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金朝(

1115

——

1234

年)是女真族在中國北方建立的政權,在中國歷史上,金朝具有前承唐、遼、北宋,後啟元、明、清的重要歷史地位。

世宗大定至章宗明昌年間,金朝國勢達到了全盛階段,科舉制度漸趨完善,科舉取士範圍擴大,取士數量大幅度增加。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科舉制度作為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初創於隋朝,正式確立在唐朝。科舉制度的實施使我國古代的選官取材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它不僅為以漢族為核心的王朝培養了大量的精英分子,而且也為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輸送了大批興國安邦的治世之才。

金章宗明昌年間(

1190

1196

年)的進士群體最具代表性,多數活躍在金代後期的歷史舞臺,在金代政壇、文壇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響了金朝歷史的發展。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明昌進士產生於

“明昌盛世”的歷史背景之下,是金代中、晚期知識文化深厚的群體,他們是金朝社會發展和文化繁榮的助推器

金朝科舉制度在承襲唐、遼、北宋科舉制度的基礎上,首創女真進士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多民族國家政權的特點。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一、金初至明昌年間科舉制度的沿革

金朝興起於東北白山黑水之間,

“初無文物”。金朝科舉制度從反遼伐宋,熙宗海陵的封建化改革,直至大定明昌年間經歷了草創、建立、發展的三個階段。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1、

太宗時期的萌芽:科舉制度的草創

金朝自反遼之初便招徠優秀的遼地漢士。早在太祖阿骨打起兵初期,便開始招徠遼地人才,求賢若渴的女真統治者始終追逐文人名士為己所用。隨著軍事上的勝利和佔領區的擴大,直接地接觸到遼朝的科舉制度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天會元年(

1123

)十一月,金軍平定張覺之亂。為了穩定在平州(今河北省盧龍縣)的統治,招徠人才,這是關於金朝科舉最早的記載。

天會五年(

1127

),金滅北宋,太宗為吸納漢族士人投效金朝,從而穩定中原地區的統治,知樞密院事劉彥宗在真定安國寺取“七十二賢榜”,劉彥宗主持的選舉雖具有隨意性和強制性,但卻標誌金朝科舉從原遼地移至北宋境內。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天會六年(

1128

)正月,劉彥宗又在燕京竹林寺再度開科取士,該榜獲取了大量的人才,可見,燕京竹林寺科舉首次踐行了太宗所提出的“南北選”,金初“北選詞賦,南選經義”有著一定的歷史傳承性。

金初入中原後多承襲金宋舊制,科舉制度亦是

“因俗而治”,北宋科舉以詩賦、經義為主要應試科目,金朝南選承襲北宋經義科;遼朝科舉則偏重詞賦,金朝北選承襲遼詞賦科。“南北選”是金朝科舉發展的一次重大實踐。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天會十年(

1132

),金朝逐步確立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在境內確立了鄉、府、省三級考試製度。都元帥完顏宗翰在白水泊取士,宗翰所開科舉雖有歧視中原士人之意,受到廣大士人的詬病,但其不拘一格、除舊佈新的科舉

形式依然

有其積極意義。

從天會年間所考證出的

平州

、真定安國寺、燕京竹林寺、蔚州、白水泊這五次科舉情況來看,天會年間科舉具備如下特徵:從年限上看,並無固定年限,不具穩定性;從開科取士的主體來看,金太宗雖曾下詔

“南北選”,但並沒有親自開科取士,開科取士僅在某個區域內進行,實施的主體多為總鎮一方的軍政大員。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從應試科目來看,這一時期的科舉取士並沒有固定科目,考試內容完全由開科者自定,隨意性較強。因此,天會年間科舉雖然獲取了大量的人才,但就其科舉制度本身來說僅處於萌芽狀態。

2、

熙宗、海陵時期:科舉制度的建立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天會十四年(

1136

),金熙宗即位,大力推行漢化改革。科舉制度逐步確立,天眷元年(

1138

)五月,科舉制度正式確立。天會十五年(

1137

),偽齊政權被廢后,金朝直接控制河南、陝西地區。天眷三年(

1140

),南選空間遭壓縮,北選範圍隨之擴大。

熙宗天眷、皇統年間,在天眷二年(

1139

)、天眷三年(

1140

)、皇統二年(

1142

)、皇統五年(

1145

)、皇統六年(

1146

)、皇統九年(

1149

)陸續開科取士。可見,天眷、皇統年間的科舉尚無固定時間,依然不盡完善。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皇統九年(

1149

),完顏亮弒熙宗篡位,改元天德,完顏亮即海陵王。海陵王繼續推行熙宗的漢化改革,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天德二年(

