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王朗陣前辯論,王朗說得精闢在理,為何卻被罵死了?

語言是一種藝術,講話是一種知識,一種會講話的技巧。人與人之間的戰鬥,並不是戰鬥,而是言語上的戰鬥。

如何表達,是文化、知識和修養的體現;也可以用來表達人們對事情的觀點,以及他們的行為目的。

三國時期,諸葛亮憑藉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激怒了不少人,當然,他也被司馬懿激怒了。他遇到了一個對手。

諸葛亮在一次與魏軍交手時,在陣前與曹魏王朗“對罵”,將王朗氣得下馬。

王朗在徐州也曾從陶謙那裡得到過好處,就像劉備一樣。孫策攻來,王朗奮起反抗。王朗被俘後,寧可受盡流放之苦,也不肯投靠孫策,經過數年的奔波,終於投靠曹操,成為曹魏的一員。

諸葛亮與王朗陣前辯論,王朗說得精闢在理,為何卻被罵死了?

曹丕登基後,他就被冊封為安陵亭侯,曹叡登基後,又被冊封為“蘭陵侯”。

博學多才的大臣

王朗的學問很深,但他還是敗在了諸葛亮的手下。王朗既然敢應戰,那就是信心十足,而且他和諸葛亮爭論得頭頭是道,怎麼會敗?

228年,諸葛亮率軍北上,首次出征,胸有成竹。諸葛亮在大勝之後,一舉拿下隴右三郡,士氣大增,諸葛亮相信這場戰爭一定會取得勝利。

曹魏連忙派了自己的老部下王朗去了前線。諸葛亮雖然氣勢洶洶,但王朗絲毫不懼,與諸葛亮下棋,他自有一套讀書人的手段。

諸葛亮與王朗陣前辯論,王朗說得精闢在理,為何卻被罵死了?

王朗一到,就擺出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開始誇讚諸葛亮,試圖用道德綁架他。

開始吹捧

王朗說:“久仰諸葛先生的大名,今天能與你相見,真是榮幸之至。”諸葛先生是個識時務的人,他知道,這個世界應該交給有才能的人來統治。

如今有了新的王朝,自然要順應大勢,諸葛大人又怎會平白無故地發動戰爭?

沒想到這句話對諸葛亮來說根本不管用,他立刻被王朗懟了一句:“我奉命剿匪,哪裡來的理由?”

諸葛亮在這個問題上,巧妙地把王朗的計謀給破了。

諸葛亮與王朗陣前辯論,王朗說得精闢在理,為何卻被罵死了?

王朗不死心,順著他的話說,漢室已經沒落了,戰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

各路軍閥橫行,民不聊生,曹魏國君一出,便將那些亂七八糟的勢力一網打盡,萬民安居樂業,廣受四方敬仰。

諸葛亮若逆天而行,必遭滅頂之災,倒不如投靠他,曹魏皇帝必然對他禮遇有加。咱們就不能和他們同甘共苦了麼?

他說得很清楚,曹操平定天下,立下大功,反對曹魏的都是叛徒;曹丕繼位後,深得民心,諸葛亮何不投靠我,享受榮華富貴?

陳詞濫調

王朗的這番話,乍一聽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卻句句在理。但他的話,卻是一種毫無創意的教條。

諸葛亮與王朗陣前辯論,王朗說得精闢在理,為何卻被罵死了?

諸葛亮在三國混了那麼久,什麼樣的故事沒有聽說過,什麼樣的陷阱沒有遇到。王朗的話,他已經聽膩了,不僅沒有被說服,還被逗樂了。

諸葛亮就對王朗說:“我還以為你是個老資格的漢人,能有什麼好主意,沒想到你竟然說出了這麼低劣的話。”

你舉孝廉為官,在亂世之中,本應該輔佐劉氏安國,你卻與叛徒勾結,與叛徒有何區別?簡直是罪無可恕!

諸葛亮指出,漢朝並非是大勢已去,而是因為有你這種人在作惡,所以才會走向滅亡。曹氏靠著造反之力,被人唾棄,劉備則是真正的漢人,理應繼承皇位。

諸葛亮與王朗陣前辯論,王朗說得精闢在理,為何卻被罵死了?

他還說王朗得了漢人的大恩,卻投靠了叛徒,這樣的人,死後也無臉見漢人。

王朗一開始還以為自己是對的,指責諸葛亮違背了上天的旨意,沒想到諸葛亮竟然把他說成了叛徒。王朗是個沉穩的人,哪裡受得了這樣的羞辱,一怒之下,差點被活活氣死。

王朗之所以會被活活氣死,也是情有可原,他是漢朝的一員,對漢朝忠心耿耿,最後卻被人說成是叛徒,身敗名裂。

他之所以支援曹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也沒有能力幫助漢朝,而曹操,則是他的天賦。在他看來,這就是天意。

諸葛亮與王朗陣前辯論,王朗說得精闢在理,為何卻被罵死了?

可是諸葛亮一說到他最不願意去做的事情,他就忘記了自己的本意,只想著:“我不是叛徒。”再加上他年紀大了,情緒波動太大,一口氣沒上來,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