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造反,究竟是對是錯,後周朝又是怎樣建立的?

郭威造反,究竟是對是錯,後周朝又是怎樣建立的?

前言:

歷史大河滾滾不休,向前執行無人能夠阻擋。古代歷史上封建政權時常變換,大多伴隨著殺戮和血腥。每一次的殘殺,都是對民族的一次傷害。殺戮過後,又會有一段穩定期,民族會有所發展。中華民族就是在這一條起伏蜿蜒的道路上來到如今的。

歷史上,有些改朝換代促進了歷史的發展,有一些則使得歷史出現開倒車的情況。這裡就有一則換朝代的歷史,是促進進步,或者是歷史的倒退,史學家們有所爭論。這就是後周替代後漢。讓我們來回顧這段歷史,從中品味歷史車輪的行進的方向。是倒車了,或者是前進。

郭威造反,究竟是對是錯,後周朝又是怎樣建立的?

帝皇改朝換代或推動或阻礙歷史前進

後漢末年的背景

劉知遠建立後漢朝後,朝中大臣大多啟用當年的幕僚。而這些人當年之所以支援並幫助劉知遠,並非真心實意要去擁護他,而是出於謀取高官厚爵的利益驅使。在劉知遠當上皇帝后,這些大臣要麼對百姓十分兇殘,殺人如麻;要麼十分貪婪,為錢財女人可以滅人全族及其保人、鄰居等。他們各個心懷鬼胎,各不相服。這為後漢留下極大隱患。

郭威造反,究竟是對是錯,後周朝又是怎樣建立的?

後漢末年武將殺人如麻

後漢隱帝劉承佑是位有正義感有抱負的正派青年

劉承佑是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第二個兒子。他從小立有志向,這個志向並非要篡奪他老爹的皇位或替代他大哥劉承訓的位置,而是希望國家能夠強盛,百姓能夠安康。在劉知遠還在後晉朝手下為官時,劉承佑就當上了檢校右僕射。這個官主要職責是檢查其他官員的行為,相當於現代的檢查院長或紀檢主任之類的。

他在任上時,就時常上奏官員貪腐之事。當時他很年青,不到二十歲,但對不正的官員從不手下留情。對於那些欺負百姓的人只要他有權利去處罰,刑罰往往都很重。在他的心裡,要讓國家強大,就需要百姓安康。而不能讓百姓安康的,就是那些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貪官。

因此,劉承佑從小時起就是個有抱負的,有正義感的人。他不是個敗家子,更不是那種為了私利或個人喜好就可以毀滅基業的人。

郭威造反,究竟是對是錯,後周朝又是怎樣建立的?

劉承佑是個有抱負的正派青年

上位後,隱帝要一展抱負

公元948年,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大兒子、太子劉承訓病死(自然病死,非被人加害)。此時劉知遠本來就病得不行,劉承訓死後,他病情加重,也死了。死前,將年輕的劉承佑託付給他那幫兇殘、貪婪的大臣們。

大臣們根本不把上位後的劉承佑放在眼裡,朝議或決策時就當他不存在一樣。劉承佑偶爾要插幾句話,表達他對百姓的維護,就會被眾大臣連聲喝止。此時,為了實現他心中一直的理想,就是讓國家強大,人民安康,劉承佑用計殺死了朝中多數權臣。但有一個在外,且擁有重兵,一時無從下手。這人就是郭威。

郭威當時擁有重兵,屯駐在魏州。陷帝派了名使者,想將郭威誆出軍營殺掉。可惜被郭威識破。於是,郭威找到了藉口,起兵造反了。

這下,隱帝劉承佑心中的夢想可就無法沒有機會實施了,因為這郭威可不是朝中那些草包大臣。

郭威造反,究竟是對是錯,後周朝又是怎樣建立的?

隱帝殺權臣

郭威是怎樣的人?

