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黨的二十大我們的新時代⑧農業發展不走“尋常路”鄉村振興成就“新農人”

迎接黨的二十大我們的新時代⑧農業發展不走“尋常路”鄉村振興成就“新農人”

農業發展不走“尋常路”

鄉村振興成就“新農人”

新型訂單、產業鏈延伸、股份合作、利益聯結模式……這些詞咋一聽似乎和農業挨不著邊,但潘集區高皇鎮孫崗村卻讓蔬菜產業發展走上了一條新路,讓這些看似與農業不相關的詞,變成了村民口中最時髦的話題。

“村裡出大棚,我出技術和人力,算我們聯營,等這些大棚裡的蔬菜都賣出去了,再結算費用!”5月29日,孫崗村種植大戶孫紅勝僱傭了5位村民,和妻子一道採摘剛成熟的螺絲椒。“20斤辣椒裝一袋,批發價在35元左右,如果賣到市區或者合肥、蚌埠等更遠的地方,價格還能漲上不少!”孫紅勝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自己原先有6畝地,全部都種了辣椒,隨著行情越來越好,手裡也攢了些錢,想把種植規模擴大,但苦於沒有地。市地震局駐村工作隊得知了孫紅勝的想法後,主動找到他,提出了“合作”的想法。“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興建了40畝標準化大棚,全部交給我使用,還提供灌溉施肥裝置和電力系統,省了我不少事,這好事到哪找?直接就能開幹了!”

迎接黨的二十大我們的新時代⑧農業發展不走“尋常路”鄉村振興成就“新農人”

圖為駐村工作隊隊員楊勳普(右)正在向農戶瞭解辣椒種植情況,並根據市場需求找銷路。

為了扶持像孫紅勝這樣的種植大戶,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改變以往的思路,提供服務“一步到位”,落實政策精準有效,除了提供“一應俱全”的標準化大棚外,還積極為孫紅勝辦理了10萬元小額授信低息貸款,透過市場調研和市農科院專家推薦,引進了不少優良蔬菜品種,甚至是餐桌上不常見的冰菜,透過試種成功後,還幫助孫紅勝找銷路,聯絡各大商超和酒店,解決他的後顧之憂。“這就好比農戶和村‘兩委’共同成立一個‘公司’,農戶出技術和人力,村‘兩委’出地和基礎設定,根據市場需求,採用訂單式種植的方式,推出各種蔬菜品種,確保土地一年四季都有收成,年底村‘兩委’和農戶結算,可以為村集體增加收益,農戶自己也有盈餘,雙方都能受益。”市地震局駐村工作隊隊員楊勳普說,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為農戶兜底,打消了農戶顧慮,讓他們“甩開膀子幹”,在收穫時節還能帶動村裡勞動力就業。透過這種模式,可以培養出更多有意向的“新農人”,從而帶動整個村走上增收致富的路。

迎接黨的二十大我們的新時代⑧農業發展不走“尋常路”鄉村振興成就“新農人”

如何推進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擺在市地震局駐村工作隊面前的一道難題。如果按照以往模式,村集體經濟發展速度只能是“不溫不火”。只有打破常規,走一條“不尋常的路”,才能成功破題。孫崗村圍繞產業融合發展,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探索、培育建立“聯農帶農”的利益聯結新機制。同時發展以“新型訂單”、“股份合作”為主要形式的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的產業化經營體系,建立可複製可推廣的利益聯結模式,幫助小農戶更多分享產業利潤效益,真正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利益共同體,保障農民分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

此外,孫崗村還大力整合政策扶持和資金扶持,推行“返租倒包”經營模式,在農戶用土地經營權入股企業發展的基礎上,鼓勵農戶發展種植經濟,充分調動農戶參與蔬菜產業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加大對蘿蔔、辣椒和芹菜等蔬菜種植,加強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發展扶持力度,提升其輻射帶動作用,建設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蔬菜溫室大棚,以產業壯大發展吸引更多社會投資,帶動產業向好發展。

與此同時,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還獨闢蹊徑,將以現有蔬菜基地為依託,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發展特色產品綜合加工產業,全力實現主導產業生產、加工、倉儲、冷鏈物流、旅遊觀光的全產業鏈協同融合發展。並繼續深化鄉村蔬菜基地文化景觀、村落歷史文化的挖掘,透過構建現代農業與小農戶聯接,打造一批特色蔬菜、休閒觀光、基地康養等富農專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淮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舒韻 攝影報道

責編 童飛飛

初審

孫繼奎

【來源:淮南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