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為何逼迫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阿巴亥殉葬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八月初七病危決定由清河湯池回京(瀋陽),他乘船順流而下並派人先行一步令大妃阿巴亥前往中途接應,二人會於渾河,又前行至艾家堡附近去世,時年六十八歲。

這段記錄的問題在於:

①當時的記錄《滿洲實錄》與《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記錄相仿,連時間錯處也相同,這些記錄與《滿文老檔》卻不符,前者說“至十三日”後在《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中改為八月初七。

可《滿文老檔》卻說

二日

於清河發文告

喪事簡辦

,三日與清河發文告不宜重稅,於四日竟然還不忘攥拔低階武官,那麼為何初七日才決定動身呢?

《清高帝實錄》於乾隆年間才告完成,對比來說這本史料的美化程度應該高一些,否則二日知死又何來七日病危呢?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當時記錄改動的結果。

皇太極為何逼迫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阿巴亥殉葬努爾哈赤?

皇太極聲稱努爾哈赤死前說過:“

俟吾終,必令殉之。

”所以逼迫大妃阿巴亥自盡,阿巴亥開始不肯,後來又說:(這段是多爾袞、乾隆改的)我侍奉大汗26年,我也不忍離開大汗,所以同意從死殉葬,多爾袞和多鐸年紀尚小,你們要好生照顧,後自盡。(一說皇太極遣人弓弦勒斃)

史料中記錄:阿巴亥年輕漂亮,但是嫉妒心較強,每次因為瑣事引起努爾哈赤不悅,總是巧言機變逃避懲罰,但英明如努爾哈赤,總是識破阿巴亥的詭計和謊言,把她治得妥妥帖帖。(這段是皇太極、順治改的)

如果留下阿巴亥,努爾哈赤恐怕她會禍國殃民,所以留下遺命,一定要讓阿巴亥殉葬。

這段資料改來改去,因罪殉葬(皇太極)→自願殉葬(多爾袞)→因罪殉葬(順治帝)→自願殉葬(乾隆帝)

皇太極為何逼迫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阿巴亥殉葬努爾哈赤?

關鍵是阿巴亥殉葬這句話是什麼時候說的?

①如果是以前努爾哈赤和阿巴亥二人分居的時候說的,那麼一定是氣話,因為後來阿巴亥再受榮寵,二人和好如初,阿巴亥還是妥妥的大妃位子,那麼這句話應該不作數。

②如果是臨死的時候說的,那麼臨死前阿敏被派去為努爾哈赤祈福消病,

最終只有阿巴亥在畔

(《滿洲實錄》),皇太極又是如何知曉這句話的呢?

《滿文老檔》的記錄比較詳細甚至稍顯駁雜,但就是這樣一部重要史料卻將努爾哈赤死後幾天精簡掉了。

有的朋友會說,朝鮮的私人筆記不可信,我覺得不能這麼講,朝鮮方面的史料對中國明清史還是有一定補充作用的,不能盡信但也不能說全無作用。

“只有朝鮮史料才這麼講過······”問題是,這種事連《滿文老檔》都刪減了,其他文字會留下證據麼?肯定不會,所以當時的後金沒有相關資料很正常,有了才奇怪,不能說沒有資料記錄的事就全是假的。

皇太極為何逼迫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阿巴亥殉葬努爾哈赤?

疑點如下:

①做為大妃的阿巴亥,類似皇后的存在,沒有殉葬的先例,包括明朝也不會說皇帝死掉,皇后殉葬的。

②尚有幼子,殉葬條件也不成立。

③為什麼多爾袞說皇太極是“奪立”,他的確位高權重,但是能對所有人說這句話,證明所謂“奪立”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④努爾哈赤去世前一段時間,自己麾下的正黃旗給了多鐸,阿濟格與多爾袞共掌鑲黃旗(皇太極掌權後白旗整旗抬旗,原兩黃旗定兩白旗,把阿濟格撇出旗主序列,然後後多爾袞與多鐸換旗為正白),偏心程度“令人髮指”,因為努爾哈赤還有幾個親兒子都有軍功,但未掌一旗。當然,我們不排除阿巴亥受寵的原因。

⑤德因澤殉葬有殺人滅口的嫌疑,利用她告密徹底扳倒了代善,暫時扳倒了阿巴亥,最後卻也是殉葬。

⑥努爾哈赤死前有極其充足的時間留下遺言甚至遺詔,但後金史料上隻字不提。

“九王(多爾袞)當立,而年幼,汝攝位後,可傳位九王也。”

按劇情發展合理性來講,這句話更為合適,努爾哈赤瀕死之際,不找來一大堆兒子交代後事,反而把大妃阿巴亥單獨找去,這本身就不合常理,雖然以前曾經說過八王共治,但最終還是希望多爾袞繼位,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綜上皇太極說的是以前努爾哈赤說······就是說本次並沒有下達這種命令

,確實沒有證據說明努爾哈赤有讓阿巴亥殉葬的證據,而且還有可能傳位多爾袞。

皇太極為何逼迫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阿巴亥殉葬努爾哈赤?

