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安徽省各個地級市區劃變遷的故事,例如蕪湖市、安慶市、亳州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合肥市。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安徽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在中部六個省會城市中,合肥市也擁有很強的競爭力。那麼,合肥市如何形成了9個區縣的區劃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首先,我們聊聊安徽省的基本情況。安徽省是我國中部六省之一,同時也是我國華東地區的省份。安徽省是我國的人口大省、經濟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統計的數字,安徽省總人口6100多萬人。在我國各個省份中,6000萬人口以上的省份,並不是很多。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人口基數意味著發展潛力。2021年,安徽省的GDP總量超越了4。2萬億,人均經濟達到了非常不錯的水平。

目前,安徽省總計下轄了16個地級市,分別是:合肥市、馬鞍山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陽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蕪湖市、亳州市、安慶市、池州市、銅陵市、宣城市、黃山市。其中,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全國萬億GDP城市、安徽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在中部六省的6個省會城市中,武漢市擁有無可撼動的優勢地位。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至於誰是第二大城市,目前還很難說。長沙市、鄭州市、合肥市之間互有千秋,很難說哪個城市擁有壓倒性的優勢。2021年,合肥市的GDP總量達到了1。14萬億,與長沙市、鄭州市之間的GDP差距越來越小。在人均GDP方面,還佔有很大的優勢。2021年,合肥市的總人口接近950萬人。大量的人口流入合肥市,按照合肥市目前的人口增長速度,總人口超過1000萬人,僅僅是時間問題。

目前,合肥市下轄了9個區縣,分別是: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巢湖

縣級市

、廬江縣。當然,合肥市9個區縣的形成,歷經了好幾個階段的變遷。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不得不說,在古代歷史上,合肥屬於標準的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在古代軍閥混戰或者南北朝對峙階段,合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圍繞合肥等地的歸屬,爆發了一系列的大規模戰役。例如在三國鼎立時期,東吳政權屢屢圍攻合肥,然後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流傳了“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的說法。同時,也奠定了張遼的虎將地位。

那麼,合肥為何這麼重要呢?合肥

東挽江淮丘陵張八陵,西抱大別山餘脈皖西山地,南瀕長江,北枕淮河

。對於北方政權來說,控制了合肥以後,向南能夠直逼長江,向北能夠拱衛齊魯和中原。但是對於南方政權來說,這就要命了。守江必守淮,如果無法扼守合肥,那麼,兩淮一線始終面臨北方政權騎兵叢集的巨大威脅。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歷史地理學家嚴耕望認為:“

古代中國之疆域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主體,而中隔秦嶺、伏牛、桐柏、大別諸山脈,使南北交通侷限於東西中三主線……東線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長江下游之吳越

。”明朝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認為:“

合肥為淮右襟喉,江南唇齒。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於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附其背矣

。”

由此可見,合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扼守了兩淮咽喉,同時兼顧南北。眾所周知,我國行省制度出現於元朝。歷經

元明清

三朝的不斷調整和完善,最終,形成了各省大體上的區劃格局。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安徽省組建以後,省會設立在安慶府。不過,安慶府位於皖南,不利於對皖北各個州府的管理。因此,截至清朝乾隆皇帝在位的中期,安徽省布政使、按察使、學政等官員,長期寄居在江蘇省的江寧府辦公。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直到乾隆皇帝在位的中期,在朝廷的一再催促下,安徽省各級官員才遷往了安慶府。由此可見,對於安慶府的地理位置,各方的意見並不一致。截至清朝嘉慶皇帝在位時期,安徽省下轄了8個府、5個直隸州,分別是: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廬州府、鳳陽府、潁州府、六安州、泗洲、和州、滁州、廣德州。

當時,合肥市下轄的各個縣,隸屬於廬州府管理。廬州府下轄了1個散州、4個縣,分別是:無為州、合肥縣、舒城縣、廬江縣、巢縣。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由於軍閥混戰嚴重,對各地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恢復生產、發展建設的階段。出於管理安徽各地的需要,我國組建了皖北行署區、皖南行署區。行署區屬於建國初期的臨時性區劃,除了皖北、皖南行署區之外,還出現了旅大行署區、川西行署區等一系列的行署區。當時,皖北行署區駐地設立在合肥市,皖南行署區駐地設立在蕪湖市。

過於複雜的區劃,不利於經濟發展。1952年,皖北、皖南行署區被撤銷,重新合併為安徽省。從這個時候開始,合肥市成為了安徽省的省會城市。合肥市位於安徽省的中部,能夠同時兼顧皖北、皖南各地。當時,鑑於合肥市的重要性,設立了合肥地級市。不過,在五六十年代,地級市的管轄範圍並不大,合肥市僅僅管理了主城區。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外圍的各個縣,則隸屬於周邊專區管理。當時,合肥市的主城區,劃分為:東市區、中市區、西市區、郊區,這樣的區劃格局持續了很長時間。1958年,在安徽省新一輪的區劃變遷中,蚌埠專區的肥東縣、蕪湖專區的巢縣、六安專區的肥西縣,陸續劃入了合肥市管理。不過,這一階段非常短暫,1961年,3個縣陸續還給了周邊專區。

由於管轄範圍有限,很多重要專案根本無法推行。1964年,安徽省組建了長豐縣,並且劃入了合肥市管理,擴大了合肥市的管轄範圍。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以後,安徽省的各個專區陸續更名。70年代末期,全國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各省下轄的的各個地區開始陸續進行區劃變遷。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與此同時,一些地級市的管轄範圍,開始進一步擴大。1983年,肥東縣、肥西縣第二次劃入了合肥市管理。此時的合肥市,形成了4個區、3個縣的區劃結構,分別是:東市區、中市區、西市區、郊區、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這樣的區劃格局,持續了將近20年時間。隨著合肥市城區面積的進一步擴大,城市人口的進一步增加。

進入21世紀以後,合肥市的區劃格局再次進行了調整。2002年3月,東市區、中市區、西市區、郊區,分別更名為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2011年,巢湖地級市被撤銷以後,組建了巢湖縣級市。巢湖縣級市、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陸續劃入了合肥市管理。截至這個時候,合肥市9個區縣的區劃格局,徹底形成。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當然,出於發展經濟的需要,進入21世紀以後,合肥市陸續組建了經開區、高新區、政務區等幾個新區。不過,這幾個新區的情況特殊,屬於功能區,一般不會計算在內。

合肥市的區劃調整,安徽省的第一強市,為何有9個區縣?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