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明末帝崇禎皇帝自縊殉國時他並沒有給自己修建陵寢,但是他死後還能歸葬於明十三陵中,這件事說起來還真得感謝逼得他自縊殉國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和清朝的順治皇帝。

崇禎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崇禎是明朝最後一位正統皇帝(南明的那幾位皇帝暫且不算),他是從哥哥天啟皇帝手中接手的大明江山,他接手時的大明江山已經是千瘡百孔了,當時的大明天下南方有農民起義軍,北方有女真人建立的清朝政權,這也使得崇禎在位時期大明總是雙向開戰,國庫十分空虛。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可以說崇禎繼位初期大明就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國庫空虛,兵備廢弛。有意思的是由於天啟皇帝23歲就去世了,天啟生前也沒有來得及修建陵寢,崇禎繼位之後還要忙著給哥哥修建陵寢,可是由於國庫沒錢,崇禎只能一再壓縮天啟陵寢的開支預算,但是最後建造工程進入尾聲後,大明國庫還是實在拿不出修建陵寢的尾款,還是依靠王公貴族捐款才把天啟的陵寢尾款結算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生前已經拿不出富裕的錢來給自己修建陵寢了,不過雖然崇禎生前沒錢修建陵寢,但是他卻把自己的陵寢地址早就選好了,只是一直沒錢開工修建而已。

後來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崇禎的寵妃田貴妃去世,崇禎很喜愛田貴妃,因此特意讓她葬到自己選好的陵寢地址周圍,希冀百年之後田貴妃還能繼續陪在他身邊。

同樣還是由於沒錢,連規模較小的田貴妃墓崇禎都拿不出錢來修完,最終崇禎拿了一部分的錢,田貴妃的老爹田弘遇拿出了一部分的錢,翁婿二人湊湊才終於把田貴妃墓開工修建起來,但是一直到崇禎自縊後,田貴妃墓還因資金緊張沒完全修建完畢,只修建好了地宮和部分地面建築。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了京城,在大明危亡之際,崇禎在這天清晨命心腹太監王承恩敲晨鐘召叢集臣上朝,但是沒有一個大臣來上朝。

原來當李自成的起義軍攻打京城九門時,大明的王公大臣有不少人都紛紛反水了,比如兵部尚書張縉彥本來負責京城九門佈防,結果他卻和大學士魏藻德開啟城門跪迎李自成。

因此崇禎當晨鐘召集不到群臣上朝時,他就知道大明這回要完蛋了,絕望之際,崇禎也沒忘記要儲存皇室血脈,於是崇禎把三個兒子分別送走。

太子朱慈烺被崇禎託付給了靖難功臣朱能的後人成國公朱純臣,並且崇禎將京師兵權全部交到朱純臣手上,希望朱純臣能帶領京城士兵護衛朱慈烺跑到南京延續大明政權。三子朱慈炯被崇禎派人送到其外公國丈嘉定伯周奎家中,四子朱慈炤被崇禎派人送到其外公田弘遇家中。

安排好兒子們的去處之後,崇禎就找到妻子周皇后和愛妃袁貴妃,他告訴她們大明大勢已去,闖賊攻入京城,他和她們都在劫難逃,他不想皇后和貴妃受辱於賊人之手,因此現在賜她們自縊以保名節。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周皇后很剛烈,聽崇禎說完之後,與他哭泣訣別,隨即懸樑自縊。袁貴妃也隨周皇后懸樑自縊,不過袁貴妃身材太胖了,把繩子壓斷了,崇禎當即揮劍朝袁貴妃隨意刺了兩劍,但是由於他心慌意亂並沒有刺死袁貴妃就走了,因此袁貴妃命大活了下來,後來得到了清朝的善待安置,一直到順治十年(1654年)才去世。

處死媳婦兒後,崇禎又擔心兩個女兒也受辱,於是來到女兒寢宮,先是將年僅6歲的小女兒昭仁公主刺死,又將16歲的大女兒長平公主砍斷一臂砍成重傷。後來長平公主得到了清朝安置,在順治三年(1646年)因懷孕染病而亡。

崇禎認為妻女都死了之後,又找到嫂子也就是天啟皇帝的皇后懿安張皇后,同樣他也怕嫂子受到起義軍的侮辱,賜嫂子張皇后自盡,於是張皇后與崇禎訣別之後,也懸樑自盡。

皇室的直系女眷基本都被崇禎整死了,這時候崇禎還沒想到自盡,他還想著最後組織一次軍隊突出義軍對京城的包圍,於是崇禎任命大太監王承恩為京城提督,組織軍隊護送他突圍。

但凡王承恩要是能組織起來軍隊,李自成的起義軍都不會這麼容易攻進京城,王承恩根本組織不到軍隊,最後沒轍,他只能組織了幾十名東廠太監提著刀護送崇禎突圍。

幾十名太監的力量根本護送不了崇禎,他們跑遍了京城主要城門,都突圍不出去,最終王承恩只得又護送著崇禎回到紫禁城。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傍晚時分,崇禎已經基本放棄突圍逃生了,他讓王承恩再敲最後一遍鍾,召叢集臣進宮勤王,結果當然還是沒有一個大臣能入宮。崇禎最終徹底絕望,決意踐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精神。

