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1974年,陝西臨潼一位農民在打井時,意外挖出了幾枚陶俑頭和銅弩機,考古人員不敢大意,立即對此地進行發掘,誰知,竟發現了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自13歲即位,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寢,一直修到他50歲去世。

為了使自己的龍歸之地奢華富麗、雄渾無比,秦始皇不僅將修陵的過程持續了38年,而且前後徵發了70多萬民工,這就相當於,全國1/3的人力都成了秦始皇的私人打工仔。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那最後,秦始皇的陵墓修得到底有多豪華呢?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秦始皇陵有這樣一段描述:

“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意思就是說,

秦始皇死後,陪葬了眾多奇珍異寶,把墓穴裡的宮殿都填滿了。……墓底是水銀製成的江河湖海,墓頂是珍寶做成的天文星象,墓中是人魚膏做成的長明燈。

秦朝滅亡後,秦始皇傾全國之力打造的這座“地下寶庫”,自然就成了歷代盜墓賊眼中的“香餑餑”。

據《史記》記載,當年項羽在進入關中後,就曾一把大火燒了阿旁宮、武力盜掘了秦始皇陵,到了唐朝時,起義軍首領黃巢還從中挖到了不少寶貝,按說,秦始皇陵歷經2000多年,早已被毀壞殆盡了。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史記·高祖本紀》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

但出乎人們意料的是,根據現代考古探測可知,

古人們對皇陵的破壞僅限於外圍,秦始皇陵的地宮很有可能還儲存完好,就連秦始皇陵的陪葬陶俑坑也倖免於難。

所以,當考古人員第一次開啟陶俑坑,看到一支距今2000多年、排列整齊的秦朝軍隊時,是非常震撼的。

目前,兵馬俑坑已出土了近9000件陶俑,其中一部分兵馬俑在出土時,已經倒地破碎,但還有很多兵馬俑歷經千年、依然完好無損的站在自己的“崗位”上。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這就得歸功於兵馬俑之間的土牆了。

很多去過兵馬俑參觀過的朋友都知道,

每個兵馬俑坑中間都有大約10道土牆,每個土牆間隔約3米、高3.2米,而兵馬俑就站立在這一道道的土牆之間。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從視覺上看,這些土牆與整齊劃一的兵馬俑相比,簡直醜爆了,秦朝工匠們為什麼要建這些土牆呢?

這裡面的學問可大了。

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途?

考古專家根據殘存的土牆痕跡,大致推斷出了兵馬俑坑的建造過程:

第一步:挖一個5米深的陪葬土坑,然後把地基夯實;

第二步:從東到西,每隔3米,建1道土牆,共建10道,把俑坑分成11個過道;

第三步:在每個過道上鋪上青磚;

第四步:土牆中間打樹樁,在土牆、樹樁之間搭棚木,棚木上鋪草蓆,形成一個簡易的施工棚頂;

第五步:把兵馬俑從斜坡上運到指定位置;

第六步:封死各個通道、在草蓆上覆土,形成一個巨大的封土堆。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由此可見,兵馬俑坑雖然看著簡陋,但它的工序一樣也不少,就連看著可有可無的土牆,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1、防止墓坑坍塌

古代帝王建造陵墓,一般深入山體或地下,鑿山建陵或積土為陵,特別是秦始皇陵規模巨大,幾乎挖空了驪山周邊的地下土層,在施工的時候,工匠們最怕的就是塌方,一旦發生塌方,工匠們幾乎不可能活著出來。

土牆,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存在的。

就像建房子需要承重牆一樣,這些高達3。2米的土牆,在兵馬俑坑中,就發揮著“承重”的作用。

2、用來保護兵馬俑

兵馬俑本為陶製,本身極易破碎,如果俑坑遇到地震,或者地表上經過大規模的兵馬車隊,那對兵馬俑的損壞將是不可逆轉的。

從秦朝末年到上世紀70年代,秦始皇陵周邊經歷的地震不止一次,發生的戰爭動亂更不止一次,但兵馬俑被發現時,大部分儲存良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土牆對外力起到了很好的緩衝作用。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3、隔開不同等級的兵馬俑

根據現代的考古結果可知,兵馬俑的種類繁多,按身份劃分,有將軍俑、軍吏俑、騎士俑、立射俑等,按兵種劃分,有騎兵、步兵、戰車兵等等。

這些兵馬俑被按照某種順序或戰陣,整齊劃一地放置在俑坑裡,土牆剛好能把它們分隔開來,就像是一道道隔離帶一樣。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4、防止地下滲水