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

代善因生活作風問題、住宅和虐待子嗣問題,前途早已徹底涼涼。

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他沒有任何機會繼承汗位,怎麼打都是被群毆的局面。

莽古爾泰有弒母這種人神共憤的惡行,怎樣都輪不到他。

皇太極努爾哈赤第三位大妃的兒子,根正苗紅,雖然根子不如代善正,但前文講過代善涼涼的問題,況且代善是以仁厚著稱,而皇太極則以果敢狠辣著稱(雖然擅長邀買人心,但基本都怕他)。

按努爾哈赤以前曾經過的八王議政原則,無論如何都是皇太極繼位更為合適,事實上也是代善聽從兒子的建議,首發支援皇太極的,皇太極是被推舉上去的,並非奪位,這點毋庸置疑,而且就當時而言,即便多爾袞繼位,代善輔佐政權也會極不穩定,不服的人太多。

皇太極為何逼迫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阿巴亥殉葬努爾哈赤?

只有皇太極繼位大汗才是最合適,這點沒有什麼問題,那他又為什麼把努爾哈赤死後的資料抹除乾淨呢?為什麼在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逼死阿巴亥呢?

皇太極猝死後勤政殿上發生的一幕:

多鐸:“你(多爾袞)如果不答應,應當立我。

我的名字在太祖遺詔!

這證明太祖遺詔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要隱瞞內容?無論怎麼解釋都不可能解釋得通。

多爾袞:“豪格的名字也在太祖遺詔。”

綜合以上資料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太祖遺詔真實存在但是出於某種原因只有幾位掌旗皇子和阿敏知道,但其中並沒有說明要大妃阿巴亥殉葬,因為皇太極說的是太祖曾經說過,而不是遺詔寫明阿巴亥殉葬。

到底說沒說過,什麼時候說的不需要解釋,皇太極當時的號召力無人能及,大家也都擁護他,所以這句話說了多久作不作數並不重要,只要阿巴亥殉葬就可以了。

看到這裡,我們知道阿巴亥沒有殉葬的道理,努爾哈赤也沒有這樣的命令。

皇太極為何逼迫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阿巴亥殉葬努爾哈赤?

為什麼處心積慮的除掉阿巴亥呢?

原因很簡單,按女真傳統,努爾哈赤死後,阿巴亥要嫁給代善,代善的硬實力達到所有八旗部隊規模的一半,而且阿巴亥幾個兒子所掌管的是八旗最精銳的正黃旗和鑲黃旗。

如果大妃阿巴亥不那麼著急向代善表達心意,那麼一切都將按正常軌道執行,代善將會是毫無爭議的大汗,但是後來因為德因澤的告密,不但代善、阿巴亥統統倒黴,還給皇太極買了個好,代善更是因此徹底失去了繼統的權利。

可惜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無論努爾哈赤是否說過殉葬問題,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阿巴亥不死,按照女真的規矩她就要帶著孩子嫁給代善,那樣的話,皇太極就該顫抖了,代善阿巴亥本來就有過眉來眼去,如果真湊在一起,至少四旗的硬實力他未必能撼動,那麼即便他當上了大汗也地位難保,所以阿巴亥非死不可。

皇太極為何逼迫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阿巴亥殉葬努爾哈赤?

阿巴亥的事不很複雜,除掉她以後:

①有可能努爾哈赤傳位多爾袞,但多爾袞自知無法抗衡皇太極,所以讓賢,遺詔內容所有人也就都不說了,因為大家都是這個意思,多爾袞當時難以服眾,皇太極殺掉阿巴亥這個努爾哈赤死前唯一在其身邊的人以後,這顆地雷徹底被清除。

②皇太極可以分而治之,不必再擔心兩方結盟,多爾袞14,多鐸12都很好控制,再把阿濟格敲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