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3歲當秀才,文能掌印武能當將,花12年苦追女神卻未能白頭

歲月流逝,美人遲暮,但是愛人的心卻沒有變。為了達到“女神”提出的三個交往條件,他刻苦奮鬥多年,甚至為了她出國留學。終於,他用12年的時間追到了自己的女神,並步入婚姻殿堂。可最終兩人卻沒能攜手到白頭,他因為在一場事變中跳窗逃遁被射殺,享年47歲。

他13歲當秀才,文能掌印武能當將,花12年苦追女神卻未能白頭

這名勇敢追愛的男子名叫邵元衝,是民國時期的一名奇才、怪才。因為出生於清朝末年,所以思想中帶有一點迂腐,可是在海外留學之後,他的保守中又充滿著積極。

邵元衝出生於公元1890年,13歲那年便中了秀才,是位不折不扣的青年才俊。後來科舉制度被廢除,16歲的邵元衝又考入了浙江高等學堂,20歲時便考取了法官擔任江蘇省鎮江地方審判庭的庭長。

年紀輕輕便成了一方審判庭的庭長,邵元衝可謂是年少有為。22歲那年,他遇到了當時的才女張默君,他被張默君的才華所吸引,並對她一見傾心,但那時的張默君因為之前一段不成功的戀情備受打擊,產生了終身不嫁的想法。

張默君比邵元衝大了6歲,而且成名時間更早,名氣更大。在她眼中,邵元衝只不過是一個年輕幼稚的小弟弟,根本不會成為自己的伴侶。

但有句老話叫“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愛情給了邵元衝非常大的力量,即使他覺得兩人之間隔著一條“鴻溝”,他也要不斷把這條鴻溝填滿,讓兩人之間的差距縮小。

所以後來張默君向他提出了三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條件後,他才會默默奮鬥,達到了這三個條件後,才向張默君求婚。

張默君出生於湖南湘鄉,當地是有名的名門望族。她的父親張伯純曾經也是一名舉人,曾在清朝末年協助中國權督辦兩江學務。張默君的母親也是一名才女,能詩善文,博古通今。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薰陶下,張默君從小便體現出了過人的才華,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他們家的思想都非常開明,其他女孩還在裹腳,他們家就已經不讓女孩裹腳了。

他13歲當秀才,文能掌印武能當將,花12年苦追女神卻未能白頭

而且還在父親的薰陶下,張默君很早就已經走上了革命之路,在上學期間便加入了同盟會,大力推進女權運動。在蘇州光復後,她還擔任了大漢報的主筆。

這樣一名優秀的女性,無論放在哪個年代,都不會缺乏追求者。但有思想的女性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張默君也是如此。

遇到邵元衝之前,張默君其實曾經有過心動物件,就是她的戰友蔣作賓。蔣作賓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將才,相貌英俊,張默君對他可謂是一見傾心。但是她的愛沒有得到迴應,蔣作賓覺得張默君只有才沒有貌,不是自己喜歡的那個人。

蔣作賓沒有向張默君表明態度,張默君便以為蔣作賓也喜歡自己。後來她將蔣作賓帶回家,打算介紹給自己的父母,並且當場向他表白。可出人意料的是,蔣作賓來到了張家,卻沒有像張默君表白,而是向她的妹妹表達了好感。

蔣作賓儀表堂堂,而且還是一名有志之士,對於張家而言,這也算是一門不錯的親事。反正嫁哪個女兒都一樣,張默君的母親便當場應允了這門親事。

自己喜歡的男人突然變成了自己的妹夫,這可大大出乎張默君的意料。這件事對張默君造成的打擊不可謂不深,從此之後張默君緊閉心門,並且發誓終身不嫁。

邵元衝早就對張默君動了心思,聽說蔣作賓拒絕了張默君,邵元衝突然感覺自己有機會了,便趁機向張默君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但是在張默君心中,邵元沖年少有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他的年齡太小了,在自己眼中他就是一個大男孩而已,完全不能跟蔣作賓相提並論。

如果說張默君對邵元衝有什麼想法,可能也只是“學霸”之間的相互欣賞,兩人的情感僅限於學術層面的交流。想要兩個人走到一起,基本不太可能。

可是邵元衝對張默君用情至深,即使屢遭拒絕,他也不厭其煩地向其訴說衷腸。後來張默君被他搞煩了,就想出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條件。

張默君告訴邵元衝,想要娶我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文要掌印,武要將官,並且一定要留過學。

在那個年代,這三個條件能滿足一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基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果是其他人聽到這個要求,肯定早就乖乖放棄了。

可是在邵元衝看來,這只是女神對自己釋放的訊號,是自己能夠和女神交往的“視窗”,他告訴張默君,自己一定會完成這三個條件。

為了追到女神,邵元衝開始奮發圖強。他東渡日本留學,完成了“海歸派”的要求。回國後,他又擔任了上海民國新聞總編輯,後來又出任中華革命軍少將司令官。這次張默君提的三個要求,他基本都已經完成。

在他完成張默君提出的這些要求期間,他也沒有放棄和張默君聯絡,6年的時間裡,他給張默君寫了2000多封信,每一封都表達了自己的用情至深。

邵元衝向張默君表明心意之時,張默君已經28歲了,轉眼前幾年過去,張默君已經年過30。雖然自己年輕有衝勁,可以一點一點地去完成張默君的要求。但他怕張默君等不及,於是就寫信試探張默君。

他在信中向張默君說明,幾個條件中前兩個自己已經完成,留學這一條能不能先結婚之後自己再去完成?

