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王成》

王成,山東平原縣人,世家大族之後。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到了王成這一代,已經不行了。王成家裡有三間破瓦房,屋裡面空空蕩蕩,只有一個燻得漆黑的破鍋臺,和幾把破椅子,一張爛桌子。牆角的米缸經常見底,旁邊的罐子裡醃著幾塊黑乎乎的鹹蘿蔔乾。

聊齋故事:《王成》

王成有個優秀的爺爺,還有一個同樣出色的敗家子老爹。想當年,王成的爺爺王柬之是平原縣首富,家裡良田千頃,騾馬成群,深宅大院。到他爹那就是個浪蕩公子,平時就是吃喝嫖賭抽大煙,啥都不會幹。老爺爺去世後,他爹成功地把家產敗得乾乾淨淨,就剩下幾間瓦房,三畝薄田,然後滿意地駕鶴西遊。到了王成這一輩,名義上說是富二代,實際和老貧農差不多。

這個王成繼承了公子哥老爹的特長,就是特別懶,每天都睡到半上午才起來。整日裡無所事事,就靠老爹神操作剩下的三畝薄田過日子。不過王成也不是一無是處,這個人有著山東漢子一貫的耿直善良。

這一天,王成又睡到日上三竿日頭紅才起床。起床後沒事幹,就到村南頭一個有錢人家廢棄的花園裡轉悠。

他在草叢裡轉了一圈,忽然在地上撿了一個金釵,金釵上刻著四個小字:儀賓府造。他一看笑了,這字很熟悉,那是他爺爺那輩闊氣時的府號,他家裡所有東西都要寫這四個字。

這時,一個老婦人著急忙慌走過來,問他有沒有撿到一個金釵,並說了上面的字和樣式花紋。王成是個實在人,雖然家貧,但無義之財不可得的祖訓還是銘記,他立即把金釵還給老人。

老婦人大喜,並且盛讚王成是個好人。並說:“釵值幾何,先夫之遺澤也。”,王成問:“夫君是誰?”,老人說:“故儀賓王柬之。”,王成大驚說:“那是我爺爺,何以相遇。”,老人也吃驚地說:“你就是王柬之的孫子嗎?我是狐仙,百年前和你祖父情深意重。君祖父死後,我入山修道。偶爾過此,遺失金釵,正好到你手,這不是天數嗎?”,王成也聽說過爺爺有狐妻,因此深信其言,就邀她還家。

狐仙老奶奶和王成回到家裡,王成喊妻子李氏出拜奶奶。只見他老婆身穿破衣,餓得面黃肌瘦,出來見禮。老太婆驚歎道:“噫,王柬之的孫子如此貧窮嗎!”,進屋一看,四壁空空,缸中無糧,嘆道:“家計如此,何以度日?”,李氏細講家中貧狀,嗚咽哭泣,並抱怨說當初嫁給王成,圖他富貴,不意後來如此貧窮,而且王成又懶不幹活,如果不是有孩子,早離婚八百回了(此處省略五百字)。

老人安慰李氏,拿出金釵交給李氏說:“孫媳勿憂,拿這個去換米麵,過三天我再來。”,說罷轉身就走,王成挽留,老人說:“你妻子還不能養活,我在,仰屋而居,有何裨益?”,言罷而去。

王成給老婆講了這個狐仙奶奶的故事,李氏大驚,心中害怕。王成勸她說是個好人,要以婆婆之禮待她。

三天後,老人復來,拿出幾兩銀子,買來米麵各一石。晚上和李氏住在一起,李氏原來很害怕,後來看老人和藹可親,慢慢也不怕了。

聊齋故事:《王成》

住了幾天,老太婆看王成太懶,不上道。就對他說:“孩子,你不能懶惰,勤儉才能興家。你要幹個營生,這坐吃山空,哪能長久?”,王成說沒錢做本。老人說:“當初我在你爺爺家,金滿籠,銀滿箱,讓我隨便拿。我覺得方外修煉之人,要錢沒有,未嘗多拿,只積了花粉之金四十兩,至今猶存。我要它沒用,你全部拿去買葛布,即刻運到北京,可賺一些錢。”。

王成聽話,到市場買了葛布五十多匹。老人計算日程,大概六七天可到北京,老人說:“宜勤勿懶,宜急勿緩,遲到一日,悔之已晚。”,王成答應了,立即出發去北京。

走到半路,天降大雨。王成一看人們在路上行走艱難,淋得像水母雞,於是懶病就犯了,在路邊店裡住下來。第二天又下雨,王成直接在店裡睡一天。到第三天天晴才走。

王成一路來到北京郊縣,一打聽葛布價格昂貴,心中大喜。王成進了北京,住到旅店,一問旅店老闆,老闆一拍大胯說:“兄弟,你來晚了。”,原來,南道初通,貝勒府收購葛布甚急,價錢是平常三倍,前一天方購足。也就是說,王成在旅店耽誤兩天,正好錯過。

王成聽了很失望,店老闆勸他賣掉,王成認為不賺錢,不願賣。結果三天後,南方大批葛布運來,價錢一落千丈。王成實在沒法,就低價賣了,賠銀子十多兩。

一天早晨,王成撿視行囊,準備回家,發現銀錢盡失,驚告旅店主人,主人也毫無辦法。有人勸王成報官,王成說:“這是我命中註定,和主人有啥關係。”,主人聽說了,認為王成是個仁義君子,就贈他銀子五兩,慰之回家。