徹底絕望的崇禎帶著王承恩跑到了景山上,他最後看了一眼京城景色,隨即仰天長嘆喊道:諸臣誤朕也,君王死社稷,大明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之後崇禎用血書寫下遺詔: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遺詔寫好之後,崇禎就讓王承恩獨自逃命吧,說完他就解下腰帶在樹上自縊而亡,但是王承恩沒有逃跑,他伺候完崇禎昇天,對著崇禎的遺體行完三拜九叩的大禮之後,他在旁邊的樹上也隨著崇禎自縊殉國了。

全天下的人都沒有想到崇禎會這麼剛烈的自縊殉國,因此李自成在攻入紫禁城後還發布搜捕崇禎的命令: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不過三天之後李自成就接到了崇禎在景山自縊的訊息,義軍在景山上找到了崇禎和王承恩的屍體。

君王死社稷的殉國精神讓崇禎獲得了李自成的敬重

而崇禎的兒子們也沒能逃出京城,家族世代深受大明厚恩的成國公朱純臣辜負了崇禎的託付,他沒有組織軍隊護送太子朱慈烺突圍,而是他向李自成獻出了朝陽門和朱慈烺投降,因此朱慈烺就落在了李自成手中,不過李自成並沒有傷害朱慈烺,反對他以禮相待。

而朱慈烺也是不卑不亢,還對李自成提出兩點要求,一是要求李自成勿傷京城百姓,二是要求李自成厚葬崇禎和周皇后,他這些要求李自成一一答允,最後李自成冊封朱慈烺為宋王。

不僅朱慈烺被獻給了李自成,老三朱慈炯也被外公周奎獻給了李自成,老四朱慈炤還沒到外公田弘遇家,在路上就直接被崇禎派去的小太監獻給了李自成,因此崇禎的三個兒子還是落在了李自成手中。

不過後來李自成在山海關被吳三桂和清朝聯軍打敗,朱慈烺三兄弟趁亂從義軍中逃跑了,但是三兄弟卻在戰亂中跑散了,所以三人結局各異。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朱慈烺最後出家修道隱居河南欒川縣老君山,一直活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51歲時才去世。

朱慈炯則是跑散之後徹底下落不明,其去向在歷史上成謎,不過朱慈炯的名號在清朝時期卻一直響亮,清朝康熙時期民間一直都陸續有人打著朱三太子朱慈炯的名號反清復明,但是這些人大多是冒用朱慈炯的名號,只因朱慈炯一生下落不明。

朱慈炤最後則是隱居浙江餘姚,改名王士元以教書為生,不過後來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時,清朝在民間加大力度搜捕朱慈炯,才把當時已經75歲的朱慈炤搜捕出來,朱慈炤最終被康熙不肯承認其身份,稱其冒充明朝皇室為罪名,將朱慈炤及其子孫滿門抄斬。

當然崇禎兒子們的結局都是後話,話說朱慈烺要求李自成安葬崇禎和周皇后時,李自成也表現出了對崇禎寧死不屈的殉國精神的敬佩,因此李自成下令以禮葬崇禎和周皇后。

可是崇禎生前沒有營建陵寢,如果從頭給他按照帝王規格修建陵寢那需要李自成掏出很大一筆費用,李自成的起義軍向來都是劫掠富人充實軍餉,漂亮話可以說,但是真讓他拿錢給崇禎修建陵寢,他也肉疼。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因此李自成就把給安葬崇禎的難題交給了前明投降過來的這些官員,這些前明官員自然明白要是按帝王規格給崇禎修建陵寢肯定是沒錢,他們也不想給崇禎拿錢修陵寢,於是一合計,不如就把崇禎葬進田貴妃墓中,反正田貴妃墓的地宮已經建成,只差一些地面建築沒有完工,正好現成的陵寢。

所以崇禎和周皇后最後就被決定葬進了田貴妃墓中,但是到最後執行下葬的時候又出現問題了,那就是沒錢給崇禎和周皇后買棺材。

當時具體執行安葬崇禎的是前明禮部主事許作梅和順天府文書趙一桂,二人一看居然沒錢買棺材,找李自成的起義軍去要,結果李自成他們連棺材錢都不捨得給崇禎掏,許作梅和趙一桂沒轍,只得在京城張貼告示號召京城百姓為崇禎夫婦捐款買棺材。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最終靠著民間捐款得來的大約234兩銀子才給崇禎和周皇后買好了棺材發喪,不僅安葬了崇禎和周皇后到田貴妃墓中,李自成還感嘆王承恩忠誠的陪著崇禎殉國,因此最後也給王承恩在旁邊立了一座墓安葬在田貴妃墓外圍,寓意著王承恩在九泉之下也要守護好崇禎皇帝。

