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物語丨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為何有七家老戲園子?

京華物語丨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為何有七家老戲園子?

《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張永和 張田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前門外大街西側,有著北京城歷史最悠久的戲園茶樓;西城區大柵欄商業街,聚集著七家老戲園子。扎堆的戲園形成了規模效應,引來了大量的戲曲觀眾,西皮二黃首先在這裡唱響,這裡是京劇早期的搖籃。

京華物語丨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為何有七家老戲園子?

老戲園(《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內頁插圖)

西皮二黃興起前門外

西城區前門外商業街——大柵欄,寬不足七米、長不足三百米,可是卻中外皆知、名聞遐邇。

大柵欄,北京人念“大什爛兒”。這個街名怎麼來的?這條街真的曾經有個大柵欄嗎?還真有。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明代大將徐達趕走了元順帝,佔領了大都城,將大都改名為北平。明永樂元年(1403),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從他侄子朱允炆手裡奪取了皇位,他又改北平為北京。戰亂之後的北京居民減少,商鋪關門。朱棣為讓北京儘快繁榮起來,就在正陽門外蓋起了一些鋪面房,讓商戶來這兒做買賣。

沈榜著《宛署雜記》雲:

(永樂)改建都城,猶稱行在。商賈未集,市廛尚疏。奉旨:皇城四門,鐘鼓樓等處,各蓋鋪房,……招商居貨,總謂之廊房雲。

廊房,就是國家出資,在城門外蓋起的連排鋪面房。正陽門外,一共蓋了四條,現稱為廊房頭條、廊房二條、廊房三條和廊房四條。其中以廊房四條街面相對比較寬闊條件最好,因此招來的鋪戶也最多。

到了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為了提高北京城的防禦能力,在北京的內城之外,又加了一圈城牆。於是把城南的大片區域圈了進來,北京人稱之為外城。正陽門以裡,稱之為內城。清軍入關以後,內城裡駐紮八旗軍隊及其家屬,漢人則全都遷到了外城。前面說到清初規定內城不許開戲園子,內城就指的是正陽門以裡。

那這個“大柵欄”又是怎麼回事呢?在衚衕口設定柵欄,是為了維護治安。明弘治元年(1488),明孝宗下令在京城內以及關廂地區的大街小巷設立柵欄,早啟晚閉。這個辦法也被後來的清代沿襲下來了。清康熙九年(1670),康熙帝下令將城外各巷口照城內街巷一樣設立柵欄,並規定:定更(晚7點)後,老百姓均不得隨意出入。要是定更以後仍然出來溜達就是“犯夜”,被巡夜的官兵拿獲,是要判罪的。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再次下令,在外城街巷口豎立柵欄,並且還派遣專人負責巡查。乾隆以後,北京城內的柵欄多了起來,據《八旗通志》記載:當時僅北京內城就設有柵欄一千多處。

為什麼到處都有柵欄,唯獨前門外的“大柵欄”叫響了呢?前門外的大柵欄,原來叫廊房四條,這條衚衕裡聚集著一些大買賣家。商賈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集資在衚衕口處安置了一座高大漂亮的鐵柵欄。日久年深,人們就用“大柵欄”這個稱呼代替了廊房四條的本名。在《乾隆京城全圖》中,廊房四條的位置已被標為大柵欄了。這說明大柵欄這個稱呼至少在乾隆初年之前就已經形成,但廊房頭條、二條、三條的名稱卻沒有改變,一直沿用至今。這就是大柵欄名稱的由來。

大柵欄裡有哪些大買賣家呢?有自打康熙年間就進駐的同仁堂老藥鋪,以後陸續開業的有步瀛齋鞋店、馬聚源帽店、內聯升鞋店。到了光緒年間,大柵欄裡又有所謂八大祥之稱的綢布店,即瑞蚨祥、謙祥益、瑞林祥、瑞生祥、瑞增祥、益和祥等,以及張一元茶葉莊,等等。當時的民諺這樣流傳著:“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說的是當時一個闊綽人家的穿戴,所謂的四大恆是指當時老北京的四大票號——位於東四牌樓附近的恆利、恆和、恆興、恆源四家錢莊。

