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傳聞諸葛亮一生中,只收了3個徒弟。他們分別是姜維、諸葛瞻、馬謖。可這三個徒弟中,馬謖早亡,姜維和諸葛瞻又意見不和。諸葛瞻更是在死前有三恨,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制姜維。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三國時期,劉備去世之後,雍闓殺了當時的建寧郡太守正昂,後來又降於吳。吳遙封雍闓為永昌太守,永昌在益州郡的西面,道路堵塞,交通極為不便,攻打起來也很不方便。

建興三年,諸葛亮親自帶人攻打雍闓,臨行之前,把手下都叫到跟前,囑咐他們在自己走之後,好好幫助陛下管理朝廷,待自己凱旋。

拜別了眾人,諸葛亮就上路了,走了數十里,侍衛來報馬謖一直跟在後面,於是諸葛亮命令大軍停下。待馬謖走近,諸葛亮便問他:你為何一直跟著我,難道是想跟我一起去打仗嗎?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馬謖下馬叩拜諸葛亮道:“徒弟知道師傅您親自出馬,攻打叛亂之輩綽綽有餘,但是我想跟您說幾句我的想法。”諸葛亮知道自己這個徒弟心思非常細膩,眼光更為長遠,於是讓他站起來說話。

馬謖定了定神:“師傅,南中之地,山脈居多,地勢艱難險阻,藏匿非常容易。所以,即使這次我們打敗了他們,可是等我們撤兵之後,他們再出來反叛也是有可能的。”

“況且現如今,您也正準備全力北伐,若是這個時候您把他們都殺了,對我們來說弊大於利。況且要打敗這些叛徒,我們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短時間也不能完成。如果我們北伐中,他們聯合起來,那就大事不妙了。”

諸葛亮聽完馬謖說的這些話,默不作聲,搖動著羽扇,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馬謖接著說道:“若是攻心為上,先是派人給他們一些威懾,讓他們心裡害怕不敢直接反抗,再以政策安撫他們,納入我軍,豈不是更好。”

諸葛亮聽完這一席話,恍然大悟:“你說得對,為師一直想打敗他們,卻忘記我們很容易腹背受敵,這一去,很容易被敵人鑽了空子。”

後來,諸葛亮還在討伐的路上,雍闓就被手下殺死了,而其手下孟獲一直想要為其主人報仇,於是諸葛亮用計擒獲了孟獲。但是他想到馬謖說的那些話,加上孟獲這個人非常勇猛正直,諸葛亮就有了想納入麾下的想法。

於是就有了七擒七縱的故事,諸葛亮此舉讓孟獲心服口服隨其回到成都,擔任御史中丞一職。這段故事在南中被宣傳之後,大家都覺得諸葛亮很仁義,此後南中再也沒有人叛亂了。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諸葛亮是歷史上少有的人才,集政治家、軍事家、名相於一身。先後六出祁山,履行託孤遺願,想恢復漢室江山,他的一生閱人無數,但是他的名下卻只有三個徒弟,比其他名家要少很多,那麼他的徒弟們是如何被諸葛亮相中的呢?

大江東去,一代風流名相

諸葛亮早些年一直在隆中隱居,建安六年,劉備與曹操大戰失敗之後,

於劉表旗下,屯兵於新野,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南陽。後來劉備與司馬微會見,從而得知了諸葛亮與龐統二人。

後來過了六年,劉備受徐庶的幫忙,見到了這位“臥龍”先生。倆人當時聊了很多時事政治,劉備覺得這個諸葛亮就是自己一直尋找的人才,想要邀請他來幫助自己奪回漢室江山。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如願將諸葛亮納入自己的軍中,這段故事也被後世

封為

佳話。諸葛亮成為劉備的軍師之後,為劉備立下汗馬功勞,靠著博學多才,英勇善戰,一路扶搖直上。

後世看諸葛亮的一生,風光無限,但其實在他小的時候,身世極其坎坷。九歲的時候,諸葛亮的生母便去世了,到了十二歲,父親也去世了,諸葛亮就成了孤兒。

後來,諸葛亮就由叔叔諸葛玄收養長大,待叔叔去世之後,諸葛亮就居住在隆中,平時喜歡讀書寫字,並沒有踏入當時的朝政。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雖然他沒有涉足政治,但是憑藉真才實學一直頗為有名,直到後來劉備相邀,才算是正式開始了自己這跌宕起伏的一生,直至最後積勞成疾,去世時年僅五十四歲,東晉時期追為武興王。

