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國學—孔子》:世人都向孔子學習哪三方面?

《微觀國學—孔子》:世人都向孔子學習哪三方面?

孔子是中國儒家文化最堅實的奠基者,是精神文明的傳承者和集大成者。孔子的一生是典範的一生,他有一個極為精彩的人生準則,可以做到知行合一,更是一生都在傳授“仁”的思想,也因此成就了最為美麗也最為現實的人類精神家園-——文化中國。

01 人生準則

孔子晚年對自己的人生總結堪稱典範,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很多人都很熟悉這段話,但很少人將這段話和自己的人生相對應,去了解自己的生活處於何種境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現在的青少年被手機、網路遊戲所包圍,很難做到“志於學”。

“三十而立”?現在很多三十出頭的青年,如果不做啃老族,不給家人添麻煩就算是立柱了。

“四十不惑”?現在的中年人既有深深的困惑,也抵擋不住社會和生活的誘惑,有人強調,孔子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仍堅持理想不動搖。如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現階段社會的中年階層多是不及格的。

“五十知天命”?現在的人很少意識到“天命”的存在,當代人多以為那是玄學的東西,意識不到人生社會的必然性。在知天命方面,當代人幾乎都交了白卷。

用不著一條條對照,只要揪住任何一條跟自己或身邊人對比,我們就知道當代人的生存是多麼虛幻。

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隨身攜帶《論語》的事為很多人熟知,他的皮夾裡有張煙盒大的紙片,上面用韓文和漢字摘錄的孔子名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好的人生準則可以讓我們時時檢驗自己,為人生指引方向。我們的人生也只有以之為參照,才不會為眼前的一點成就而洋洋得意。

《微觀國學—孔子》:世人都向孔子學習哪三方面?

02 知行合一

一般人評論別人頭頭是道,但一涉及自己,就羞怯、迴避起來;但孔子卻從不迴避跟人談論自己。

如《論語·述而》中: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這句話的意思是葉公問子路孔子是個怎樣的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說:“你為什麼不這樣說:他的為人,發憤用功到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如此等等。”

這是孔子的自畫像,表明孔子是刻苦的、勤奮的,也是獨立的。

為什麼孔子如此不迴避地談論自己呢,因為他知道自己如何抵達人的境界,他認可自己,談論的平常,甚至不無驕傲。

孔子的光輝不在於他說了多少深刻的道理,而是他的真正的實踐了老子所說的”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所以孔子能從常人中浮現出來,感動了千秋萬世。

《微觀國學—孔子》:世人都向孔子學習哪三方面?

03 仁的思想

《論語》中有很多人生的教誨,最核心的關鍵詞便是“仁”。孔子一生都在傳授仁的思想,仁的情感。

如: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等等。

如何成仁呢?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自孔子之後,中國人都高度關注仁的有無。如:我們評判一個人的卑劣,不仁不義;我們稱頌醫生的醫術醫德,仁心仁術等等。

什麼是仁呢?孔子似乎沒有給出一個確定的唯一的答案。度孔子,對孔子的仁,我們也需要做出當代的解釋。

作者認為,將印度文明、西方文明納入進來,我們看孔子的仁就簡單多了。仁不僅是種情感道德屬性,也是種時間屬性。

從時間屬性來說,仁是初始階段,是生物或人的起點。因此,重視仁、關注仁,便是讓我們回到初衷,記取人生最初的美好和對世界的愛。

《微觀國學—孔子》:世人都向孔子學習哪三方面?

既然牢記初衷,知道結果,知道自己要到哪裡去,那還怕什麼呢?

讀孔子,向孔子學習制定人生準則、學習仁義之心,並且做到知行合一,人生便會有所成就。

如何把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古典文化的終極目標。讓我們一起向孔子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