郭威生於公元904年,比劉承佑大24歲,是個老謀深算的人。他一早就知道,那些朝臣只會在朝堂上吵吵鬧鬧爭權奪利,早晚會被劉承佑弄死。他看人的眼光是準確的,認識到劉承佑不是劉知遠,遲早會對權臣動手。因此,他在沒有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是不離開自己的軍隊的。

劉承佑以為派個使者就能把他調離軍營的保護,也太小看他郭威了。對於劉承佑,郭威早有防備之心。更何況,朝堂上權臣剛剛被清理殺掉,此時皇帝的使者就到了,這不明擺著要他郭威的命是什麼?因此,郭威並不服皇帝調動,仍然呆在軍營裡。

此時劉承佑以郭威不服從聖旨為名,擺免了他所有的官職,並對他在京城的家眷大開殺戒。就這樣,郭威以無道昏君為由,造反了。

公元950年,郭威率兵渡過黃河,向都城汴梁殺來。劉承佑派大軍對抗,自己在一個小山坡,名叫七里坡觀戰。此時郭威圍了上來,隱帝眼看著守不住了,就領著左右人等向西北逃跑,途中被親隨郭允明殺死。郭允明提著劉承佑的頭向郭威請功。結果,後漢被滅亡了。

從這些事蹟上看,郭威是個老謀深算、能識人且有手段的人。在爭奪上,劉承佑遠遠不是郭威的對手。

郭威造反,究竟是對是錯,後周朝又是怎樣建立的?

郭威是個老謀深算的人

立國後,郭威是怎樣治國的

公元951年,郭威廢后漢,建立周朝,史稱後周。

立國後,郭威盡全力革除後漢留下的種種積弊,消滅前朝那些各有異心且貪婪或兇殘的官員,重用有能力且相對清廉的文官。這樣,持續數十年來武官當道阻礙經濟發展國家強盛的情況逐步被清掃。同時,他行事生活都很簡樸,並末奢侈鋪張浪費。對老百姓,他也用仁愛去關懷他們。

同時,他尊重並提倡孔子儒家學說,以儒學治天下。這樣逐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法治體系。

他努力減輕百姓的負擔。對無主田地,放給當時的為數極多的災民,並免其賦稅。採取積極手段發展農業,逐漸穩定了財政,並安撫了民心,從而讓社會暴亂的情況消靜下來,國家的秩序走向良性化、正常化。

在其精心治理下,後周在短期內就顯示出民富國強的太平景象。

郭威造反,究竟是對是錯,後周朝又是怎樣建立的?

在治國上,郭威是個好皇帝

結語:

看了上述事蹟,我們對比兩位皇帝,即隱帝劉承佑及後周開國皇帝郭威,他二人在發展國家、減輕民負、關愛百姓上,有著相同的抱負。郭威當了皇帝后的所作所為,正是劉承佑想做卻做不到的。因此,如果當初隱帝劉承佑不衝動派人去殺郭威,而是同他好好談談國家應該怎樣治理,也許就不會發生郭威叛亂的事,那麼對國家的傷害就能少一點了。

什麼劉承佑實現不了的理想,郭威卻能辦到呢?原因在於郭威有一套真實忠有自己的人馬,能按自己的設想來辦事,而劉承佑沒有。劉承佑沒有忠於自己的班組,原因在於其老爹給他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且當時他年輕,做事缺乏沉穩,沒有郭威那種老練風格,因此刺殺事敗後,最終壯志未酬身先死。

如果沒有郭威選擇,讓劉承佑能穩定朝局,讓他能有機會一展抱負,那麼以劉承佑心中的自小就有的建立強大國家讓百姓安康富裕的理想,後漢朝最終的發展末必會輸給後周。因此,

筆者認為,這兩位皇帝的爭鬥,是個歷史的誤會。如果當時能夠避免,也許從後漢開始,中華民族就能重新進入安康發展的道路,歷史的前進能避免後來的波折,民族會發展得更加強大富裕。

郭威的造反,終結了後漢隱帝的發展國家的理想,也讓當時國家提前結束五代十國紛爭進入穩定發展的希望破滅。另一方面,後周朝實現了劉承佑的理想,民族又走上發展的道路上。因此,

後周取代後漢,到底是對是錯,是推動歷史發展,還是阻礙歷史前進,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這個問題筆者能力有限,不能給出結論,就留給大家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