王成自念無臉見祖母,徘徊內外,進退維谷。忽然看到有人鬥鵪鶉,一賭數千,每買一個鵪鶉,數百錢不止。意忽動,就買了一群鵪鶉回來。旅店主人一看大喜,讓他明天趕緊出售。

到了夜裡,大雨傾盆,第二雨仍不停,滿街滿巷都是流水,街上無行人。王成一看籠中,鵪鶉死了好幾個。連陰雨一直下了好幾天,王成籠中的鵪鶉死了很多,王成很是焦急。再過四五天,王成一看籠中,鵪鶉僅剩下一個,在籠中顧盼自雄,其他鵪鶉都死完了。王成看完,如五雷轟頂,這錢也沒有了,鵪鶉也死完了,他感到萬分失敗,在屋裡痛哭流涕,要懸樑自盡。

主人聽到動靜,趕快來勸慰王成。他一看籠中剩下的鵪鶉,昂首闊步,顧盼自雄。他對王成說:“兄弟,你看這個剩下的鵪鶉,牛逼哄哄不得了,弄不好其餘的鵪鶉都是它鬥死的。你不如拿著鵪鶉到街上相鬥,如果贏了,也得錢不少,可以為生。”,王成一聽有理,就止住悲聲。旅館主人出錢,王成拿著鵪鶉,到街上相鬥。結果屢戰屢勝,沒多久,就贏了銀子二十多兩。

京城有個大親王,酷愛鬥鵪鶉,經常敞開大門,讓民間的鵪鶉入王府相鬥。旅館主人對王成說:“哥們,現在有個發財的機會。不知道你命運如何。我們去大親王府鬥鵪鶉,如果鬥敗就算了,如果贏了,大親王肯定要買。到時候你別答應,看我的臉色,我們去大賺一筆去。”,王成欣然同意,二人就去王府鬥鵪鶉。

聊齋故事:《王成》

他們進了王府,院裡來鬥鵪鶉的摩肩接踵。一會兒大親王來到大殿,左右隨從高喊:有願鬥者上。於是人們魚貫而入。開始相鬥。

第一個人拿出鵪鶉,和親王鵪鶉相鬥。略一騰綽,客人的鵪鶉敗了。親王哈哈大笑,對人們招手說:“都來鬥啊。”,於是人們都拿出鵪鶉,親王的鵪鶉連勝幾十人,親王高興地哈哈大笑,手舞足蹈。

到了王成,他拿出鵪鶉,放進盆裡。親王一看,點頭說道:”眼有怒睛,爪喙如鐵,好鵪鶉,不可輕敵。”,命人拿出小鐵嘴來鬥,結果二鳥相鬥,剛鬥兩嘴,小鐵嘴落荒而逃,王成的鵪鶉贏了。親王煩了,命人拿出大將軍來鬥,結果十來個回合之後,王成的鵪鶉撲翅進擊,鐵喙如風,把親王的大將軍鵪鶉叨的滿頭是血,當場死在盆中。

親王大怒,命人拿出宮中的白玉鵪鶉來鬥。王成一看怕了,跪地求饒不願鬥了。親王呵呵笑著說:“不要緊,就是你鬥敗了,我也重重有賞。”,王成無法,只有放鵪鶉來鬥。

那宮中鵪鶉,羽毛雪白,長腿如鷺,氣勢兇猛,神駿不凡,見了王成鵪鶉,飛奔而來,王成的鵪鶉伏如怒雞而待之。

二鳥相鬥,撲翅爪擊,揮喙相啄,戰成一團,圍觀之人上百,紛紛叫好。

鬥了一會兒,宮中玉鵪漸漸懈怠,王成鵪鶉則越鬥越怒,越鬥越急。一會兒,盆中雪毛摧落,血濺盆中,玉鵪垂羽而逃。周圍看的人紛紛喝彩,歎羨不止。

親王索取王成鵪鶉,親自手把,從喙到爪,審視幾遍。問王成說:“鵪鶉賣嗎?”,王成說:“小人無恆產,與它相依為命,不願賣。”,親王說“賜爾重值,中人之產可致,你願賣嗎?”,王成俯首良久說:“本不樂意,既然大王愛好之,使小人得衣食,我願意賣。”。王問價錢幾何,王成說千金。

親王一聽。哈哈大笑說:“痴男子,是啥珍寶能值千金。”,王成說:“大王不以為寶,在小人看來,連城玉璧也不過如此。”,王問為何,王成說:“小人把向市中,日得數金,買米買面,一家十餘口衣食無憂,啥寶有如此之功。”,親王說:“我不虧你,給你二百兩。”,王成搖頭,王又加錢,直至五百兩。王成心動,看旅店主人,那人神色不動。

王成說:“承大王命,願減一百兩。”,親王說:“算了,誰會九百兩買個鵪鶉。”,王成裝起鵪鶉欲走。親王在後高呼:“實給六百兩,願賣就賣,不願賣拉倒。”,王成看著旅館主人,那人依然神色不動,王成心願盈溢,怕失了機會,就說:“我賣了。”,親王大喜,立即稱銀子給王成,王成謝恩而出。

聊齋故事:《王成》

出門後,旅館主人抱怨說:“你太著急賣了,再勒一把,八百兩手到擒來。”,二人回到旅館,王成把銀子扔到桌子上,讓旅館主人自己拿。主人不拿,王成再三相讓,於是主人按店錢飯錢取了銀子。

王成治裝回家,拿出銀子,交給老奶奶。老人讓他置田三百畝,蓋屋起樓,居然如同世家。

老人每天早起,督促王成起床農耕,讓李氏織布。二人稍惰,老人大聲呵斥。夫妻相安,不敢稍有怨言。

三年後,王成家中大富,雄冠平原縣,恢復了爺爺那輩的榮光。一天老人要辭去,夫妻二人痛哭挽留,老人只好作罷。第二天,王成去問候奶奶,老人家已是人去屋空,杳如黃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