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古代沒電、沒空調,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呢?

當下正值炎炎夏日,對於我們來說,在現代科技高度發達

的社會環境下,想找一個有空調、有

WiFi、可以吃冷飲的地方並非難事兒。

那麼

在古代沒有電、沒有現代化

電器裝置

的古人是如何度過

炎熱

夏天的呢?

其實在古代雖然沒有現在如此方便的電器,但是古人的智慧還是很值得讚賞的,他們有很多辦法來給自己避暑。

烈日炎炎,古代沒電、沒空調,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呢?

首先先說皇宮裡面,作為九五至尊,萬人之上的人中龍鳳,帝王的生活條件一直以來被人們比喻為當朝人類生活條件的天花板。

早在我國周朝時期,皇宮內就有了將冬天的冰塊保留到夏天以供使用的傳統。

甚至

專門還為此設立了獨立的機構叫做“冰政”,在“冰政”中工作的人員叫做“凌人”。

雖然這個機構的主要作用僅僅是為了把冬天的冰塊儲存到夏天可供皇宮貴族使用,但是這個部門職務雖小卻人員眾多,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個機構裡面的從業人員數量最多時候高達幾百人。

至於“冰政”如何儲存冰塊,古書裡沒有太過詳細的記載,只是說了他們將冰塊儲存到冰窖這樣的地下空間裡。由於地下的溫度相對比較恆定,冰塊也很容易儲存。並非是冰塊真的能完好無損的儲存到夏天,他們在儲存期間也會有少許融化損耗的跡象,只是由於隔絕空氣加上地下溫度的相對恆定,融化的速度相對較慢而已。外加上他們的儲存量一般都很大,能損耗一些並不足為奇。

烈日炎炎,古代沒電、沒空調,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呢?

有了冬天的冰塊,到夏天皇宮裡面愛怎麼用就怎麼用了。對於皇宮裡的避暑

事務

也就迎刃而解了。

那麼民間的百姓家庭,沒有皇宮如此奢侈的條件,又是如何度過夏天的呢?

其實古代的百姓雖然沒有皇宮裡的好條件,但是他們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很多的避暑小技巧一直在承襲著,這些小技巧也足矣能讓他們很愉快的度過整個炎炎夏天。

首先從穿衣上來講,古代的百姓衣服到了夏天基本上都是以輕薄透涼為主。

“富人披絲綢,窮人穿麻衣”

可以說是在當時社會生態中的最真實的寫照,家庭條件相對較好的就購買一些上好的絲綢來製成衣服來穿,家庭一般的就購買一些相對較為便宜的麻布製成衣服來穿,總體上目標就是衣服穿上能夠輕薄透涼。

烈日炎炎,古代沒電、沒空調,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呢?

我們現在很多時候會說古代人思想比較守舊,穿衣比較包裹嚴實。其實這裡小編想說的是,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誤解。

其實在古代很多時候特別是天氣炎熱的夏天

袒胸露乳”的穿著滿大街都是。從現在遺留下來的古代很多民間畫作就可以看出。古代夏天時候很多,女性衣著即使放到現在來看也不失時尚與美感。

在吃食方面,古代雖然沒有冰箱。但是人們很早就懂得用井水

降溫達到

冰鎮”的效果。由於井水是地下水,溫度相對恆定冬暖夏涼,即使在現在,我們在農村也經常能看到夏天把西瓜放到井裡,等待涼透了撈上來吃的場景。

古人自然也知道這一點,在古代也有很多井水“冰鎮”製作出來的甜品供人食用。

烈日炎炎,古代沒電、沒空調,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呢?

到了唐代,由於社會文明相對發達,一度還出現了賣冰塊

的個體戶,人們稱之為

冰商”他們就是利用自家條件將冬天的冰儲存起來,等到夏天的時候拿出來賣。

當然,這種冰的價格一般相對比較昂貴,購買的很多都是相對比較富裕的家庭,一般普通家庭都是還保持著井水降溫的傳統辦法。

在居住出行方面,我們現在經常聽到一口頭禪叫做

哪兒涼快

”,這個看上去是一句罵人的話,但是其實在古代這真的是人們避暑的真實寫照。

俗話說

“好漢不掙六月錢”。古代的人在碰上特別熱的

天氣,他們也會減少室外工作,躲在涼快的家裡或者能夠避暑的地方呆上一陣子。

雖然當時沒有空調,但是他們有一個很多避暑神器

比如

“蒲扇”、“涼蓆”、“竹夫人”

烈日炎炎,古代沒電、沒空調,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呢?

由於竹子外側光滑,溫度相對恆定。在當時被他們編製成了一個類似籠子形狀的圓柱形,供人們夏天抱住起到降溫的效果。由於體積相對較大,使用最多的場景就是在睡覺的時候抱著,所以被人們美其名曰“竹夫人”。

看了上面這些避暑的措施,你還覺得古人的夏天艱難嗎?顯然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