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遼國,打草谷咯!”

文/食堂

“去遼國,打草谷咯!”

01

開寶二年(969年)四月,大宋上谷軍營,戰馬長嘶,金鼓齊鳴。

一個身材魁梧的大將,披甲執銳,點齊人馬,殺氣騰騰,大喝一聲:兒郎們,一起隨我去遼國打草谷咯!

霎時間,軍旗掠動,大宋騎兵策馬揚鞭,直奔遼國本土而去。

草長鶯飛,綠波翻湧,寒光一閃,抽刀見血。

戰鬥只持續了半天功夫,便宣告結束。

大宋將士,咧嘴大笑,滿載而歸,俘獲牛羊數以萬計。

看他們輕車熟路的樣子,顯然不是第一次這麼幹!

從來只聽說契丹人打漢人的草谷,又何曾有過漢人北上打契丹人草谷?

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一切都只是因為率領他們的將軍叫馬仁瑀。

02

馬仁瑀,大名夏津(今山東德州夏津)人。

山東孔孟之鄉,文風鼎盛。

馬仁瑀的父親讓他讀書,希望他考取功名。

可這哥們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三天兩頭,不是翹課,就是睡大覺。

父親花重金請了一個博士教他,半個月過去了,他一個大字都不識。

朽木不可雕也,氣得博士拿鞭子抽他。

馬仁瑀登時就火了,敢抽小爺,老傢伙,你給我等著。

夜幕降臨,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

馬仁瑀獨自一人悄悄遣回學校,放了一把大火,將學校燒了個精光,差點沒把博士給燒死。

馬爸爸絕望了,哪個學生敢放火燒學校、燒老師,這還讀個毛線。

不讀書,幹嘛呢?

馬仁瑀經常召集一幫小夥伴玩打仗。

這小子真有一套,以將軍自居,約定日期,制定規矩,敢遲到或觸犯規矩,直接上鞭子抽。

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叫軍令如山!

一通操作下來,所有小屁孩輕鬆被他拿捏,對他又敬又懼。

馬仁瑀長大後,虎背熊腰,臂力極強,二百斤強弓,隨便挽。

那會兒處於五代亂世,正是武將耀武揚威的最佳舞臺。

玩筆墨的還真不如玩刀槍的好使。

馬仁瑀目標很明確,小爺就是要當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河中、永興、鳳翔三鎮聯合叛亂。

郭威奉命在鄴都招兵買馬,平定叛亂。

很多年輕小夥,都投奔了郭威。

包括馬仁瑀。

郭威一看這小夥子就是天生的猛將胚子,將他提拔了親兵,侍奉左右。

還有一個與馬仁瑀同時入伍的親兵,叫趙匡胤。

這一年,趙匡胤21歲,馬仁瑀15歲。

兩人追隨郭威,親眼目睹了郭威是如何清君側,如何起兵攻下開封,如何黃袍加身,篡漢建周的。

(趙匡胤黃袍加身正是向郭威學的,不用交學費的那種)

“去遼國,打草谷咯!”

03

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十七日,郭威駕崩,養子柴榮繼位。

二月,死對頭北漢劉崇聯合遼國,趁喪出兵,企圖一舉滅亡後周。

三月十八日,柴榮御駕親征,在高平與劉崇對峙。

柴榮終究是年輕氣盛了些,中了老狐狸劉崇詐敗誘敵之計。

柴榮率領的不到一萬人馬,被引到了劉崇事先設定好的戰場——高平縣內的巴公原!

四萬漢遼精兵,嚴陣以待,準備給柴榮致命一擊。

很快,北漢第一大將張元率一千精騎,突襲柴榮右軍。

後周右軍兩員大將寧江節度使樊愛能、清淮節度使何徽不戰而退,右軍徹底崩潰,柴榮危在旦夕。

怎麼辦?

事已至此,要不撤吧。

可柴榮的人生字典沒有撤退二字。

生死存亡關頭,身陷絕境的柴榮率領親兵,不避矢石,策馬奔向劉崇中軍所在!

宿衛將趙匡胤大喊一聲:“主危如此,吾屬何得不致死!”

然後他向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建議率領一幫弓箭手,在左翼保護柴榮,自己則率精銳步兵隨柴榮一起衝殺。

張永德秒懂,兩人依計而行。

馬仁瑀此時在張永德麾下擔任內殿直。

馬仁瑀大喊一聲:“使乘輿受敵,安用我輩!”

說完,他躍馬而出,搭弓射箭,箭不虛發,連斃數十人。

血光漸起,後周大軍,士氣益振,氣貫如虹。

狹路相逢勇者勝。

所有的計策都沒有了用武之地,比的就是誰更不怕死!

04

劉崇也是沙場老將,知道必須發起反擊,打退周軍勢頭。

勢頭一去,柴榮必死無疑。

誰去反擊?

張元!

可張元剛一冒頭,就被馬仁瑀率領的弓箭手射中了坐騎,應聲而倒。

趙匡胤隨即率步兵跟上,一刀砍死了張元。

北漢軍中第一猛將就這麼沒了。

大軍士氣頓時一落千丈,萎靡不振。

柴榮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以最快的速度殺向劉崇,執行斬首行動!

在後周大軍的衝擊下,北漢大軍,轉瞬間,潰不成軍,四散而逃。

趙匡胤和馬仁瑀立下救駕之功!

高平一戰,柴榮度過亡國之威,名震天下;

趙匡胤就此嶄露頭角,馬仁瑀一戰成名!

