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黃道婆的故事

黃道婆是宋朝末年時候的人,從小被人拐賣給上海鳥泥涇黃家做童養媳。鳥泥涇是個村鎮,有一千多戶人家,都依靠種地過活。由於土質不好,收成很差,農民生活非常困苦。

後來,有人從廣東帶了棉花種籽回來,當地人開始栽種。但他們不懂得栽種技術,產量不高,特別是紡織技術差,用的工具簡單,織成的布很粗劣,人們仍然不能改善貧困的生活。

黃道婆生長在那種封建社會里,除了和許多被壓迫的婦女有著共同的不幸外,還多受著一重童養媳的壓迫和痛苦。她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在燈下紡織。雖然這樣勤勞刻苦,但仍然受到公婆的虐待,丈夫也時常打駡她。

有一次,黃道婆害了病,不能起床,沒下地幹活,也沒有煮好飯。婆婆毒打了她一頓,還把她關鎖在柴間裡。

民間故事:黃道婆的故事

黃道婆被疾病折磨著,加之又餓又冷,痛苦萬分。她想。這許多年,受盡了凌辱和痛苦。是呆在家裡受折磨而死呢;還是鼓起勇氣衝出去另尋生路呢?

她想來想去,終於選擇了逃出去求生的道路。求生的慾望,促使她增加了勇氣,她在暗黑中摸索到一柄舊鉄鍬,使勁在牆上挖了一個洞。

她探身鑽出屋子,輕輕吁了口氣,只怕家裡人發覺不敢耽擱,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踉蹌地向前奔去。

黃道婆不知不覺走到黃浦江邊,累得實在走不動了。她看到江邊停泊著一條海船,船上連一點聲息都沒有,她不管有人沒人,想爬上船去躲過一夜再說。

她走到船梢上,揭開一塊船板,躲了進去,仍把船板蓋好,一倒下就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黃道婆一覺醒來,發覺船底下有流動的水聲,知道船正在航行,不禁吃了一驚。正在這時,船上的水手發現了她,大聲驚叫起來。

水手們圍上來,七嘴八舌地問起原由。黃道婆說出了自己的遭遇,水手們深表同情,沒有人責備她,只是不知道怎麼來安頓她。

原來這船是開往崖州去的,船已出海,假如把她遇到原地去,也不使她重投虎口;她求船上的人帶她去,到了目的地,她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求生。

好心的水手們答應了,分給她一份口糧。黃道婆就在船上給眾人漿洗衣服, 幫他們燒飯做菜。凡是能做的事,她都搶著去做。這天,船到崖州,靠岸泊定。黃道婆帶了些乾糧,謝別了水手們,走上岸去。

這崖州原是黎族人民聚居的地方,黃道婆剛到這裡,處處感到不習慣,更困難的是語言不通,無法向人傾吐自己的遭遇。

在當時,一個單身婦女來到這個環境裡,要想生活下去確實困難,但黃道婆並沒有灰心失望。她餓了,就採摘路邊的菜子吃,渴了,就飲山溪裡的水。

晚上沒有地方睡,她就找個僻靜的林子,撿些樹枝樹葉當褥子,露宿在那裡;遇到颳風下雨的日子,她就找個山洞住宿。

白天,碰見人時,就用手勢來代替說話;日子一久,慢慢地學會了當地人民的語言。她常到黎族婦女幹活地方去找活幹。

黎族人民非常純樸熱情,對這個衣衫襤褸的異鄉婦女,產生了深厚的同情;起初不讓她幹活,卻願意分些東西給她吃。

黃道婆不願平白無故受人的東西,她盡心盡力地幫助黎族人民種地,漸漸和黎族人民建立了友誼。以後,她就定居在這裡。

崖州或產棉花,黃道婆在勞動中注意黎族人民對於棉花選種、栽植等方法,記在心裡,並隨時向她們學習。

這裡的黎族姊妹都會紡紗織布,用的紡織工具很精巧。紡織技術也很高,不但織得布很好,而且還會織一種帶有各種花紋的被面。她們見黃道婆熱心學這種技術,都熱情地教她。

黃道婆在家鄉時也從事過紡織工作,但她過去使用的是一些粗劣的工具,割棉子是用手工,又慢又麻煩;彈棉花的工具也是“綫弦竹弧”作的小弓,操作起來很費力。起初使用新工具,在掌握上還不靈活。