這些本來就是張默君為了拒絕邵元衝才提出的條件,現在怎麼可能輕易改變?看到這封信之後,她立馬錶示拒絕,並以“不履行約定”為名交,想跟邵元衝絕交。

這可把邵元衝急壞了,本來愛而不得就讓他小心翼翼,如今女神竟然要跟自己絕交,這怎麼可以?既然女神不願意,那自己就先完成這三個條件再求婚。

後來他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遊學,又在海外視察了幾年工作,遊厲了美英法等國家,還去德國遊學過。

他13歲當秀才,文能掌印武能當將,花12年苦追女神卻未能白頭

在遊學的這7年時間裡,邵元衝再也沒敢給張默君寫過信,生怕自己一句話說不好,惹得張默君不高興,將自己拒之門外。

可是一直沒有得到張默君的迴應,邵元衝也非常著急。後來他的好友黃季陸給他支了一招,讓他把創作的新書寄給張默君,試探一下她是什麼態度。如果她不回信,就說明兩人之間沒有了任何可能,如果她回信,就說明她對你還是有一點心意的。

懷著忐忑之心,邵元衝把自己的新書和等了許久的信全部寄給了張默君。收到邵元衝的來信,張默君也動搖了。

一個人苦苦追求自己12年,把他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條件全部都完成了,還對自己如此死心塌地,即使這個人擁有鐵石心腸,肯定也會被感化了,更何況張默君也不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

在她看到邵元衝的來信之後,她也被這個比自己小了6歲的男子打動了。她給邵元衝回了一封信,裡面還寫了一首詩:

放眼蒼茫萬劫餘,八年得一故人書。

天荒地老傷心語,忍死須臾儻為予。

收到張默君的來信,邵元衝也明白了張默君的心意。他欣喜若狂,趕緊拿出紙筆給張默君回信,一口氣寫了6首詩。

至此,邵元衝12年的努力終於有了迴應,和女神在一起的夢想也終於要成真了,這一刻所有的心意似乎都得到了回報,讓他感覺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

終於獲得了女神的迴應,邵元衝整天沉浸在喜悅當中,對待工作也沒有那麼上心了。他擔任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政治部主任期間,對軍校內的各項工作都不是很上心,學校的師生對他都非常不滿意,強烈要求將他撤職。

邵元衝滿心都是張默君,因為工作纏身,導致自己不能和女神朝夕相伴,他內心不知道有多希望能撤去這些職務,好全身心的去籌辦自己的婚禮。

1924年,邵元沖和張默君在上海靜安寺路的滄州飯店舉行了婚禮。

他13歲當秀才,文能掌印武能當將,花12年苦追女神卻未能白頭

在婚禮前一天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張默君在朋友的陪同下去飯店看佈置情況,結果碰到了一名服務員,這名服務員的話讓張默君差點流下眼淚。

張默君雖然是有名的才女,但她樣貌一般,不能算是美女。舉行婚禮時,她已經41歲了。服務員看到她時,時間竟以為她是新娘的母親,便恭敬地問道:老太太,小姐明天什麼時候到?

聽到服務員的話,張默君內心五味雜陳,她突然感慨,原來自己已經這麼老了,如果再不結婚可就沒有機會了。

和邵元衝結婚後,張默君生下了一兒一女,一家4口過上了幸福圓滿的生活。但是這對有情人卻沒有能夠白頭偕老,邵元衝47歲時,遇到了西安事變。

當時邵元衝被困在房間裡,他們離不開別人也進不來,邵元衝有些沉不住氣了,就想從招待所跳窗逃離。結果在跳窗的過程中被憲兵開槍擊中,最後不治身亡。

張默君聽聞丈夫去世的訊息,也悲痛欲絕,她不想再理這些凡塵俗世,帶著孩子回到了鄉下,過起來了隱居生活。

邵元沖和張默君之間愛情讓人羨慕,邵元衝對張默君的執著和痴情,也讓人為之動容。喜歡一個人,堅定不移,縱使中間有諸多難題,也願意為了自己心愛的人去掃除這些障礙。

你願意嫁將軍,我就投筆從戎當將軍。你想要嫁留學生,我就漂洋過海為你留學,拿到異國文憑。為了你,我願意傾盡所有,只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邵元衝能夠讓一個原本已經對愛情死心,沒有結婚慾望的人,重新敞開心扉,是因為他對張默君的這一份偏愛。其實在愛情當中,每一個女孩子都渴望得到這樣一份“偏愛”。

這份偏愛就是萬千人當中我一眼就看中了你,無論身邊的人多麼優秀,無論身邊有多少人向自己丟擲橄欖枝,但我只鍾情於你。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你開心,只是為了向你靠近。

邵元衝確定了自己的心意之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向張默君靠近。為了讓心愛的女孩兒接受自己,哪怕對方提出了過分的要求,自己有些生氣,但是卻默默地消化,並且為了這個方向而努力。

在愛情中,這樣的一份偏愛會讓人更有安全感。即使不用多說什麼,她也能夠感受到你對他和對別人是不一樣的。

他13歲當秀才,文能掌印武能當將,花12年苦追女神卻未能白頭

因為愛是可以區分的,在他的心中,你和其他人自然是要區分開來的。因為愛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對自己喜歡的人自然要更加偏向於一些,什麼時候能讓一個人感受出來你對他有愛慕之心,可能就是你對他做出一些偏愛的舉動。

邵元衝對張默君就是多了這一份偏愛,所以才走到一起。只可惜造化弄人,邵元衝花了12年的時間,終於和自己心愛的女生走到了一起,可他們的婚後生活才過了十年多,便因為他的離世而結束。張默君也因為傷心從此隱居老家,不再過問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