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巴喬夫病逝,俄羅斯人對他愛恨交加,其實不一定是他的責任

前蘇聯末代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病逝,享年91歲。戈氏執政不滿7年,但他的影響力比20世紀下半葉的任何政治人物都要大。各界對於戈爾巴喬夫褒貶不一。強盛一時的蘇聯為何走向了崩盤?戈爾巴喬夫真是蘇聯解體的罪人嗎?戈爾巴喬夫見證了蘇聯由盛轉衰,但要把蘇聯解體的鍋全扣在他頭上,是不客觀的。

戈爾巴喬夫病逝,俄羅斯人對他愛恨交加,其實不一定是他的責任

前蘇聯末代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病逝,享年91歲

在一些人眼裡,戈爾巴喬夫是“治國無方”,是導致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但他同時也贏得了很多人的讚譽,被捧為“終結冷戰的英雄”,讓全世界免於核戰爭的恐懼。1990年,戈爾巴喬夫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頗為諷刺的是,得了諾獎後,第二年蘇聯就解體了。

戈爾巴喬夫是蘇聯解體的罪人嗎?

這可能是高抬了他個人的作用,其實也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體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不是個別領導人。蘇聯解體的原因很多,核心因素是蘇聯的政治、社會、經濟體系落後,滿足不了人民群體的精神和物質需求。石油繁榮和石油價格劇降,是理解蘇聯命運的一把鑰匙。

戈爾巴喬夫病逝,俄羅斯人對他愛恨交加,其實不一定是他的責任

前蘇聯黨政軍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上臺的時候,蘇聯的力量仍然遠遠低於美國。但是他的運氣好,遇上了石油繁榮。從1973年到1985年,是石油價格的黃金時期。1979年,蘇聯向西歐出售石油的收入就高達134億美元。這些外匯收入已經完全可以滿足蘇聯從西方進口糧食和工業消費品的需要。1980年,石油價格達到40美元每桶。這個價格,如果折算成2020年的美元,相當於每桶140多美元。

那時,蘇聯日進斗金。美西方的日子悽悽慘慘。石油收入不僅助長了蘇聯對外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還提升了勃列日涅夫的國內政治地位。1977年,已經多次中風的勃列日涅夫,乾脆獨掌黨政軍三大權,志得意滿。蘇聯是拳打美國,腳踢中國,收越南當小兄弟,把海軍派進了南海西面的金蘭灣,還順手佔領了阿富汗。可以說是如日中天。

正是在蘇聯的重壓之下,中國和美國決定在臺灣問題達成妥協,建交攜手對抗蘇聯。在阿富汗戰場上,中國、美西方和穆斯林世界,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有槍出槍,聯手對抗蘇聯。美國出錢購買的中國武器,經巴基斯坦運往阿富汗,一直到美國入侵阿富汗時,還有些在使用狀態,有些還落到美國大使館的院子裡。可以說,蘇聯正是被中國和美西方聯手打倒的。

戈爾巴喬夫病逝,俄羅斯人對他愛恨交加,其實不一定是他的責任

二戰結束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蘇聯的經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之一

石油繁榮也給蘇聯留下了隱患,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出口。蘇聯的糧食進口,從1970年, 220萬噸,增加到1985年4560萬噸,佔蘇聯消費總量的近40%。蘇聯還向盟友提供了鉅額的援助。每年僅向波蘭提供的援助,就高達40億美元。這是個什麼概念?1985年,中國全國的外匯儲備,只有26。44億美元。其中可自由支配的,只有幾億美元。

從1980年開始,石油價格逐漸下降。蘇聯只好透過增加出口量,來滿足自己對外匯的需求。1985年,

戈爾巴喬夫上臺時,石油已經從40美元下降到27美元。

蘇聯只好拼命提高產量,1985年達到最高點的6億噸,再也提不上去了。

這時,撤出越南戰爭的美國,增加了對中東事務的投入,分裂了沙特與蘇聯之間的石油同盟。在美國的指使下,沙特決定打價格戰,把自己的石油產量翻番。在幾個月內,國際石油價格下降到10美元每桶,導致1986年蘇聯的外匯儲備減少了三分之二。這樣一來,蘇聯既沒有足夠的外匯來進口食糧等必需品,支援在阿富汗的戰爭,也沒有能力繼續向盟友輸血,維持同盟體系。

