好,那麼這個使節自然需要對自己和對別人守禮儀,這樣才能夠吧這種友好的關係繼續下去。

如果說兩國的關係本來就不好那麼使者自然也就不用這麼客氣,因為你一旦客氣,人家說不定認為你害怕,畢竟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只要對方是做事講究的國家。

漢代如何挑選外交使節?

還是會保障使者對安全。但是,這也僅僅是一般情況下,如果那個國家就是不管不顧的話呢,使者安全也有可能受到威脅,

所以說使者本身還是一個挺危險的活計,要求使者武力過關,要不然到了敵國,萬一交涉失敗了豈不是羊入虎口。

所以雖然僅僅只是一個使者,但是要求還是挺多的,首先你需要長得比較帥,然後是你需要熟悉自己出使國家的風土人情你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腦袋能夠傳達局君王的意思,你需要有勇敢的心能夠處變不驚。

你需要能夠辨認商品的價格,免得在兩個國家進行貿易的時候,被對方當成冤大頭。但是符合以上所有要求的其實有的時候挺難的還有一種使節那就是比較殘忍的。

因為他們其實本來並不是使節,而是刺客,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反正不管這場任務是成功,還是失敗,他都註定回不來了,漢朝的使節有很多要求,所以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漢代如何挑選外交使節?

漢朝使節和如今使節的區別

漢朝的使節,和現在的使節還是有很多的區別,最起碼現在的使節不需要經過路途勞頓,而且即便最後談不攏,也不會有什麼危險,現在的使節大部分是舉行各種各樣的新聞釋出會來傳達上面的意思,而在遙遠的漢朝,使節們不帶需要長途跋涉。

而且到了地方以後有可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所以漢朝的使節,比起現在的使節來說危險程度要高許多,但是對使節的要求,尤其是文化素養的要求,是差不多的。

都需要很熟悉對方的語言,風土人情,而且最好是在對方的國家能夠有一些朋友或者說他們需要有很強大的辯才只要有很強大的辯才,即便有的時候國君給的任務很難完成,甚至國君的要求也比較無理。

漢代如何挑選外交使節?

但是這樣的情況下咱們還是能夠全身而退,在古代戰爭也是隨時都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使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使節在某種程度上又不是一個好乾的差使。

一旦你的國家有人對你的交涉成果不滿意,那麼,隨便你回到祖國也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指責。使節當中也是經常會出現不能回到故土的情況。

在封建往常有一個著名的專門用力接待外國使節的機構叫做鴻臚寺,其中的最高長官鴻臚寺卿,相當於現代的外交部長。其實外交使節在古代是一個很困難的職業你幹好了,不一定有人會誇你,但是幹不好一定會有人罵你。

這一點,在漢朝的時候可能體現的還不是很明顯,但是等到了宋代或者是清代,這些王朝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到了後期武力完全被碾壓。

漢代如何挑選外交使節?

這個時候,出事的使節就要遭殃了,因為你的國家在背後不能給你支援,然後敵國就會看不起你,

而且一旦說出來的結果不盡人意那麼使節最終會被扣上賣國賊的名號。

即便是在漢代,有的時候使節也會遭遇滑鐵盧,比如著名的蘇武牧羊,蘇武在出使匈奴以後就直接被匈奴扣在了的那個地方。

不得不說,這種悲慘而又痛苦的日子簡直看不到盡頭,哪怕最後漢朝把蘇武給接了回來,年華老去的蘇武也再不復年輕時候的意氣風發,所以說,做使節的人,對國家都是一片忠心。古代的使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