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老照片,“走進”1912到1913年的老北京,感受當時的風土人情

在我們不知道的歲月裡,只有老照片才能讓我們增加對歷史的瞭解,也只有老照片才能讓我們穿越到當時的時代,

跟當時的老北京一生共情,也讓我們知道先輩是如何經歷的,

讓我們更加明白現在的生活是怎麼來的。

跟著老照片,“走進”1912到1913年的老北京,感受當時的風土人情

北京的文化直接反應了我國各地的文化,因為晚清時期的北京是當時的京城

,是最有經濟實力的地方

,同時也是外國最看重的地方,下面跟著這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讓我們一起,

找回過去,重新認識北京,瞭解生活吧。

在1912到1913年,清朝滅亡,有一位法國的攝影師收到資助來到中國拍攝一些珍貴照片,

更可貴的是他採用的是彩色照片,極大程度的還原本來的面貌。

跟著老照片,“走進”1912到1913年的老北京,感受當時的風土人情

攝像師也全面記載了當時的大街小巷,選出了幾處最有特點的地方,進行拍攝,這張照片就是當時宣武門外大街上的店鋪,這家店鋪是當時,

最有實力的鐘錶店,可以看出他家的生意非常得好

,門口還擺放了一些鍋碗瓢盆,水缸,等等一些生活用品。

清朝滅亡之後,一些達官顯貴也就沒有了皇室的財力支撐,只好選擇變賣一些家產,

首飾珠寶等等,維持家用,他們已經習慣了優越的生活,沒有了經濟來源,他們只能流落街頭

,有的做起了小商小販,也只能勉強貼補家用,甚至有一些人流落街頭做乞丐,因為他們沒有手藝

,又不願吃苦。

跟著老照片,“走進”1912到1913年的老北京,感受當時的風土人情

景升街禮神坊位於最繁華的景升街街口,

是一座非常華麗耀眼的牌樓,晚清和明朝時期皇室每年進行祭祀活動,每年的春分時節,皇室路過時就會停下來,

由於清朝滅亡,而且年份久遠

,這座牌樓也失去了原來的面貌,破爛不堪,最終被拆除只能從照片中找到一些痕跡。

跟著老照片,“走進”1912到1913年的老北京,感受當時的風土人情

張照片是老北京的重要景點,鐘樓

,鐘樓顧名思義就是看時間的地方,古代皇帝文武百官上朝,都會根據鐘樓來看時間,而且鐘樓的位置是位於老北京中軸線的頂端,

所以說非常的醒目耀眼。

跟著老照片,“走進”1912到1913年的老北京,感受當時的風土人情

這張照片的朝陽門是當時最重要的一條鬧市街道,這裡有大小商販,每天都在這裡進行買賣交易,

而且地理位置優越,很多的小商小販在這裡每天賺些錢貼補家用

,一派祥和熱鬧的場景。

跟著老照片,“走進”1912到1913年的老北京,感受當時的風土人情

城門外,搭起帳篷,爐子就是簡易的飯店,茶樓,

過往的車輛,行走的人,都可以停下來喝茶吃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臨時的客棧。

照片中,這些孩子他們成群結隊,

每一天都呆在一起,這些孩子大多數都是一些商販,和附近村子的村民家的孩子

,他們每天沒有事情,可以盡情天真的玩耍。

跟著老照片,“走進”1912到1913年的老北京,感受當時的風土人情

等到上些年紀,有了力氣,

就要幫助家裡幹活,貼補家用,

有的去學手藝,有的去放牛放羊,還有的去私塾學習讀書。

張照片我們就能夠可以看出當時的風土人情

,這是遠郊的農村,我們可以看到獨門獨院的設計,老式的房屋,照片中的農民身上的衣服佈滿了補丁

,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的窮苦民眾,過著樸素而又艱苦的生活。

從這張照片,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我們祖輩的生活,也如我們現在的生活是由以前的生活逐漸演變過來的,圖片中小驢拉磨,農民坐在旁邊抽了煙,

只不過現在機械化代替了人工

,我們能夠從照片中看得出來,風土人情以及當時的生活習慣。

還包括一些當時的生活形態等著,也就是直接反映了,我們現在的生活

是由以前的生活逐漸演變過來的,從照片中,我們還可以清楚地看出當時的人們還沒有剪去長髮

,也就是說戰爭還沒有爆發,人們的日子過得也算安逸。

總結:

從這些老照片中,我們不由得找出以前的影子,最慶幸的是這個攝影師採用了彩色照片技術,

可以極大地還原當時的色彩,雖然清晰度不高,但是我們也可以大致看出全貌

,當時老百姓的生活型態,也是非常的豐富多彩,雖然清朝滅亡,但是也沒有影響到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人來人往買賣交易,都非常的繁榮。

在看到這些珍貴老照片的時候,

我們也要感謝先輩的付出與辛苦,能夠讓我們過上這樣優越的生活

,我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