戰後,柴榮整頓禁軍,趙匡胤升任殿前都虞候,馬仁瑀升任弓箭控鶴直指揮使。

趙匡胤開始網羅心腹,掌控殿前軍,馬仁瑀很自然地成為了他的心腹鐵桿!

當然,有柴榮在,就算趙匡胤是真龍在世,那也得趴著。

在柴榮的率領下,趙匡胤、馬仁瑀攻太原,徵南唐,伐幽雲,屢立戰功,官位不斷攀升。

後來,趙匡胤做到了殿前都點檢,馬仁瑀做到了內殿直都虞候,牢牢掌控了後周最精銳的禁軍部隊——殿前軍!

05

顯德六年六月十九日(959年7月27日),柴榮駕崩,幼子柴宗訓即位。

掌握兵權的趙匡胤無人可制。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日,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

“去遼國,打草谷咯!”

馬仁瑀就在軍中,擁立趙匡胤,篡周建宋。

北宋建立後,趙匡胤為了防止禁軍造反,將殿前司、侍衛司,變成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

為了進一步剝奪三司兵權,趙匡胤又設立“四衛”——即殿前司下設鐵騎軍、控鶴軍;馬軍司下設龍捷軍;步軍司下設虎捷軍。

馬仁瑀就擔任龍捷左廂都指揮使,成為禁軍實權大佬。

馬仁瑀有個同事,叫王繼勳,擔任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兩人共同執掌龍捷軍。

王繼勳身份不一般,他是趙匡胤的小舅子,仗著姐夫寵信,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愛吃人肉,殘殺無數。

因為趙匡胤的庇佑,沒人能拿他怎麼樣,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但馬仁瑀壓根不買這位靠裙帶關係上位的當朝國舅的帳。

王繼勳受了不少窩囊氣,一直想整整馬仁瑀。

但馬仁瑀太虎,王繼勳心裡有些發怵,“憚其勇”。

怎麼整?

單挑?

信不信馬仁瑀掄起一雙麒麟臂,就能把他打出屎來?

王繼勳思慮再三,自己犯不著自尋死路,還是召集手下將士打群架。

巧了,馬仁瑀也在找機會治治王國舅。

建隆四年(963年)八月,禁軍奉命到郊外進行軍事演習。

兩人可等著這個機會了,甭廢話,約架吧,誰不來,誰孫子。

兩人率領麾下將士,直接抄傢伙,要真刀真槍地幹仗(“陰勒所部兵,私市白梃”)。

過癮吶,過癮!

馬仁瑀一天不砍人,渾身就不自在,這幾年在開封都憋出病來了,現在終於可以見血了。

龍捷軍是禁軍四大精銳部隊之一,兩人真要幹起來,那可就要殺個屍橫遍野了。

關鍵時刻,趙匡胤收到了訊息。

天子腳下,皇帝親軍,竟然敢公開械鬥?

嬸嬸都忍不了。

趙匡胤勃然大怒,這倆王八蛋都不是什麼好鳥,不能再讓他們呆在一起了。

不久,馬仁瑀調任密州防禦使,王繼勳調任虎捷軍。

06

開寶二年(969年)四月,趙匡胤御駕親征,圍攻太原城。

為了牽制契丹援軍,趙匡胤命馬仁瑀率部至上谷、漁陽巡邊。

契丹人一聽馬仁瑀這個殺神來了,嚴令各部嚴加防範,不得輕舉妄動。

馬仁瑀憋了這麼多年,此時重回前線,可算找到機會練練手,見見血了。

契丹人不來?

那就我去!

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馬仁瑀經常率領部隊深入遼國本土草原,去打契丹人的草谷,殺得契丹人叫苦不迭。

馬仁瑀雖然殺心重,卻不是濫殺無辜之輩。

馬仁瑀有個哥哥,英年早逝,留下一個侄子由他扶養。

這小子是個紈絝子弟,仗著叔叔的權勢,為非作歹。

馬仁瑀頭疼不已。

開寶四年(971年),馬仁瑀改任瀛州防禦使。

這次上任,把他也給帶上,嚴加管教。

可這小子狗改不了吃屎。

一天,他幾杯馬尿下肚,醉酒殺人。

馬仁瑀一個部下趕緊跑去死者家裡,搬出馬仁瑀的名頭,恐嚇死者父親,要他大事化小,尋求私了。

自古,民不與官鬥。

威脅利誘下,死者父親被迫答應,願以過失殺傷論。

馬仁瑀聽說後,把部下痛罵一頓:

“我為長吏,而兄子殺人,此怙勢爾,非過失也。豈敢以私親而亂國法哉?”

堅決不徇私情,按律處決了這個不咎由自取的侄子。

而後派人妥善料理了死者的喪事,照料死者父親今後的生活。

07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十二月(983年1月),馬仁瑀病逝,年僅50歲。

馬仁瑀之後,北方草原,難覓宋將英姿!

大宋將領再也無人敢去遼國本土去打契丹人的草谷。

宋朝無將嗎?

非也!

是宋朝不容許馬仁瑀這樣特立獨行的將軍存在。

軍中猛將都被關進了籠子,變得循規蹈矩,沒了殺心。

沒有殺心、謹守本分的將軍還能震懾契丹人嗎?

老王若為宋兵,願為馬將軍執鞭隨鐙,策馬奔騰,馳騁草原,殺他個七進七出!

你,敢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