戈爾巴喬夫病逝,俄羅斯人對他愛恨交加,其實不一定是他的責任

蘇聯人經常要排長隊等待幾個小時才能購買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砍樹,後人遭殃。戈爾巴喬夫上臺時,蘇聯已經積重難返。在外面,蘇聯陷入了阿富汗戰爭的泥潭。在國內,蘇聯經濟重軍工輕民生,經濟結構長期畸形低效,蘇聯人民早就不堪重負。別看現在仍然俄羅斯有人懷念蘇聯,那也只是懷念蘇聯曾經擁有過的熒光和國際地位,沒有多少人再想回到蘇聯。

所以,戈爾巴喬夫進行改革,不是他的自主選擇,而是不改實在不行。另外,在蘇聯之前,中國早就進行了改革開放,成效顯著。這對蘇聯也起到示範作用。簡而言之,不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導致蘇聯解體,而是蘇聯解體時,戈爾巴喬夫正在改革,試圖拯救蘇聯。稱戈爾巴喬夫要對蘇聯解體負責,其實是帝王將相的歷史觀,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

復旦大學金重元教授在生前曾說過,蘇聯解體時,蘇聯人民非常冷漠,彷彿這個事件發生在其他國家。只有一個蘇聯人為蘇聯的解體而自殺,是一位克格勃特工。現在的普京總統,當地也是一名特工,從未聽說他在當時為挽救蘇聯做過任何努力。蘇聯在這方面,連清朝都不如。蘇聯解體以後,再沒有任何政黨和勢力試圖再造蘇聯。與此相比,清朝被推翻以後,從漢族的張勳到滿族的王公大臣,還演過一出出的復辟劇。

戈爾巴喬夫病逝,俄羅斯人對他愛恨交加,其實不一定是他的責任

戈爾巴喬夫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於2004年合影

美蘇44年冷戰結束,戈氏有功勞

蘇聯解體,持續了44年的美蘇冷戰也就此結束。蘇聯的失敗,主要敗在國內社會經濟建設的無能,而不是美西方的打壓。

一是,石油財富沒有轉化為生產力。10多年的石油繁榮,沒有轉化為蘇聯的力量資本,反而助推了蘇聯對外政策的蠻橫、領導人的狂妄專斷,以及民眾的自我陶醉。

二是,蘇聯模式不適應新工業化時代。蘇聯的成功主要在工業化時期。如何把農業國家轉變成工業國家,蘇聯模式是最成功的。但是,如何把工業國家轉化為新工業、後工業國家,蘇聯模式又非常笨拙。蘇聯模式,只能在令行禁止中的實施,無法適應混中有序的新時代需求。國內利益需求的多元化與多樣化,與死板的政治和經濟體系產生嚴重的衝突。

三是,蘇聯的計劃經濟體系對科技創新絕對是噩夢。科技創新是一個高風險、高不確定性、高失敗率的活動,蘇聯模式是無法應對的。所以,蘇聯只好拼資源,拼消耗。但是,人力有時而窮,自然資源總是有限的。基於大腦的無形智慧,才是人類社會的無限資源。擁有“無限”大腦的美國,打敗了擁有 “有限”自然和人力資源的蘇聯。

戈爾巴喬夫病逝,俄羅斯人對他愛恨交加,其實不一定是他的責任

烏克蘭士兵在頓涅茨克地區的一個陣地上發射自行火炮

普京毀了戈爾巴喬夫的“畢生事業”

1996年,蘇聯已經解體了,戈爾巴喬夫還有勇氣去競選俄羅斯總統,得票率1%都不到。而如今的俄羅斯,似乎也沒有向戈爾巴喬夫期望的方向發展。

戈爾巴喬夫還曾開創了一個與西方緩和關係的新時代。不過隨著普京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俄羅斯再次陷入國際孤立,這一時代也暫時畫上了句號。據說,戈爾巴喬夫認為,普京毀了他的“畢生的事業”。

戈爾巴喬夫認為,他的遺產主要有三個:一是,讓前蘇聯成員國獲得獨立,並彼此間建立了睦鄰關係;二是,開啟了前蘇聯國家的民主化道路;三是,俄羅斯終結了與美國和西歐的敵對關係,開創了與西方正常關係的新時代。

俄羅斯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後,俄羅斯改變了與獲得獨立的前蘇聯成員國的關係,幾乎所有鄰國都感到唇亡齒寒,對俄羅斯的恐懼迅速上升,遠離俄羅斯再次成為一種趨勢。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重新“喚醒了”北約。俄羅斯推動了歐洲地緣政治的復甦,促使英國、德國等歐洲重要國家從地緣政治角度去參與介入俄烏衝突,重新團結在美國身邊。俄羅斯不僅是與西方鬥爭,事實上被世界孤立。孤立的程度,還要高於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

無論如何,作為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的離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落幕。是非功過,都與他個人無關了,任由世人評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