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即便是資質再好,如果不去學習,也不會成才

孔子認為,自己之所以有所成就,不是因為自己人性上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而是因為自己比別人好學。言下之意,是說人的本性差異並不大,只是由於後天學習的影響,人到成年後品德和才能才有了巨大不同。《三字經》把這個觀點概括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種觀念,強調了學習在人成長和進步中的決定性意義,教導後人要重視學習。

一個人即便是資質再好,如果不去學習,也不會成才

孔子本人就是一個好學成才的典型。孔子自己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年少的時候,便在生活中學會很多本領,自言“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成年後,但凡有機會,他從不放棄學習的機會。因為醉心禮制,他“入太廟,每事問”。因為學問淵博,孔子成為當時的文化名人。成名以後,孔子依然好學不倦。據史料記載,在周遊列國到達郯國時,孔子馬上去拜見博學的郯子,向他學習古代官制和典籍歷史。孔子多次到過衛國,每次都要到衛國賢臣蓮伯玉家求教。此外,他還跟師襄子學過彈琴。為了搞清禮制上一些問題,他曾跑到洛陽向老子問禮。當他遇到學識淵博的弘時,便向他請教韶樂和武樂的有關問題。孔子不僅向當時的社會名流虛心求教,也向身處山野的隱士們問學。據載,孔子曾向楚國隱士接輿、荷葆丈人、長沮等人請教。更可貴的是,孔子還能謙虛地向普通人學習,他自己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是靠這種熱愛學習和不恥下問的精神,孔子才成為世人敬仰的大學問家。

一個人即便是資質再好,如果不去學習,也不會成才

一個人即便是資質再好,如果不去學習,也不會成才。這一點,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曾在《傷仲永》中記述了一個天才混滅的典型事例。方仲永是北宋年間的人,在他五歲的時候,連文房四寶都不認識。可是,有一天他卻突然向父親要來筆、墨、紙、硯題詩,並一氣呵成,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因此而少年成名。後來,他的父親就帶著他到處表演,藉此換取別人的贈禮,致使方仲永荒廢了學業。方仲永長大以後,完全沒有任何出眾的地方,成了一個很普通的人。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天賦再高,如果不努力學習也是成不了才的。

有些人總把工作繁忙、時間緊張作為不學習的藉口,其實這些人真該好好反省一下。倘若你是真心想學的話,無論是在什麼時候和條件下都能學習,這些外在的條件根本就阻止不了你求學的決心。

一個人即便是資質再好,如果不去學習,也不會成才

鑿壁借光的匡衡、頭懸樑的孫敬等人,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他們都堅持了下來。雖然這些舉動在現今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他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的學習精神,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而且,我們現今的教育制度還是比較完善的,成才的道路也有很多種,大家為何還要棄大好的資源而不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