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政變(二):沙丘之變

在趙武靈王命隕沙丘宮

85

年之後,秦始皇東巡途中也病死在沙丘宮。始皇帝的突然去世點燃了秦朝覆滅的導火索,僅

3

年後,偌大的秦朝滅亡。秦朝濫用民力、法令嚴苛是其覆滅根本,而沙丘之變是導火索。

歷史上的政變(二):沙丘之變

自秦孝公時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奮六世之餘烈,及秦嬴政時期滅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國家。嬴政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即秦始皇。秦朝建立後,秦始皇忙兩件事,一是穩固統治,加強中央集權,二是尋仙煉丹,求長生不老。前者開闢千年封建王朝的先河,後者則深埋禍患。

秦始皇一心求長生不老,煉丹吃藥,在接班人問題上只

“培養”而不“正名”。秦始皇

23

個兒子,留下姓名的不多。長子扶蘇,寬厚仁愛,受儒家和墨家思想影響較大,反對嚴刑酷法,與信奉法家的秦始皇多有政見不同,但扶蘇剛毅勇敢,有政治遠見,因反對坑殺事件被秦始皇外放上郡,以監軍身份協助蒙恬修建長城。蒙氏三代仕秦,家族地位顯赫。蒙恬當時號稱中華第一勇士,率領的三十萬大軍是秦朝最精銳部隊,其弟蒙毅是秦始皇最親近大臣,外出同車,居內侍從,官至上卿。兄弟兩個一文一武,是秦朝權勢最大的門族。上郡帶兵的蒙恬,副將是王離,王翦之孫,秦朝最紅的兩個軍二代軍三代,上郡之兵毫無疑問是最精銳的武裝。秦始皇雖不喜扶蘇多次頂撞反對自己的政策,但對這個兒子還是寄予厚望,在秦朝剛統一時嚴格教化是必要的,而穩定後是需要仁厚愛民的,扶蘇是合適人選。外放扶蘇到權勢最大的家族最精銳的部隊做監軍,是對其錘鍊。幼子胡亥“頑劣”,地主家的小么,難免紈絝子弟。

歷史上的政變(二):沙丘之變

受中央集權思想及其母親醜聞的影響,秦始皇從未立皇后,亦未立太子,死後的皇位繼承權成為鬥爭源頭,而鬥爭的背後,是個人恩怨、政治野心、家族未來、派系角力、事件偶然性的盤根錯節。

歷史上的政變(二):沙丘之變

公元前

210

年,始皇出巡,蒙毅、李斯、趙高、胡亥等隨行,後途中病倒,便派最親近的蒙毅代表自己去禱告山川。可在蒙毅返回之前,秦始皇在沙丘宮永遠閉上眼睛,這時留在始皇身邊的近臣即李斯、趙高、胡亥等,趙高是胡亥的老師,與扶蘇、蒙氏兄弟有仇怨(曾定趙高死罪被赦免),李斯是法家代表,與扶蘇的仁愛治國政見相左。始皇帝遺詔公子扶蘇返回咸陽主持喪禮,意即使之返回繼位,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扶蘇繼位的可能極小,畢竟話語權都在政敵手中。

歷史上的政變(二):沙丘之變

趙高先誘惑胡亥同意政變,後威脅李斯參與陰謀,篡改遺詔,立胡亥為繼承人,矯詔命扶蘇及蒙恬自殺,隱瞞秦始皇死訊,到咸陽後擁立胡亥為帝,史稱沙丘之變。

歷史上的政變(二):沙丘之變

胡亥本是頑劣子弟,在陰謀中繼承大統,隨後開始了血腥的清洗。蒙恬蒙毅兄弟先後蒙冤慘死,皇室成員慘遭血腥屠戮,全國各地陸續爆發反秦起義,秦帝國在胡亥忙著裝鴕鳥,趙高一心清政敵的背景下迅速滅亡。

沙丘之變不僅變更了秦朝的繼承人,也點燃了大秦帝國覆滅的導火索。沙丘之變只有一個疑問,誰是趙高、李斯團伙的軍方支持者?

歷史上的政變(二):沙丘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