可以說崇禎的君王死社稷精神使得李自成都對他十分敬佩,也最終才把他安葬進了田貴妃墓中。不過要說把草草安葬的崇禎陵寢改造成初具帝王規模的帝陵,還得是清朝順治的功勞。

崇禎的殉國精神讓順治也很欽佩,同時清朝也為了收買人心改造了崇禎陵寢

清朝入駐北京之後,當時清朝的皇帝是順治皇帝,但他十分年幼,朝政有其叔父攝政王多爾袞把持,多爾袞為了籠絡漢族人心,因此下令要以君王之禮重新改葬崇禎,並給崇禎重修一座帝陵。

可是清朝入關之後忙於追殲李自成殘部,還要東征西討統一天下,而重新給崇禎修建帝陵那可是很大的一筆花費,清朝自然不願意拿這筆錢出來,所以多爾袞的命令下了之後就是光有口號沒有行動而已。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多爾袞根本不關心給不給崇禎修建帝陵,他只要負責把口號喊出去就行,況且當時多爾袞日理萬機,要忙著處理很多天下大事。負責辦事的工部和戶部官員對於給前朝皇帝修建帝陵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積極性也不高,就這樣重建崇禎帝陵的事就一直拖了下來。

後來還是前明司禮監太監曹化淳多次勸勉央求工部和戶部的官員儘快給崇禎重建帝陵,但是這些當官的怎麼會買前朝太監的面子,曹化淳多次央求無效後,他只得拼著一死給順治上書,提醒清朝統治者既然喊出口號了,就儘快落實給崇禎重建帝陵的事情,最終還是順治和多爾袞催促了一次清朝的戶部和工部官員才行動起來。

工部負責實地勘察並做出建築預算,而戶部則要核對預算,結果核對完了,如果按照正規帝陵規模給崇禎修建陵寢,清朝需要花費一大筆錢。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多爾袞又不是傻了,不可能拿出一大筆錢給崇禎修建陵寢,所以多爾袞直接否決了提案,多爾袞命令工部和戶部官員重新勘察,在田貴妃墓的基礎上翻修擴建出一套帝陵出來,這樣不就能省下一大筆錢了。

於是清朝就決定在田貴妃墓的基礎上翻修擴建成崇禎帝陵,但是多爾袞特別要求,這筆翻修擴建的錢都不能完全由清朝來出,清朝只負責拿一半出來,剩下一半必須得由前明降清的官員們捐款修建。既然多爾袞發話了,那些前明降清的官員還想繼續在清朝混得就必須得捐款啊,因此很多人都出來捐款,其中吳三桂捐款最多,捐出了五千多兩銀子。

可憐的崇禎就這樣靠著前明降清的大臣們捐款加上清朝撥款,終於把田貴妃墓翻修擴建成了初具帝陵規模的陵寢,當然,即便如此崇禎整體的陵寢規格在明朝歷代帝王中都是最落魄的一位。

隨著多爾袞的去世,順治逐漸親政,順治本人也很推崇崇禎的殉國精神,同時他也為了拉攏漢族人心,於是順治十六年(1659年)時,下旨撥款再重新翻修崇禎的帝陵。

崇禎生前並未修建陵寢,他自縊而亡後,是誰將他葬於明十三陵的?

這一次崇禎的帝陵被翻修得比之前好了不少,不過依然還是非常寒酸的帝王陵寢,順治還親自給崇禎陵寢定名為明思陵,除了翻修崇禎的陵寢,順治也比較欽佩王承恩,特意下旨也為王承恩翻修了墳墓。

明思陵翻修好之後,順治親自為崇禎和王承恩寫了祭文,並率領文武百官親自祭拜崇禎的明思陵,並且順治還聲淚俱下的在明思陵前哭祭崇禎。

此後由於清朝為了收買人心,對明朝皇陵採取保護措施,因此在清朝時期,崇禎的明思陵都儲存得很完好,甚至不定期還會被翻修一下。不過到了民國時期,崇禎的明思陵就慘了,先後遭到土匪、日本人和民國政府盜挖,最終明思陵被盜毀得很嚴重。

寫在最後

因此崇禎殉國之後,第一個安葬崇禎的人是李自成,是崇禎的殉國精神打動了李自成,也正是李自成把崇禎安葬進了田貴妃墓,才使得崇禎可以歸葬於明十三陵中。

後來清廷為了收買人心,再加上崇禎的殉國精神也比較感動順治,,所以,順治才會下旨把田貴妃墓翻修擴建成了明思陵,最終我們看到的明十三陵中崇禎的明思陵就是由清朝在田貴妃墓的基礎上翻修擴建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