說這麼多商家老字號幹嗎呢?因為大柵欄這條商業街繁華紅火,這才引來娛樂業為其錦上添花。清乾隆以降一直到民國,大柵欄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就有七家老戲園子。您聽我跟您數一數——

從大柵欄的東頭往西頭,路北頭一家是慶樂園。路南毗鄰的糧食店衚衕北頭,有一家中和園老戲園子。慶樂園對過路南是三慶園。再往西是門框衚衕南端的同樂軒。再往西是一個叫慶和園的老戲園子。它的西邊就是很老的廣德樓了。廣德樓對面是一個較晚開業的叫大亨軒的,既演曲藝又演戲曲的茶園。加起來總共是七家老戲園子。

京華物語丨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為何有七家老戲園子?

中和戲園(《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內頁插圖)

這僅僅是大柵欄這條街上的老戲園子。要把範圍擴大到整個大柵欄地區,那就有十幾個老戲園子了。您看,大柵欄馬路對面的肉市衚衕內的廣和樓,與大柵欄衚衕正對面的鮮魚口衚衕內的天樂園,抄手衚衕內的裕興園,孝順衚衕的燕喜堂,打磨廠衚衕的福壽堂,楊梅竹斜街的匯豐堂,勸業場四樓上的新羅天,王廣福斜街的民樂園,還有廊房頭條的大舞臺,等等。這些老戲園子,曾經是戲曲、曲藝之花盛開的園地。如此集中、如此多的老戲園子說明什麼?說明中軸線上北京戲曲舞臺曾經的繁榮。

京華物語丨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為何有七家老戲園子?

北京廣和樓戲園(《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內頁插圖)

戲園子的前身是茶園

說老戲園子,說戲曲的最初的繁榮、發展,怎麼連茶園也包括進來了呢?

大柵欄的老茶園,就是唱戲的地方。北京的茶園,曾是這座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間。這裡既是愛茶人會聚之所,更是國粹京劇的搖籃。唱戲的地方幹嗎非叫茶園?是以喝茶為主,還是以演戲為主?告訴您,一開始,乾隆年間修建的那些個老茶園,去茶園的人還真是以喝茶、聊天兒、談生意為主。為什麼這麼說?一進茶園,您看一排一排擺放的長板凳,中間夾著長條桌,人跟人得對面坐著,不是衝著舞臺。您要想看戲,得歪過身子、扭著脖子瞅。您這就明白了吧?茶園,是喝茶、說事情的地方;臺上唱戲,不過是“伴茶”的性質,還可能是為了烘托氣氛,營造一種環境。

曾幾何時,我們曾誤以為北京人喝茶不講究,以至於認為北京這座城市,沒有屬於自己的茶文化。其實情況並非如此。曾盛極一時的茶園文化,便是北京茶文化的精粹之一。想要了解北京茶園文化,要先從中國戲劇史談起。

唐宋時期,我國的戲劇藝術已經嶄露頭角。那時既沒有戲園也沒有茶園,常常只是在街頭露天演出,在一塊高地上,就唱起來、舞起來。這樣的高地,也就是戲劇史上所說的“露臺”。有文字記載嗎?有。《爾雅·註疏》卷四,記載上古時代的露臺為“積土四方而高者名臺”,說明上古時代的露臺只是積土夯實為臺。漢唐時期的露臺已經是用磚石木材搭建的了。露臺,是用來祭天地鬼神和佛道作法的地方,而演戲,那也是祭祀活動,是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最初的戲劇,那是演給天地鬼神看的,是“娛鬼神”的。

宋元以後,有了演戲給人看的場所——勾欄瓦舍。瓦舍是指商業性的遊藝場所,勾欄就是指在瓦舍中演劇的地方,有人說勾欄就是指演劇舞臺的欄杆。北宋的汴京、南宋的臨安,經濟非常發達,城內有許多瓦舍和大小不等的勾欄。遼、金、元,北京地區也有勾欄。到了明代中期,瓦舍勾欄才漸漸消失了。

北京地區元明以後的戲臺,大多是搭在寺廟和祠堂中的,演戲目的多是酬謝天地神靈和祭祀祖先。現在北京前門外西河沿的正乙祠,原先就是供奉武財神趙公明的廟宇。趙公明又叫正一元帥,老百姓後來慢慢將“正一”念成“正乙”,從而得名正乙祠。因為供奉的是財神爺,後來清康熙年間就被票號買下來了,變成了票號業的行業會館。正乙祠裡面有戲樓,票號業聚首開會時,便在裡面唱戲。北京正乙祠算是“祠堂戲”的遺存。

京華物語丨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為何有七家老戲園子?

