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新世界》裡的它們曾馱起整個四九城

前些天陪著家人一起在電視機前看了《新世界》,這部以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為背景的劇集讓人欣喜,片中關於老北京的還原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部分,而其中最搶鏡的還是片中幾次出現的駱駝們。

你可知道,《新世界》裡的它們曾馱起整個四九城

劇中的駱駝。

我們現在很難見到駱駝,想見的話只能到動物園去。其實這種體型龐大、性情溫和的牲畜,以前在北方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毫不誇張地說,正是它們曾馱起了北京的運輸線。

其實駱駝作為載人和運送商家貨物的交通工具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因為有超強的耐力,既可以長途跋涉又可以幾天不吃不喝,一次能馱運三四百斤重的貨物,多是以煤炭、水果、山貨、皮毛、鹽、布匹、藥材、茶葉、糧食一類為主。

《燕都雜記》就曾有如此記載:“(金)宣宗南遷駱駝三千送犀玉於汴京。”而據華學瀾的《庚子日記》記載:“10月16日記雲:卸煤十四駱駝,共五千六百十斤。”

可見駱駝作為交通工具的經濟效益是特別明顯的。而負責馱運的駱駝多為騸駝,也就是閹割後的公駝,其體格及力氣都超過普通公駝且性情溫順。行進時,領頭的駱駝被叫做“駝頭”,駱駝之間往往都是以繩索串聯起來,拉駱駝的把幾頭駱駝用較細的皮繩穿通駱駝的鼻孔,形成一串,稱為“一把兒”,最後的一隻駱駝會被掛上一隻鈴鐺,行進中鈴鐺會不斷髮出聲響,若聽不到鈴聲,就可以判定駝隊發生了意外。

你可知道,《新世界》裡的它們曾馱起整個四九城

駱駝也出現在了背景裡。

因此,人們把每把兒駱駝中最後一隻脖子上掛的銅鈴叫做“報安鈴”。

北京的駱駝市和駱駝車出現則可以追溯至元代,忽必烈修建元大都時,它們就是城市建設的主力,元代詩人乃賢曾這樣描述:“翠幌金車錦駱駝,芙蓉繡褥載雙娥。”

等到了清朝,駱駝成了屬於受法律保護的動物,根據《大清律例·兵律·廄牧》規定,凡私宰自己家的駱駝,杖八十,沒收毛皮;如果是誤殺或者駱駝病死,主人不受懲罰;宰殺他人的駱駝,則要杖一百。

等進入民國,隨著近代運輸工具的發展,這條法律也就廢除了。

當時北京駱駝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把式自家餵養的,他們大多居住在西郊,那一帶幾乎每個村莊都養駱駝,有的專業戶能養100多頭;二是把式從店鋪租來的,那時候專門有從事出租駱駝生意的店鋪,就像現在租車一樣。

你可知道,《新世界》裡的它們曾馱起整個四九城

劇中的駱駝走過北京的街道。

當時北京駱駝運輸範圍主要集中在城外西邊,東到阜成門、西到永定河、北到玉泉山、南到盧溝橋一帶

由於駝隊行走在大街小巷,常常造成交通擁堵,行人和車輛也不得不避讓。為解決這個問題,民國京師警察廳曾專門規定:“駱駝以三頭為一組,不得隊隊相連。”

如果從13世紀,駱駝參與忽必烈修建元大都城算起,到20世紀50年代,貨物運輸由鐵路和載重汽車所取代,駱駝從北京的運輸業中退役止,毫不誇張地說,駱駝在北京工作了近700年,為北京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今在《新世界》裡再度看到曾經馱運起整個四九城運輸線的駱駝們,自然是讓人欣喜。

誰能想到早晨駱駝排著長隊在大街上走過,頸上的鈴鐺搖擺著,叮噹作響,這一幕昔日老北京固有的景緻,會以這樣的形式回來了呢?

□簡木生(劇評人)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