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因為不敢嗎?

劉娥於1034年去世。她在彌留之際,用力地扯了扯自己的皇袍,想要掙扎。11年來,她已經習慣了穿著龍袍,接受群臣的膜拜,但臨死前,她對這件龍袍卻是深惡痛絕。

這不是因為身體虛弱,而是因為她的情緒。

坐在皇帝寶座上11年,劉娥手持兵權,穿著皇帝的龍袍,在宋仁宗趙楨的帶領下,從容地迎接著朝拜。她的爵位是最高的,她的身份比皇上還要尊貴,世人見了她的父親都要避著她。

這樣的身份,說明劉娥的權力,已經遠遠超過了皇帝。但是,劉娥在朝十一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想過要做一個武則天。她既然能成為大帝,為什麼不能成為大帝?他是不願意,還是不敢?要想弄明白,首先要弄明白劉娥究竟是何方神聖。宋真宗的三位皇后劉娥,是宋朝的第一位皇帝。

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歌姬、二婚、皇后、太后……所有的標籤,都是她的。她沒有任何背景,也沒有真正的婚姻。史書上說,劉娥是蜀國的孤兒,出生不久,就失去了雙親,不得不在孃家謀生,她很小的時候就嫁給了一個名叫龔梅的銀匠,嫁到了夫家。

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因為不敢嗎?

龔美在家裡做工,劉娥在唱歌,生活還算不錯。但是在劉娥15歲的時候,龔美忽然有了一種想要到大城市去的衝動。兩人一同前往東京。但是,在大城市裡,生活費用過高,生活也很困難。龔美想要活命,就想著將劉娥給出賣。張耆見這位十五歲的小丫頭姿色不錯,就將劉娥買了下來,獻給了趙恆,當時她還是韓王。

趙恆第一次見到劉娥時,眼睛一亮,對她一見鍾情,立刻將她送到了自己的住處,每天晚上都在一起。《涑水記聞》:龔美是個做銀匠的人,娶了一個叫劉氏的女人。後來又窮,又賣了。張耆時受襄王宮之命,向陛下說了幾句話,便被召入了宮中,頗受寵愛。

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因為不敢嗎?

命運這種事,說不清道不明。

劉娥身份未知,趙恆作為王爺,應該對她有所提防才是。但他卻是直接將劉娥帶到了自己的住處,一發不可收拾。宋太宗趙光義憤填膺,一個身份不明的女人,怎麼可能是他金尊玉貴之子的對手?

他呵斥了趙恆幾句,吩咐趙恆馬上將劉娥驅逐出去。趙恆既不敢違抗聖旨,也不忍心看著這位嬌滴滴的美女,想了想,將她留在了張耆的家中。之後,趙恆時常到張耆家中,與劉娥見面。

劉娥這一躲,便是十餘年。

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因為不敢嗎?

這十幾年間,劉娥也沒有閒著,藉助趙恆的資源,她能認字,能讀能讀,能讀會寫,能讀懂古今。她很精明,知道光憑外表,不可能俘獲趙恆的芳心。

趙恆於九百九十七年去世,趙恆即刻將劉娥接到了皇宮。劉娥進了後宮,簡直是走了狗屎運,一步登天,從一個無名的宮女,到四品的美人,修儀,德妃,甚至是皇后。

別的女人當了皇后,不是仗著出身,就是仗著自己的兒子。可劉娥卻沒有,她憑藉著自己,憑藉著對趙恆的魅力,成為了一位女皇。

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因為不敢嗎?

公元1012年,趙恆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決要立柳娥為後。

一些大臣為了阻止皇上,拒絕起草封后的詔書。然而,群臣的抵抗,卻無法阻止趙恆立後的意志。劉娥成為皇后後,不僅負責後宮事務,還幫著趙恆打理政事。

到了晚年,宋真宗神志不清,時常無力,所以軍事上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劉娥說了算。劉娥的遭遇,跟武則天的皇后很像。當初李治遇到麻煩的時候,也是武則天這個皇后,幫著解決一些事情。10年之後,趙恆駕逝,宋仁宗趙楨登上了皇位。

趙恆臨終前,特意留給劉娥一份遺書:“以皇后為太后,一切軍事上的事情,都由太后來處理。”(《續資治通鑑長編》)

那年,趙楨才十三歲,面對著父皇的遺命,也不得不遵從。於是劉娥就成為了太后,負責處理朝堂上的事務。宋仁宗趙楨坐在承明殿的左邊,劉娥坐在右邊。

趙楨只是一個擺設,兒子和母親都是老弱婦孺,劉娥說了算。十一年在位,劉娥身披皇袍;受趙楨及文武百官膜拜,享有最高等級的封號;出行時,儀仗比皇帝還多;下令所有人都不敢直呼其父的名字。

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因為不敢嗎?

