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後,他的4位好友哪去了?4人中3人投曹

“諸葛經國達治無間然,處事而無玷累,獲全名於數代。”—《資治通鑑》

公元189年,董卓在東漢首都洛陽廢除漢少帝劉辯,擁立漢獻帝劉協為天子,自此天下大亂,群雄割據,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使得群雄憤起而攻之。袁紹、曹操、劉備和孫堅組成聯軍,擊潰董卓。而之後的腥風血雨裡,劉曹孫三國鼎立,東漢滅亡。

作為蜀國皇帝的劉備在東漢末年時期受到徐庶的指引,前往隆中

三顧茅廬

,請出了當時赫赫有名的孔明—諸葛亮。諸葛亮輔佐劉備先後立足荊州和漢中,最後建都成都,他神機妙算,上知天文地理,下懂治國安民,給蜀國帶來了盎然生機。

《三國志》中劉備讚歎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可見諸葛亮的才華。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後,他的4位好友哪去了?4人中3人投曹

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共有四位好友,也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孔明出山輔佐劉備之後,那四位好友去了哪裡呢?其中三位投靠了曹操。

諸葛亮與四位好友的結識

諸葛亮出身在公元181年,也就是漢靈帝光和四年,早期的諸葛家族是一個名門望族,官吏之家,其父諸葛珪曾經在泰山當過郡丞。只可惜家中好景不長,東漢末年的大亂使得諸葛家受到打壓,在諸葛亮8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

建安二年,由於天下戰亂四起,諸葛亮的父親早早去世,他只好跟隨他的叔父諸葛玄一起到了荊州避難。可不幸的是叔父不久也離世了,孔明只好在隆中隱居。

《梁甫吟》

就是諸葛亮在隱居時候最喜歡的一首詩。

《三國志》記載:“孔明以管仲、樂毅自比,稱已通曉天下事。”

可見諸葛亮對於自己的才識相當自信,不過當時世人都對他的才華不屑一顧,唯獨有四個人支援並且相信諸葛亮的才華。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後,他的4位好友哪去了?4人中3人投曹

第一位就是徐元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徐庶。他後來被諸葛亮讚歎為:

“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

。徐庶早期也是和諸葛亮一樣在荊州避難,認識孔明之後便對孔明的才華十分崇敬,兩人因此結下了很深的淵源。

第二位就是石廣元,徐庶來到荊州就是去往石廣元的住所。據

《魏書》記載:“中州兵起,韜乃與庶南客荊州,到,又與諸葛亮特相善。”

可見他們一見如故的文人情懷使得他們能夠成為好友,並且石廣元對孔明也是非常尊敬和欣賞,並且相信諸葛亮的才華。

第三位則是汝南孟公威,他和諸葛亮在年少時期就結識為伴,並且一起四處遊學,關係就如同兄弟一般。

第四位是崔州平,在四位好友中,崔州平算是最為清平的一位。因為崔州平不滿世間種種行為,並且早期受到自己父親的影響,自己發誓終身不為官,所以也就一直隱居。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後,他的4位好友哪去了?4人中3人投曹

這四位諸葛亮的好友各個能力不凡,但是最終的歸宿卻不徑相同。

三位友人投曹,其中一位終身不入仕途

《三國演義》

中記錄的司馬微對於孔明的評價是非常高的,並且也提到了諸葛亮的這四位知己好友。由於劉備的三顧茅廬使得諸葛亮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而出山,而正是諸葛亮的好友徐元直的引薦,劉備才能找到隱居的孔明。

《三國志》記載:“徐庶幫助劉備大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

但是在這之後不久,徐庶就收到訊息,曹魏扣押了徐庶的母親,讓徐庶不得不離開劉備,轉投曹營。不過徐庶在走之前承諾不為曹操獻計,這也就成就了名垂千古的“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歇後語。

儘管徐庶知道這是曹操的奸計,但是百善孝為先,他只能硬著頭皮前往曹營。而和徐庶一同投奔曹操的還有石廣元。因在亂世之中,自己的才華得不到施展,非常痛苦,於是石廣元就前去投奔曹操。並且在曹操的軍中當了郡守。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後,他的4位好友哪去了?4人中3人投曹

而在

《三國演義》

或者

《三國志》

中對於徐庶的介紹從進曹營開始就少了,這也間接印證了徐庶對於自己在離開劉備時候的承諾:

“不為曹操獻一計。”

這就是君子的偉大之處吧,寧願終身沒有功成名就,也要遵守當初的誓言。

諸葛亮在後期進行對魏國的北伐時才偶然得到這些好友的訊息,

《魏略》記載:“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才如此。”

並且孔明還感嘆:

“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可見諸葛亮對徐元直以及石廣元二人的才華的認可。

孟公威雖說和孔明是舊相識,但是他也歸順的是曹操。並且曹魏建國之後,在曹丕的信任下,孟公威擔任涼州刺史一職。可見諸葛亮這三位好友的才幹最終有所發揮,但是卻依然壯志難酬。

至於崔州平,由於他的清高以及對於功名利祿的不屑,他一生都在深山隱居,不再過問世間任何事情。劉備在請得孔明出山之後曾經勸過崔州平一同出山,但是被拒絕了。原因就是崔州平的父親曾經用錢買官,不過最終為國殉職,他受到父親影響所以不再為官。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後,他的4位好友哪去了?4人中3人投曹

這四位好友都有了自己歸宿,諸葛亮也為了自己的職責以及對劉備的知遇之恩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將自己的才華,知識運用在各個地方,為蜀國百姓謀求了短暫的和平。

人各有志,諸葛亮之友皆不凡

對於諸葛亮這四位好友,雖說大家身處不同處,大家的志向也都不相同,但是大家都不會忘記曾經的知己之情。人各有志,雖說情感不能辜負,但是大家都要將自己的才華用在該用的地方,即使作為敵人,也能以禮相待。

這四位在當時都是傑出的人才和精英,無論是在治理還是在軍事亦或是在政治上。所以在

《三國志》

中才會專門介紹諸葛亮的這四位密友,雖說出場不多,但是都是對其的稱讚和誇獎。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後,他的4位好友哪去了?4人中3人投曹

據《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在蜀國還給徐庶、石廣元寫信,為他們的未受重用抱不平。

可見諸葛亮非常關心自己的好友。諸葛亮也是因為在後來的多次北伐中沒有知心好友談心,還要日夜奔波,心力憔悴,疲勞至極最後在行軍途中病逝。

結語

諸葛亮的四位好友有三位都在魏國,諸葛亮也失去了能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夥伴,可見結交好友也是一門學問。結交好友不僅需要了解對方的愛好和節操,還需要能夠真心實意,能夠和自己闊闊而談,並非酒肉朋友。

在《三國志》中,後期也沒有了崔州平以及孟公威的訊息,可能早已經離開了人世或是安度晚年,這些都不得而知。但是無論如何,諸葛亮在蜀國展現自己的宏圖大志名流千古,這或許就是諸葛亮比他們更加出色的地方,這也是他們各自的志向。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後,他的4位好友哪去了?4人中3人投曹

《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話莫過於: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也就像他們五位好友一樣,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只希望下次見面各自都安好,各自都能建功立業。這就是諸葛亮與四位好友的故事。

引用文獻:

《三國志》

《三國演義》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