學會了使用新工具以後,黃道婆又向黎族姊妹學習設計布匹上的花紋圖案。這是黃道婆從來沒有見過的,學起來困難很多。

黃道婆沒有向困難低頭,相反地,她專心地鑽研起來。經過了較長的時間,她慢慢地掌握了設計的原理,加上她靈巧的手法,設計成的花紋,更加新穎美觀。

許多黎族婦女看到她設計的新產品很好,反而來請教她。她毫不自滿,一面講述自己的心得,一面更加刻苦地鑽研起來。

黃道婆和黎族婦女一起設計了許多新的花紋,同時也一起改進了紡織工具,一年一年地過去,黃道婆的紡織技術越來越精熟了。

黃道婆在崖州過了廿多年,她已有四五十歲了。雖然她生活過得很好,但她不能忘記貧困的家鄉,心上時常浮起回去的念頭:把這些好工具和織被面的技術教給她們該多好啊!家鄉還是靠紡紗織布過日子嗎?還是用那些紡車和線機嗎?還是有一頓沒一頓的挨餓嗎?

黃道婆想回去的念頭一天比一天強烈。一天,來了一個故鄉的布客,一問,他正有一條要去她故鄉的海船。她高興得不得了。

黃道婆告別了親如姊妹的黎族婦女,帶著紡織工具的圖樣和隨身行李,搭了布客的船,離開了崖州。

一路遇著順風,行船很是迅速。那天進了吳淞口,在黃浦江邊泊下。黃道婆上了岸,想起年輕時離開這裡的情景,心中又悲又喜。她慢慢地向鳥泥涇走去,一路上誰也不認識她,象到了陌生的地方一樣。

這時朝代也換了,元成宗正做著皇帝。烏泥涇的人家也有了變化,黃家的人不知到那裡去了。她在烏泥涇附近借了一間小屋子,定居下來。

她向鄰居問起情形,情況和過去一樣,棉花產量不好,織成的布和從前一樣粗劣,沒人要買。居民的生活仍然很苦。

黃道婆向許多人説出了自己的心意:要改革紡織技術,擺脫貧困生活。人們正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聽她這樣說,大家很高興,要她趕快出主意。

黃道婆先談起崖州種植棉花的方法,又把帶回來的紡織工具和用法傳授給大家。她不怕辛苦,耐心地把自己所學到的一切教給大家。

她把帶回來的紡織工具圖樣,依據自己多年的經驗,作了大膽的改革,繪成新的樣式,並請了工匠,進行製造。

原來鳥泥涇人採下棉花以後,用手工剖棉子,手續很麻煩。現在黃道婆改用裝著鉄杖的軋花車,效率要提高很多倍。

彈棉花原來用一尺多長的小竹弓,彈力很差。現在她改用了四尺多長的大弓, 配上很粗的弦綫,彈起來利落得多。

她又改裝了三錠三綫的紡車(三根紗綫同時紡出來),又設計了新型的織布機,用染了顏色的紗,試織起來。

她把織成的彩布給大家看。這上面織的花鳥圖案,象活的一般;拿它和當地原來產的粗布一比,越顯得她織的布是那麼精緻漂亮。

許多婦女都來向黃道婆學習紡織技術。這正符合黃道婆自己的願望,她更加盡心地教導她們。

黃道婆取得這些成績,她毫不自滿,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不斷地鑽研提高。所設計的花紋、圖案,一天比一天更新穎、美觀。

民間故事:黃道婆的故事

當一種新花樣獲得人們喜愛的時候,向她學習的人去請教她,希望她説明其中的道理。黃道婆笑著說:“這沒有什麼,我不過肯想,肯琢磨。老是依樣畫葫蘆,是畫不出象樣的東西來的。”

她這種反對墨守成規、大膽創造精神,鼓舞和啟發了周圍的人。她們都儘量在產品的顏色,花紋上面下功夫,終於設計和織造出了更好的紡織品。

由於她們產品的質量高,受到了遠近人民的歡迎,各地的布客,爭先恐後得到鳥泥涇來採購。

她們的產品數量有限,遠遠滿足不了各地布客的需要。有的布客先同這裡訂貨,有的索性在這裡等著。

烏泥涇出產的布不但產量提高,而且因為品種多、花色美麗,受到各地歡迎,人們的生活當然也大大改善了。附近各縣的人聽到人們說起烏泥涇的情況,都想到這裡來學習技術,黃道婆很熱情地歡迎她們。

民間故事:黃道婆的故事

黃道婆和鳥泥涇的人盡心教外縣的人學紡織。不久,青浦、松江以及蘇杭等地的人都學會了,江南地區紡織手工業從此很快地發展起來。當地人們非常尊敬黃道婆,把她當作自己的親人,有的叫她黃娘娘,有的叫她黃婆婆。

她去世以後,人們非常悲痛,出錢給她舉行公葬。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重修了黃道婆墓。她關心人們疾苦和大膽革新的精神,永遠活在勞動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