《宋史》中有一句話:“出入皇城,以鞭聲相迎,如駕馬車。”劉娥的地位和禮數,絲毫不遜色於皇帝。這個劉娥,就像是一位帝王。既然如此,還不如學武則天,做個女皇?難道她不願意?肯定沒有。一個不想當皇帝的人,就不會像是皇帝一樣,穿著一身華麗的長袍。更何況,劉娥還在朝堂之上,主動向大臣們請教過武則天的意見。

然而,大臣們的迴應卻是:“唐國的罪人,差點毀了大唐江山。”(《宋史》)很顯然,劉娥這是在考驗群臣,也是她想要登基的意思。

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因為不敢嗎?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劉娥打消了這個想法?我相信,你要是知道當時的情形,劉娥也不會有登基的想法。第一,劉娥已是真正的帝王,她當不當皇帝,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劉娥成為太后之後,大宋的政治便由她說了算。

大臣們看她不順眼,可又拿她沒辦法。劉娥垂簾聽政,這是皇帝陛下的旨意。至於年輕的皇帝,宋仁宗趙楨,對劉娥的權力,也沒有絲毫的爭奪。在這段時間裡,劉娥做出了許多重大的貢獻,包括:結束“天書”運動,結束黨爭,發行交子,興修水利,設立諫院,興辦州學堂等。

這些事情,雖然不是小事,但劉娥要做的話,卻是輕而易舉。以她的實力,掌握著真正的皇權,有沒有皇位都無所謂。第二,劉娥沒有子嗣,也沒有什麼好的親人,所以當皇帝對她沒有任何意義。

所謂的皇帝,就是要讓自己的家族,更加的強大。但劉娥的父母都死了,沒有親人。她現在只有一個親人,那就是龔美。被出賣後,她便主動去找宮美,稱他為哥哥,龔美便改了姓氏,叫“劉”。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因他沒有家族,故以劉為親。

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因為不敢嗎?

可以說,劉娥若不把龔美當哥哥,那她就真的沒有什麼背景了。但是龔美的才能有限,他的親屬子孫也都是平庸之輩,難以擔當重任。如此一來,劉娥的身後就沒有什麼親人,唯一和她走得最近的,大概就是宋仁宗趙楨這個養子了。

她為什麼要當皇帝?等他一百多歲了,他會不會把國事交給趙楨?為什麼要這麼做?

第三,劉娥沒有什麼背景,那些言官,也是最讓人討厭的。北宋是一個以文人為主的國家,尤其是臺鑒制度。大臣們經常盯著皇帝和太后的言行,很是討厭。

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因為不敢嗎?

劉美的姐夫是河陽的官員,他想讓劉娥給錢,給士兵,但有個御史卻站了出來,讓太后不要偏袒。

“賞罰分明,是上之事,而不是臣下之命,陛下登基,只有一對姻親,這是私人恩賜,不能讓人信服。”(《長編》)

劉娥時常出門,到劉美的宅院中,大學士又上奏,希望太后別老是出入大臣的宅院,並建議宋朝有一套防止外族子弟進入上層組織的方法:

“先祖有言,皇親國戚,不受兵役,不受要職。”(《國朝諸臣奏議》雖然這些忠告,並不能真正傷害到劉娥,但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因為不敢嗎?

劉娥登基之後,顧全大局,她當然會繼續維持這種臺鑒體制,但她的勢力太小,沒有強大的家族作為後盾,這種忠言和約束必然會更多。

既然如此,還不如繼續做老佛爺,心情不好的話,可以拿宋仁宗趙楨做擋箭牌。

所以,在劉娥看來,皇帝這個稱號,只會讓她的名字變得好聽一些,卻不會讓她好受。

她沒有兒子,也沒有親人,她要的是一個虛名。

所以,在大臣們暗地裡議論筱芳和武則天的時候,劉娥就公開表示:“我絕不會做出任何違背大宋先祖的事情。”

後人對此有一種看法:劉娥能很好地剋制自己的慾望,不願意違背祖先的家規。

不過,我覺得劉娥沒有登基為帝,並非是她不想讓大宋的列祖列宗失望,她只是不願讓愛她、信任她的夫君宋真宗趙恆失望。

如果不是趙恆,她也不會是現在的自己。

劉娥於1034年去世。她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只能努力地想要將自己的龍袍脫下來。

這不是因為她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而是因為她不願意在趙恆面前穿上“天子之服”。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傳第四十五》:“太后駕崩,皇帝哭道:“太后娘娘不能說話,但她的衣裳,卻是她的衣裳。”奎曰:“其為皇冠。”臣服之後,先皇就會死在地底!帝,死了之後,就會收斂。

我認為,劉娥的權力和名譽,都是浮雲。她最渴望的,是趙恆,這個曾經給予過她尊敬,將她從泥潭裡救出來的男子。

相比於做皇帝,她更希望做宋真宗的皇后,做他一輩子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