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話說《三國演義》,劉備自到荊州,和劉表以兄弟相處。劉表讓劉備屯兵新野縣城。劉備求才若渴,徐庶投靠了劉備。劉備拜徐庶為軍師。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徐庶,穎川人,字元直,才華橫溢,足智多謀,有雄心壯志,是諸葛亮、龐統、司馬徽的朋友。曾經為人報仇而殺人,逃難江湖,更名單福。徐庶為人至孝,幼喪其父,只有老母在堂。本來兄弟兩個,不幸的是,弟弟徐康已經死亡,現在家中母親形影孤單,無人侍奉。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曹操徹底戰敗袁紹父子,平定了冀、青、幽、並四州,回到許都,便有攻取荊州,平定江南的想法。曹操派遣曹仁、李典領兵三萬,虎視荊襄,試探虛實。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曹仁、李典來勢洶洶,屯兵樊城,攻打新野縣城。結果徐庶在談笑之間,就把曹仁、李典打得落花流水,狼狽而逃,幾乎全軍覆滅。曹仁敗回許昌,在路上打聽,才知道劉備新拜徐庶為軍師,設謀定計。

曹仁、李典回到許昌,曹操免其敗軍之罪。程昱說:我知道徐庶,很有才華。曹操說:比你怎樣?程昱說:徐庶之才,十倍於我。程昱是曹操的主要謀士之一,在曹操和袁紹的倉亭之戰中,程昱曾獻‘‘十面埋伏’’之計,大敗袁紹。

曹操說:徐庶這麼好的人才,怎麼就跟了劉備呢?程昱說:徐庶雖然在劉備那兒,丞相要用,召來也不是難事。曹操說:你有好辦法?程昱說:徐庶父親早喪,兄弟徐康也已離世,家中老母一人在堂,徐庶又很孝敬;丞相派人把徐母賺至許昌,然後讓她寫封書信召回兒子,則徐庶必到。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曹操派人把徐母賺取到許昌。曹操厚待徐母。曹操說徐庶在劉備那兒,就像美玉落於汙泥之中,請徐母寫信,召回兒子。徐母說:劉備是大漢皇叔,是當世英雄;輔佐劉備是明智的選擇;罵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徐母說完,便取石硯打向曹操。

徐母罵曹操、打曹操,其實是想激怒曹操,想讓曹操把她殺了。徐母這樣做,原因有三:一,說明徐母不怕奸賊,不畏強暴,以死明志,千古傳名;二,曹操殺掉徐母,即殺掉一個孤寡老人,說明曹操殘暴不忍,進而給曹操留下不仁不義之名;三,徐母被殺,徐庶一定不再回來,為了報仇,為了忠義,會更加用心輔助劉備。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曹操見徐母又罵又打,命令士兵推出斬首。程昱看出徐母的意思,告訴了曹操。程昱又說:留下徐母,我自有計策賺徐庶到此,以輔佐丞相。曹操留下了徐母。

程昱仿照徐母筆跡,給徐庶寫了一封假的家書,又派人到新野,給徐庶送去。信的主要意思是說:徐庶輔佐劉備,就是謀反;徐母被曹操賺取到許昌;徐庶如果能投降曹操,就免除徐母死罪;望徐庶見信速到許昌,救護母親。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徐庶見信之後,定然知道信是假的。原因有二:一、徐庶逃難離家,也不過最近數年,徐庶逃難之前,一直在家,和母親在一起,因此說徐庶非常熟悉母親的字型,一看字跡,也應該知道是假的。二、徐庶去了許昌以後,司馬徽來到劉備營帳,劉備說了徐庶離開的原因。司馬徽說:徐母賢惠,雖然被曹操囚困,也不會召回兒子,此信是假的。司馬徽又說:徐母高義,徐庶不去,徐母尚能存活;徐庶如果去了許昌,徐母羞見其子,必然自殺。司馬徽都如此瞭解徐母,而徐庶作為兒子,能不瞭解母親的性格嗎?能不知道母親賢惠、高義嗎?徐庶知道,母親不會寫信召子的。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信是假的,但母親被困是真的。母親被困,兒子能不救嗎?不要說留下不孝的千古罵名,就是當時,母親被困,徐庶定然很痛苦,心如刀割。

徐庶明白,不去許昌,母親尚能生存;而去了許昌,母親可能自殺;這樣,離開劉備,投降曹操,不是害母親嗎?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徐庶還明白,不去許昌,母親雖然一時存活,但時間長了,母親必然被囚困而死。如果去了許昌,再開解母親,母親興許不會自殺。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徐庶還明白,不去許昌,跟著劉備,可以施展平生所學,建功立業,留芳百世。如果去了許昌,投降曹賊,自己不可能為曹賊設謀獻計,那樣,自己一生將會平庸無為。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徐庶足智多謀,跟著大漢皇叔,可以施展抱負,建功立業。可以想像,徐庶離開劉備,在去許昌的路上,心中有多麼的無奈和痛苦。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人生有的時候,確實很無奈。面對‘‘忠’’和‘‘孝’’,徐庶選擇了‘‘孝’’。然而徐庶又怕劉備不放行,所以不敢說信是假的,只能聲淚俱下,以取得劉備的同情和放行。

一封假信,使徐庶離開明主,其實徐庶開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提示:文章謹依據《三國演義》而寫,不是三國曆史。個人淺見,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