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手拿前朝密奏,質問群臣,眾人皆懼,唯李貫站起,卻差點丟命

一天,朱棣取來朝臣們寫給建文帝的密奏。他一邊舉著,一邊笑著說:“你們都上過密奏吧?”群臣們嚇得瑟瑟發抖。突然,李貫站起來,得意地答道:“我沒寫!”誰知,朱棣怒喝道:“把他拖出去斬了!”

李貫嚇得兩腿發軟,撲通一聲跪地求饒。

李貫是誰?他和朱棣之間又發生了什麼?這一切還得從建文二年科舉考試說起。

朱棣手拿前朝密奏,質問群臣,眾人皆懼,唯李貫站起,卻差點丟命

建文二年,江西吉安人氏李貫參加當年的科舉考試。滿腹學識的他,文章寫得洋洋灑灑,有理有據有節。榜上有名,榮獲“探花”,很厲害。

那年也真是趕巧,前一二名都是江西吉安人。經過會試後,王艮和胡廣參加了殿試。在殿試中,王艮的策論考了頭名,按理說狀元就該是他的。

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建文帝瞄了一眼王艮,再看一眼胡廣,心裡改了主意。

王艮還在那美滋滋地等著好訊息,哪承想,從建文帝嘴裡冒出的狀元竟然是胡廣。

史書曾記載:貌寢,易以胡靖,即胡廣也。

建文帝竟然以貌取人,王艮哭都哭不出來,只得無奈接受現實。

好在建文帝及時發現了錯誤,他也看出來王艮才學在胡廣之上,曾經還命兩人以《丹桂》為題詠詩一首。

朱棣手拿前朝密奏,質問群臣,眾人皆懼,唯李貫站起,卻差點丟命

建文帝對比兩人詩作,還是王艮才高一斗。只是狀元名單已公佈,他作為皇帝不好出爾反爾,就賜王艮以榜眼功名享受狀元待遇,也算將功補過吧!

作為建文帝的近臣,以解縉為首的老鄉團成員都在翰林院工作。自從朱棣發動靖難,他們也在為自己的將來籌劃。

那天,老鄉團解縉,胡廣和王艮三人聚在吳溥家,召開秘密會議,商議未來怎麼辦。李貫那天可能有事,就沒參與,但從他事後的選擇,估計老鄉團還是和他通氣了的。

會上,大家分析了建文帝和朱棣兩人可能的戰鬥結果。他們一致透過,他們始終站在朱允炆這邊,戰敗就以身殉國。

解縉,胡廣以及吳溥慷慨激昂,表示堅守文人氣節,將以身殉國。王艮沒說話,只是默默流淚。

不久,南京城就被朱棣佔領,建文帝不知所蹤。關鍵時刻,老鄉團的選擇卻發生了變化。

王艮,在生死選擇面前,毫不猶豫。得知戰敗,他立即回家,和親人告別,然後從容自盡。

相反,此前把誓言說得鏗鏘有力的老鄉團其他成員,卻一反常態,不約而同都選擇了朱棣。

雖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但文人在關鍵時刻,氣節還是不能丟的。

朱棣以靖難之名,奪得南京城,本想請方孝儒幫著草擬詔書,讓他名正言順登上皇位。可惜方孝儒不幹,氣得朱棣誅滅其十族,873人為此犧牲了生命。

朱棣手拿前朝密奏,質問群臣,眾人皆懼,唯李貫站起,卻差點丟命

老鄉團胡廣為朱棣草擬了登基詔書,李貫等人都進入了翰林院工作。

朱棣明白,建國之初需要士大夫們的幫助,很尊敬他們。連自盡的王艮,他沒有追究,還允許王艮家人將其葬回老家。

同時,朱棣吩咐李貫等人清理朝臣此前寫給建文帝的密封奏章,他說:“凡是涉及兵、農、錢、谷之事的奏章,都留下來;凡是涉及觸犯法律及其他者,一律銷燬。”

看到這一大堆密奏,朱棣突然想和朝臣們開個玩笑。

於是,在朝堂上,朱棣指著這堆寫給建文帝的密奏,笑著問:“你們都寫過吧?”

朝臣們一聽這話,嚇得瑟瑟發抖,心想:朱棣這是要和他們秋後算賬?就在大家恐懼得不知所措之時,突然,有個人站起來,他有些得意,聲音洪亮地答道:“我沒寫過!”

朱元璋本來就是和朝臣逗個樂,並沒有想要治他們的罪。結果卻出乎意料,竟引出這麼一號人物。

李貫說完,雙眼炯炯有神,緊盯著朱棣,就等著這位新主人獎勵他呢!

誰知,朱棣慢慢走到他跟前,揚起手裡的密奏,狠狠地扔到他的臉上,呵斥道: “在建文帝身邊,你竟然只領俸祿,不幹活!國家存亡之際,你作為近侍竟然一句話都不說,我厭惡的就是你這種人!”

罵完以後,朱棣還不過癮,直呼:“拖出去斬了!”李貫嚇傻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停求饒。

其他朝臣們露出鄙夷的神色:讓你嘚瑟!也都是些落井下石之人,竟無一人幫著求情。

好在朱棣也只是逞口舌之快,他明白現在還是需要士大夫的時候,不能因小失大,也就息了殺他的心思。

此後,李貫夾著尾巴,勤勤懇懇地在翰林院工作,載入史冊的應該就是跟著解縉修撰《永樂大典icon》。

俗話說“在其位謀其政”,李貫既然是建文帝的近臣,就該為其排憂解難。而他四年裡竟然沒有上過一道奏摺,任誰聽了都會大為惱火。

好在朱棣還是個愛才之人,沒有一時衝動就把他殺了,留下他配合解縉一起編纂《永樂大典》,總算在歷史長河裡還留下些許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惜,成也解縉敗也解縉,終因受了牽連,被朱棣關進大獄,十年之後病死在獄中。臨死前,他頗為感嘆:見到王艮,該如何面對?

雖然李貫多苟活了十幾年,但在氣節方面,卻遠遠輸給了王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