復建後的三慶園內景(《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內頁插圖)

清代康熙中葉之後,北京戲曲又慢慢繁盛起來,這時最講究的看戲場所是戲樓,北京皇宮內、皇家園囿內、各大王府內,大官僚的府第以及各大會館內的戲樓,加起來不下幾十處之多,有身份的皇家、官宦人家以及富家子弟才能有這種條件去戲樓前看戲。老百姓想看戲,最初則要到飯館去過戲癮。清代前期北京城的大飯館裡都有戲臺,比如宣南一帶的方壺齋、蓬萊軒、昇平軒等有戲臺的大飯莊子。食客們就是一邊吃飯,一邊看戲,這樣的戲曲表演帶有伴宴的性質。演出時臺下不免划拳行令,嘈雜的環境不利於欣賞藝術。久而久之,北京戲曲的演出場所便從飯館挪到了茶園。茶園畢竟文化氣氛更好,也適合於靜心觀看錶演。戲曲從飯館轉移到茶園,也是一次進步。從這個角度來講,北京的茶園對於戲曲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

早年間有一部評書叫作《康熙私訪月明樓》。評書裡的月明樓在哪兒呢?如果按照評書裡面的描述,康熙帝從宮裡面騎著一頭小毛驢出來往南走奔前門,進了肉市西口就有一個月明樓。這個月明樓的位置,就是當時北京的廣和樓。歷史上的廣和樓,就是位於前門外以東的肉市,和評書描述的位置相符。這座廣和樓最早是明末大鹽商查氏所修建,所以也叫查樓。清康熙年間,正式改成茶園對外營業。

清嘉道年間,單是前門外大柵欄就有七個茶園:慶樂茶園、同樂軒茶園、慶和茶園、廣德樓、三慶茶園、大亨軒茶園、中和茶園。後來,同樂軒茶園改成了電影院,慶和茶園改成了東鴻記茶莊,大中後期,成為四大徽班以及幾大梆子班等一流班社輪轉演劇的場所,一些西班(指秦腔班)及陣容較弱的小徽班(皮黃班),還沒有資格到大柵欄這幾個名園來演出。所以,讓北京戲曲藝術興旺的大柵欄,人們說是戲曲特別是後來的京劇誕生的搖籃,同時也成了北京茶文化的匯聚之地。

京華物語丨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為何有七家老戲園子?

徐碧雲《綠珠墜樓》(《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內頁插圖)

除去大柵欄地區,北京的茶園還有很多。如東城隆福寺的景泰茶園,原址就是現在隆福寺工人俱樂部的位置。地安門一帶,有德泉茶園和天和茶園。東安市場內,還有丹桂茶園和吉祥茶園。北京西城的茶園也不少。如宣武門內的春仙茶園,阜成門大街的同益茶園,橋頭的阜成園茶園,西四口袋衚衕的慶升茶園,西安市場裡的人和茶園,等等。前門外鮮魚口有歷史悠久的天樂茶園,1949年以後又改為大眾劇場。鮮魚口抄手衚衕的裕興園茶園,崇文門外茶食衚衕,還有一家廣興茶園。總而言之,北京的茶園大小有四十餘家。這麼多茶園,大都集中在北京中軸線上,或西或東,或南或北。所以我們說北京中軸線及其周邊都是戲曲文化的載體。

茶園裡聽戲只要茶錢

當時北京的茶園,因為可以邊喝茶邊看戲,所以茶園內的佈局也有著自己的特點。

首先是有個舞臺。茶園的舞臺由四根柱子支起來,前三面都可以觀演。舞臺後面是大牆;大牆挖倆門洞兒作為上場門和下場門,一邊寫“出將”,一邊寫“入相”。

然後是臺底下的觀眾席,中間部分的長條桌,和舞臺是垂直放置的。來這裡的茶客,是一邊喝茶談事,一邊看戲。一杯清茶,可以很快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當時的北京茶園,具有相當強的社交屬性。以喝茶為主的這部分座位,稱為“池座”。兩邊桌子的位置,則叫作“兩廊”。兩廊的桌子不垂直襬放,更方便看戲。有意思的是,兩廊座位的票錢反而更便宜。如果是一層,舞臺對面的盡頭就沒有桌子了,只有靠牆一排高凳。

