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漫談7,重耳稱霸

春秋漫談7,重耳稱霸

前言

我們昨天講了,這重耳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在秦國的鼎力支援下成為了晉國的國君。

我再次強調一遍,這重耳稱為國君的時候已經六十一歲了。

我覺得有些時候,還是得堅持理想。但是不是簡單的堅持,要努力去為理想奮鬥。這樣的話,不論結果如何,至少能過得了自己這一關吧。

這重耳返回晉國最大的阻力就是圉,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重耳這邊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援,基本上屬於兵不血刃就登上了國君之位。

雖然有呂省陰謀暗殺這種小漣漪,但也只能是蚍蜉撼大樹了。

前言

重耳剛剛當上國君,上天就賜給他一份厚禮。

話說,當時的周天子是周襄王。周襄王的老婆跟著周襄王的弟弟姬帶私奔跑了,然後姬帶聯合狄人,大敗周軍。

周襄王逃難至鄭國,並請諸侯們勤王。

周襄王請的是秦穆公,並沒有請重耳。

但是趙衰勸了重耳,周天子是稱霸的關鍵,而且和晉國是同宗。如果這個時候被秦國搶了先晉國就沒有機會稱霸了。

重耳採納了趙衰的建議,派兵護送周襄王回都城,並且擊殺了姬帶。前後不過兩個月的時間。

看到這裡,我腦海中其實想的是另外兩個人,曹操和袁紹。

雖然說周襄王和漢獻帝實際情況可能有所差別,但是整體上還算相似,真論起來周襄王可能稍微好一點。

有識之士都認為周襄王和漢獻帝這種是可居的奇貨。秦穆公也想去勤王,無奈被重耳搶先了。袁紹的謀士沮授也建議袁紹去迎漢獻帝,袁紹可能是沒看過這段歷史,放棄了。

曹操和袁紹的情況大家也比較瞭解。

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的事,都是以前發生過的。

歷史總是在不停的重複,但並不是簡單的重演。

就這樣,晉國就拿到了周天子的授權,打或者不打,都佔據著絕對的主動權。

天賜良機

春秋漫談7,重耳稱霸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楚成王聯合曹衛兩國攻打宋國,宋國無力抵抗向晉國求救。

我們昨天講了,這宋國的宋襄公對重耳是非常禮遇的,但是無奈宋國實力太弱,不能給予重耳更多的幫助。

而曹國,國君去偷窺重耳,想看重耳的肋骨。

衛國我上一篇沒提到,衛國之行尚在齊國之前。衛國其實沒幹啥,就是沒幹啥,一個落魄的公子實在是不值得花費什麼心思。

所以,重耳的運氣是可以的,這屬於剛想睡覺就有人送了個枕頭。

幫助宋國,這算是報恩。

討伐曹衛,這算是報仇。

對抗楚國,這算是爭霸。

這還有啥好說的,幹吧。

重耳編制上中下三軍,以荀林父為御戎(可以理解為司機),以魏犨為車右(可以理解為貼身保鏢),聯合齊國秦國討伐曹衛兩國。

楚國這邊呢,也不管曹衛,就只是打宋國。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嘛。

小國只是大國爭霸的炮灰而已,晉楚爭霸,戰場卻在曹衛宋這樣的小國,不得不讓人感慨。

重耳在這個時候就進入了兩難的境地。

我們上篇曾經說過,這楚成王對重耳其實也算是有恩的,重耳並不想和楚國發生直接衝突。但是宋國對重耳也是有恩的,不救的話道義上也說不過去,而且這還不僅僅是簡單的道義上的問題。

這時候中軍將(可以理解為最高的軍事長官)先軫就給出了建議,把曹衛兩國的國土給宋國,楚國再繼續攻打宋國就沒有意義了。

果不其然,楚國退兵了。

這個時候楚國管理層也出現了分歧。

楚成王不太想打,他認為重耳在外逃亡二十年,嚐盡了苦難,這種人不可阻擋。

但是楚國的令尹子玉就非想打這一仗不可。

子玉,羋姓,成氏,名得臣,字子玉。

遺憾的是楚國這邊並沒有能統一思想,楚成王沒能節制子玉,無奈的給了子玉小部分部隊。

楚國方面出了先手,他們向晉國提出,晉國釋放曹衛兩國的國君,復曹衛兩國;而楚國則釋放宋國國君,復宋國。

春秋漫談7,重耳稱霸

這種要求,確實沒辦法讓晉國接受啊。很明顯的,一個宋國換曹衛兩國,楚國賺啊。

但是如果晉國拒絕,就相當於把這三個國家都得罪了。

還是先軫元帥有辦法。

一邊穩住自己的盟友齊秦兩國,一方面對曹衛兩國許願,只要你們和楚國一刀兩斷,就許曹衛復國。曹衛兩國沒有選擇,不就是絕個交嘛,就能復國,這條件誰能拒絕?

另外,先軫還把楚國的使者扣住了,目的就是激怒子玉。

這一套操作下來,楚國進退維谷,尤其是子玉,這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僅僅是這一次博弈,我們就會發現,晉國其實沒有按楚國的套路出牌。

如果晉國跟著楚國的思路一直在這三個國家復國的問題上糾纏,那就落入了楚國的圈套。

先軫的策略是直接跳出來,不和你討價還價,直接變被動為主動。

真是精彩。

這個時候重耳要求晉軍退避三舍,以踐行他當年對楚成王的承諾。

子玉終於落入了先軫的彀中,戰敗。

其實我們知道,這一仗雖然楚國戰敗,但是理論上的主力應該還在楚成王手中,還有一戰之力。但是楚成王放棄了,楚成王原本也不想和重耳交手。

楚成王幾乎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中原的諸侯國,諸如魯國,曹國,衛國,陳國等等小國都已經投入到了楚國的懷抱。

這一戰,就成就了重耳的霸業,中原地區的諸侯無不朝拜晉國。

周襄王還把重耳任命為“侯伯”,可以理解為各諸侯的頭頭。

從重耳成為晉君,再到重耳稱霸,也不過短短的五年時間。

後面的故事也不多了。

除了稱霸,重耳還做了一些影響深遠的事情。

他設立了中上下三軍,分別有一個將一個佐,這六個職位,被稱為六卿。當然,後來又加了一個新軍,又多了兩個職位。

這六卿的職位幾乎都被十一個世祖把持著,比如我們前面講到的,先軫的先氏,荀林父的中行氏,魏犨的魏氏,趙衰的趙氏等等。當然,這十一家最後只有趙魏韓三家進入了決賽圈。

春秋漫談7,重耳稱霸

天賜良機

當了九年國君的重耳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他這一輩子就是傳奇啊。

前半生顛沛流離,人家齊國送了個老婆就不思進取了,開了小差。

但是最終,還是在流浪了十九年以後成為了晉國的國君。

他又用了五年的時間成為了霸主。

在他當國君的第九年,終於,走完了他曲折的一生。

他的兒子歡繼承了國君之位。

我似乎,從他的身上看到了劉備的影子。

劉備半生顛沛流離,然而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令人欽佩。

城濮之戰

微訊號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