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100萬大軍的兵力構成

在1948年攻打錦州之時,東北野戰軍已經是我軍各部隊中兵力最盛的一個。其實不僅僅是我軍,在國軍當中也沒有哪個區域性的部隊能夠擁有100萬以上的作戰兵力。1948年9月,東野的實際兵力為102-104萬之間,因為兵員每天都在發生增長變化,所以當年的百萬大軍究竟是多少人,很難有一個確數。那麼開戰前的東野百萬作戰部隊,是如何構成的呢?

遼瀋戰役: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100萬大軍的兵力構成

48年9月,東野下設12個標準縱隊,也就是12個軍。一個縱隊具體有多少人,戰鬥力怎樣,是和具體的部隊關聯很大的。就像國軍的各個軍,主力部隊可能有3個師,超過3萬人,比如第5軍、第18軍這種部隊,都是標配3個師;而一些雜牌軍或地方部隊,基本都是配2個師,2萬人左右的兵力。具體到東野的12個縱隊,則全部都是3個師的配置,也就是說每個縱隊都有3萬餘人的兵力,可以說是兵強馬壯。而我軍各個野戰軍的縱隊編成也是有區別的,並不是限制2個師或是3個師,而是要看整個部隊的具體實力、人員規模達到什麼程度,能不能發展到那麼多部隊。同時和一支部隊所處的不同時期也有很大關係,解放戰爭初期各野戰軍縱隊普遍不滿編,有的一個縱隊還不到1萬人,不到後來一個師的規模。越往後則越發壯大,成了48年的樣子。不過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東野在48年決戰前夕兵鋒之盛。

遼瀋戰役: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100萬大軍的兵力構成

這12個軍(縱隊)僅僅是40萬人左右,其他的東野部隊是如何編成的呢?除了1-12縱隊之外,東野的主力部隊還有獨立師這一概念,獨立師是由野司直接指揮的,並不隸屬於縱隊,而是用作機動作戰任務。舉個例子,攻打錦州一戰,我軍不可能只把注意力放在錦州一個軍事目標上,打援同樣是至關重要的,一旦國軍的東西兵團趕到錦州,或是長春的守軍突圍,都會給整個遼瀋戰役帶來變數。獨立師當時就是承擔了看守長春之敵的任務,將鄭洞國部牢牢控制在原地。有人說,一個師才1萬人左右的規模,如何執行重大戰役任務?要知道,東野當年的獨立師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高達15個之多,人數達15萬人!這就成了東野強大的機動部隊。除了獨立師,兵團部還有自己獨立的直屬部隊,類似於淮海戰役時國軍杜聿明指揮的徐州直屬部隊,人員規模也很大,兩支兵團直屬部隊加起來也達到15萬人的規模。除了上述力量外,東野還擁有獨立的騎兵部隊、炮兵縱隊和坦克部隊,野戰部隊總人數超過70萬。(1948年9月)

遼瀋戰役: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100萬大軍的兵力構成

剩下的30多萬人是什麼部隊呢?原來東野的部隊也並不全是一線主力,還有30餘萬二線部隊。就武器質量和訓練水平來講,比野戰部隊是弱一些的,類似於國軍方面當時的綏靖區部隊。不過也不要小瞧了這30多萬二線武裝,在47-48年間,有高達36萬二線部隊補充到野戰軍主力中,後來的大戰也證明了其實力。以上就是東野在遼瀋戰役前百萬兵力的構成情況。而在戰役結束後,隨著解放戰士的補充和武器升級,東野總兵力又得到了激增,達到130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