那時候茶園的設計不夠科學,整個園子在一個平地上。在最後一排設計了高凳,這樣視線就不被前排觀眾遮擋。這個位置叫“背大牆的”,價格最便宜。您先給點小費,就可以坐了。別看高凳便宜,可還專門有人搶。為什麼呢?坐這兒方便給臺上叫好。民國以後,高凳完全取消,轉而變成彈壓席。茶園如果是兩層樓,樓上還有官座,也叫包廂,坐上四到六個人沒問題,是相對高階的享受。包廂後面是長板凳。

我小時候常去大柵欄的慶樂茶園或是三慶茶園看戲。因為我家在東珠市口開著好幾家買賣。茶園裡的工作人員也即是茶房,常把樓上的包廂留給我們一家人,這就叫出“紅票”,花的錢總要多一點,做買賣的人不在乎這點錢,所以我在小的時候就看了不少好戲。

京華物語丨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為何有七家老戲園子?

慶樂園(《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內頁插圖)

京劇史上大名鼎鼎的“同光十三絕”,當時便都是在北京茶園裡演出。那時北京茶園裡的戲曲,可謂是名角薈萃、精彩紛呈。當時去北京茶園聽戲卻不用買戲票,進去只給茶錢,同時給夥計小費。價格非常便宜,茶錢是十大枚,小費是兩大枚。可以說,北京的茶園是上至達官顯貴,下到販夫走卒,人人都能享受的休閒場所。

我小的時候,那是20世紀40年代中期,我在慶樂戲院看李萬春的鳴春社演出的連臺本戲《濟公傳》。火爆熱鬧,戲中還加演電影。我去廣德樓看了著名高派老生白家麟領銜主演的連臺本戲《八仙得道》。機關佈景不說,白家麟扮演的張果老倒騎真驢上臺,邊唱邊走圈,很是熱鬧。我那時候是小孩兒,看得津津有味,不過那時候已經不叫茶園了,改叫戲院了,可是依然賣茶,我們都是自己帶茶葉,喝好茶也過癮。

京華物語丨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為何有七家老戲園子?

李慶春《濟公傳》(《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內頁插圖)

在茶園門口把門兒的人叫“檻子”。別小瞧這份工作,幹好了很不容易。既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得跟這一帶地面兒上的人熟識。進了茶園大門,給客人提茶壺的人叫“茶房”。雖然不賣票,但是好的座位茶房都給熟識的客人占上了。所以,您要是第一次進去聽戲,先得跟茶房搞好關係,那就要多給點兒小費才行。

北京的茶園裡,一直沒有實行對號入座。一直到了前門外西柳樹井第一舞臺開業以後,北京城才慢慢有了對號入座的概念。

在老北京的茶園看戲時,喝茶的品種並不太豐富。當時北京主要流行喝香片,花色品種大致就是茉莉雙窨、茉莉小葉、茉莉大方、珠蘭香片等幾大類。除去喝園子裡賣的茶葉,客人也可以自己帶茶葉,交給茶房去沖泡。到時候茶房把茶壺端來,把茶葉的包裝紙往壺口一插,就表示證明是您帶來的茶葉了。當然,雖然是自己帶茶葉,茶資還是照付。其實自己帶茶葉的人,不是為了省錢,而是追求一種享受和閒情罷了。

現如今的北京,國際水準的劇場劇院比比皆是。精細雅緻的飲茶空間,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反倒是老北京這種既可飲茶會友,又可賞劇聽戲的傳統茶園,早已消失了蹤跡。當然,眼下咱北京還有長安大戲院、湖廣會館、老舍茶館等地,在適當的座位上,觀眾還能飲上杯香茶解渴,尤其是在盛夏,一邊看戲,一邊品茗,更為觀眾所熱愛。

本文選自《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較原文略有刪節修改。文中所用插圖均來自該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原文作者/張永和 張田

摘編/何也

編輯/青青子

導語校對/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