按照諸葛亮這種級別,門下的弟子應該不在少數,但就是因為諸葛亮實在是太聰明瞭,所以一般的人他也看不上,所以一直到最後,他總計有三名弟子。

這三名弟子後世按照排序為:麒麟、狗、豬,他們分別是姜維、諸葛瞻、馬謖。

忠勤時事,思慮精密將才姜維

諸葛亮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這位徒弟:

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姜維年紀很小的時候,父親因為戰亂保護自己的家鄉被殺了,因此,姜維長大之後被封為中郎,天水郡參軍。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在諸葛亮討伐祁山的時候,姜維還在跟隨天水郡的太守在各地巡查,大家聽到諸葛亮即將到達天水郡的時候,都非常高興,一心盼望蜀軍的到來,正是因為這樣,太守馬遵就懷疑自己的下屬中有人懷有二心。

而當時姜維就在被懷疑的人中,後來馬遵見大事不妙就帶著心腹們逃走了。等到姜維發現上司逃走了,就趕忙前去追趕,但是沒有追上。回到天水郡的時候,發現城門已關,無法進入。

後來又來到翼縣,但是翼縣害怕蜀軍趁機進入,所以也不給他開門,最後沒有辦法,姜維只好投降諸葛亮,求得一線生機。而諸葛亮也看中了姜維身上這股忠義,就收了他。

在諸葛亮的麾下,姜維思維敏捷、武藝高超,所以諸葛亮非常喜歡他,在跟隨諸葛亮北伐中,立下了重要功勞。所以,諸葛亮在姜維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想把自己一身才學全都傳授與他。

諸葛亮去世之後,姜維隨軍駐守漢中,慢慢掌握了蜀國的軍權,開始履行諸葛亮生前的遺願,完成光復漢室的目標。先後十一次率軍攻打魏國。景耀五年,姜維被鄧艾擊敗,姜維退回沓中。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此時,蜀漢朝廷早已不像當年劉備在世時候的清朗,劉禪聽信宦官黃皓的讒言,不給予姜維援軍。直到後來,鄧艾打入沓中,援軍才到陽安關口,姜維只好一路撤退,直到與援軍匯合。

鄧艾卻在由景谷道偷渡過來,攻入綿竹,打敗了諸葛瞻,沒有了抵抗的能力,劉禪只好開城投降,並且命令姜維率軍投降,不許再做抵抗。軍中將士們義憤填膺,卻又無可奈何,揮淚向敵人投降。

姜維生錯了時代,在劉備時期,憑藉這股勇猛,他可以以一當十,趙子龍曾經都讚歎姜維的槍法出神入化,恐怕他都打不過。可惜一代武將,落得個被敵人斬殺的後果。

才能淺薄繼承人諸葛瞻

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但是他出生的時候,諸葛亮已經四十六歲了,老來得子,諸葛亮非常喜愛這個小兒子。在諸葛瞻之前,諸葛亮有個養子諸葛喬,是諸葛亮哥哥的孩子。

諸葛亮非常想把自己一身本領全都傳給這個小兒子,但是可惜,諸葛瞻沒有遺傳到父親聰明的頭腦,他的一生可以稱為是一個品行端正的“官二代”,卻不是一個好的繼承者。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其實也不能全怪諸葛瞻才疏學淺,他出生八年後,父親諸葛亮就去世了,他也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況且諸葛亮這個人還有一些糾結,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早優秀。

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諸葛亮

由此可見,諸葛瞻小的時候,應該是很聰明的,就是後天沒有好好的培養。因為諸葛亮的關係,劉禪把公主嫁給了諸葛瞻為妻,諸葛瞻後來襲爵武鄉侯。他後期遵照父親的遺囑,繼續為蜀漢王朝貢獻自己的力量。

到景耀三年,諸葛瞻就被升為至尚書僕射,加官軍師將軍,僅僅一年,他就與大將軍董厥一起管理朝中事務了。但是當時朝中有黃皓等宦官攪亂,權勢頗盛,大臣們都不敢得罪黃皓。

當時朝中的軍權歸姜維所有,而朝中的政務表面上歸諸葛瞻管理,但是實則諸葛瞻並不完全做主,一部分意見還得經過黃皓的首肯。當時還有人議論:諸葛瞻雖然是諸葛亮的親兒子,能力卻跟姜維差了十萬八千里。

這些謠言令諸葛瞻非常生氣,加深了對姜維仇怨,景耀五年,姜維北伐過程中慘遭失敗,退了回來。諸葛瞻就聯合朝臣彈劾姜維好大喜功,使得將士們疲憊作戰而戰敗,要求削除姜維的兵權,不可以再上戰場。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263年,鄧艾率軍攻打陰平,諸葛瞻率領軍隊應敵,卻因為一時的猶豫,失去了陣地,退回綿竹。面對敵軍的挑釁,諸葛瞻痛心疾首:對內,我不能將黃皓等奸臣去除,於外,我鬥不過手握重兵的姜維,如今還要淪落到被你們取笑。