古人建造墓穴時,一般深入地下,如果地下水位淺或者

地質構造

發生變化的話,地下水很有可能會反滲進墓室,像明朝的梁莊王墓,就是地下水不斷上湧,把很多珍貴的隨葬品都泡壞了。

而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完全沒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這一方面是因為秦始皇陵的排水設施非常先進,幾乎可以和我們今天的水立方、鳥巢的排水系統一較高下,另一方面是因為土牆起到了很好的“防水”作用。

經過仔細研究,專家們發現,兵馬俑坑內的土牆都是層層夯打過的,有的夯土層甚至多達五層,所以,土牆是非常堅固的,再加上坑道內鋪滿了青磚,就保證了整個俑坑不會受到地下水的反滲侵擾。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5、作為秦軍的防禦工事

隨著兵馬俑的陸續出土,考古專家對秦軍的排兵佈陣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特別是在三號兵馬俑坑發掘後,就有學者提出,

這些土牆很可能是秦軍的某種防禦工事,功能類似於”戰壕“。

很顯然,這種說法,弱化了土牆的實用功能,而把土牆當成了兵馬俑軍陣的一部分。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由上可知,兵馬俑坑內的土牆在建造初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這些土牆已失去了“承重”、“隔離“、”防水“等功能,而且還非常的不美觀,專家們為什麼不把它們給拆掉呢?

兵馬俑中間的牆為什麼不能挖?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土牆歷經2000多年,已經成了文物古蹟的一部分

被時光無情摧殘過的土牆,雖然看著其貌不揚,但並不意味著它們平凡、無用。

在沒有任何機械裝置輔助的情況下,古人是如何將土牆一層層夯實,如何讓土牆歷經2000多年,依然屹立不倒,這些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都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土牆裡隱藏的不僅有秦朝的建築資訊,還有古人的文化內涵。

透過這一面面的土牆,我們能瞭解到秦朝人的建築理念和建造方法,能直接感受到古人的勞動智慧、還能還原兵馬俑坑的建造過程。

坑道內的土牆和兵馬俑一樣,已經構成了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在俑坑內,不止兵馬俑是文物,古人千錘百煉過的土牆,也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挖掉土牆,就相當於破壞了文物的“整體性”,割裂了我們和古人的一道聯絡。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2、土牆內沒有有價值的文物

根據考古探測可知,土牆內並沒有埋葬文物,那挖開它的意義就不大,造成的破壞卻不小,風險大、收益低,挖開土牆,實在是大大的不划算。

3、為了保護兵馬俑

目前修復好的兵馬俑,都按照原順序排列在了俑坑內,由於這些兵馬俑的質地非常脆弱,所以,一旦有一個發生傾倒,其他的兵馬俑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順勢傾倒一大片。

而有了土牆的間隔,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這種損壞的程度,即便一個過道里的兵馬俑發生意外,其他的兵馬俑也不會受到影響。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4、為了節省人力、物力、財力

兵馬俑從1974年發現後,專家們耗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心血來挖掘和修復,工作量之大超出人們的想象。

兵馬俑出土時,考古人員不敢用任何大型工具,只能用巴掌大的手鏟、刷子、手術刀等,一點一點的刮,一點一點的鏟,生怕對文物造成進一步損壞。

而修復兵馬俑更是耗時耗力,一般情況下,修復一個兵馬俑需要4-5個月的時間,損毀嚴重的,有時需要1-2年。

在這樣的狀況下,想挖掉土牆談何容易?首先,得把兵馬俑先移出俑坑,然後才能用推土機推掉結實的土牆。

在不損傷兵馬俑的基礎上,這兩件事,一件比一件難辦,每一件都是需要耗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的事。

所以,從經濟角度上考慮,保留土牆是我們目前最好的選擇。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間的土牆,有什麼用處?為何不能挖?

總結:

不僅兵馬俑中間的牆不能挖,在我們有生之年,大概也看不到秦始皇陵的開挖了。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國家目前的文物保護手段和考古技術有限,一旦挖開秦始皇陵,不僅沒辦法對裡面的文物進行有效的保護,還會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壞。

為了防止定陵發掘悲劇的重現,我們國家現在的考古原則就是:不主動發掘帝王陵。

時至今日,秦始皇陵還有很多謎團等待人們去解開,對每一位歷史愛好者來說,比起挖開陵墓,儲存並研究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是一件更美好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