1150

),較天會年間增加殿試一級考試,金朝科舉由三級升為四級考試;天德三年(

1151

),取

士科目

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貞元元年(

1153

),科舉有了明確的法律、法規。正隆元年(

1156

),正式確定科舉應試的時限,對應試內容均做出了明確地規定。

金朝科舉制度的建立,經歷了熙宗天眷元年的正式確立,到海陵年間的數次改革,形成了較為成熟地科舉制度。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3、

大定、明昌完備:科舉制度的發展

正隆六年(

1161

),海陵王南侵失敗,東京留守完顏雍即皇帝位,匡正海陵王窮兵黷武的對宋政策,對內大力發展經濟文化,文教科舉亦隨之博興,金朝科舉在此背景下得到較大地發展。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章宗明昌年間,據《金史》統計,共有明昌二年(

1191

)、明昌五年(

1194

)兩次科舉取士。與明昌政情類似,科舉制度的發展規模空前。

二、女真科舉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金朝作為女真族為統治民族的王朝,其政治體制具有本民族的特色,擇官選賢必然會存有

“女真本位”思想,保留女真族傳統文化亦是金朝統治階層共同的追求,女真科舉制度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和發展。

1、

女真科舉制度的產生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女真科舉制度作為金朝特有的一項選舉制度,前代並無過多的參考模式,再加上金初女真人剛剛脫胎於原始社會,女真進士科的產生不可能像科舉在短時間內確立,其產生經歷了一定的過程。

女真進士科的建立,既有其歷史因素,又有現實需求。金朝建國後不久,太祖命希尹撰本國字,備制度。女真大小字的創立為女真進士科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條件。女真進士科的建立又與當時社會政治形勢的發展和需要密切相關,是女真科舉制度建立的重要社會政治背景。此外,金世宗面對女真族急劇的漢化趨勢,一心要恢復女真民族的固有文化,以挽救女真人漢化過深。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大定四年(

1164

),培養女真人自幼開始接觸女真文,大力推廣女真學。大定六年(

1166

),女真科舉應試內容教材陸續確定。大定九年(

1169

),命溫迪罕締達教以古書,作詩、策為女真科舉取士最終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樞密使完顏思敬首次提議,“女直人可依漢人以文理選試”,為女真進士科取士起到重要地推動作用。

經過大定前期充分的準備,女真進士科取士呼之欲出,大定十一年(

1171

),明確了女真進士應試科目、應試地點、應試年限等內容,女真科舉制度正式確立。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2、

女真科舉制度的發展

大定十二年(

1172

),世宗在國子學進行選拔,為次年正式開科取士做出了充分的準備。大定十三年(

1173

),由完顏蒲捏、李晏在憫忠寺主持的考試,成為女真進士科的首次開科取士。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大定十六年(

1176

),為了照顧女真宗室、重臣子嗣,“命皇家兩從以上親及宰相子,直赴御試。皇家袒免以上親及執政官之子,直赴會試”,這一舉措為皇室宗親以及達官顯貴子弟科舉及第提供了捷徑。

大定二十年(

1180

),隨著女真科舉制度的發展,科舉取士漸趨完備,女真科舉制度逐步規範化。針對女真進士科目固定化的傾向,世宗詔諭宰執,將試論加入到應試科目中,並逐步轉向經義。大定年間,女真進士科共有

4

次科舉取士。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大定二十九年(

1189

),章宗即位後便對女真進士科進行調整,章宗則採取靈活的政策,女真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明昌元年(

1190

為了吸納更多女真進士加入金政權,章宗再度調整科舉應試人員,保持了女真策論科的相對獨立性,是保持女真本民族特色,防止女真人漢化的重要舉措,擴大了直接參加御試的範圍。

這些措施均促進了女真科舉制度的發展。明昌年間,面對女真族社會逐步漢化的趨勢,章宗效仿其祖父世宗繼續推行保持女真舊俗的政策,明昌五年(

1194

),“定策論進士及承蔭人試弓箭格”。以求保持女真能騎善射之舊俗。章宗明昌年間針對女真進士科的調整,使女真科舉制度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金朝科舉中的曇花一現:明昌科舉,為金朝輸送了多少人才?

但縱觀金朝科舉取士的歷史,制舉科僅在設立之初受到重視,此後逐步受到冷淡,

自章宗行制舉以來,舉人得賜功名,以明昌間居多,甚至一年數次。此後制舉次數明顯減少,泰和間僅見六年一次,該科取士主要集中於明昌年間。金朝進士科目依其重要性,以漢人詞賦經義科、女真策論科為重。制舉宏詞科、恩賜進士居於輔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