於是諸葛瞻下定決心,堅決要出一口惡氣,就組織人員進行最後一戰。但是他們與鄧艾的實力相差太多,即使想出了包圍的決策,卻因為敵軍難以攻破而失敗,最後,諸葛瞻、張遵戰死。

綿竹失守之後,敵軍猶如洪水殺向蜀國,劉禪開城門投降,蜀漢至此滅亡了。

雖然諸葛瞻不如其父在政治上出色的表現,但是在於鄧艾的戰爭中,諸葛瞻將生死置之度外,與綿竹共存亡,這份忠義氣概還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他的一生沒有愧對諸葛亮的期盼,蜀漢的滅亡是必然結局,君主是扶不起的阿斗,那這些臣子就算再努力也無法改變結局,諸葛瞻一生忠義,算上也對得起他的父親了。

天將降大任馬謖

前面我們說的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這裡面就有馬謖的功勞,正是其長遠的目光,周密的思慮,讓諸葛亮注重以“仁”服眾,所以才換來數年間南中地區的安定。

作為諸葛亮最為出色的弟子,馬謖的一生為人津津樂道,他由諸葛亮提拔而功成名就,卻也被諸葛亮結束了一生,那麼這位弟子為何受重視,又為何一朝失敗,前功盡棄呢?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馬謖本來是湖北人,他的哥哥當屬在蜀漢朝中做侍中。馬謖進入朝廷是因為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先後當過幾個地方的縣令,但是他的才華實在是太出眾了,沒多久就被諸葛亮相中了。

諸葛亮非常器重他,封他為參軍,經常與他談論軍事到半夜。馬謖也為諸葛亮提了很多主意。對於自己這個出色的徒弟,諸葛亮想要把他作為接班人培養,但往往事與願違。

建興六年,諸葛亮前往北伐,事先派趙雲、鄧芝,佔據箕谷,自己則帶了十萬大軍,親自趕往前線。在突襲祁山時,放棄了久經沙場的老將,派馬謖為先鋒,帶領部分軍隊前行。

魏明帝收到訊息,知道蜀漢的偷襲戰略,就派出大將張郃在街亭圍堵馬謖。說來也是命運,馬謖當時沒有按照諸葛亮的要求,將部隊都駐紮在南山上,而這無疑是找了一條死路。

南山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可惜山上缺乏水源,儘管手下多次勸誡,不要鋌而走險,奈何馬謖一意孤行,堅持駐守南山之上。魏軍將馬謖圍在山上,並不著急攻打,而是切斷他們的水源供應。

待幾天後,張郃率軍攻打馬謖,因為連日的缺水,馬謖的軍隊軍心渙散,沒多久,就被魏軍攻破了城防。戰敗的蜀軍四下逃竄,而諸葛亮這邊的軍隊因為先鋒隊的失利,只攻下了一小部分領土。

之後,諸葛亮下令將馬謖等一起在街亭作戰的將領全部處決,馬謖被殺的時候年僅三十九歲。他死後,諸葛亮親自前來弔唁,在他的墳前痛哭流涕,痛罵他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做,才走到了這一步。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生中收了3個徒弟,他們的能力如何?

其實,馬謖最先是追隨了劉備,才認識的諸葛亮,諸葛亮只看到馬謖的才能,卻忽略了他性格上的缺點。劉備在臨死之前,就曾經告誡過諸葛亮:

“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馬謖年少成名,相當自負,所以他後期到了蜀中,並沒有多大的成長。有人說諸葛亮心狠,一次失敗就殺了自己的徒弟。可是我們看諸葛亮的生平,他並不是一個易怒的脾氣,只能說那次街亭的失敗,是一次影響全域性的戰爭吧。

寫在最後:

根據有關史書記載,諸葛亮的徒弟還有其他人,比如諸葛亮之後的丞相蔣琬和費禕,但是過去了一千多年,這些事已經無從考究,但是最為人所知的徒弟就是上面的三位。

諸葛亮雖然是千古名相,但是在看人這個角度來說,他確實不如他的主子劉備。他滿心光復漢室,並且將畢生所學傳授給他的徒弟,奈何這些徒弟沒有好好

繼承他的衣缽,完成他的遺願。

所以他可以是一位優秀的軍師,卻不能算是一位好老師。也可能是在當時,他忙於打仗,沒能好好的注意到徒弟身上的問題或者是不足之處,所以他死後,他的徒弟們除了姜維,其他人也不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