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多首詩,而李白只回了四首,還沒有一首是走心的

李白和杜甫,是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們一個是瀟灑飄逸的詩仙,另一個是心繫天下的詩聖。後世並稱他們為“李杜”。比如韓愈,就在他的詩裡寫過: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多首詩,而李白只回了四首,還沒有一首是走心的

李白和杜甫的友誼,也為後人津津樂道。不過在這段關係中深情的杜甫付出更多,據考證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多達15首,而且很多都是經典名篇,比如這首《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詩中高度讚揚了李白,將他和南北朝時期著名詩人庾信、鮑照相提並論。

而李白呢,卻僅僅只給杜甫回過三首詩,還都不怎麼出名,可見當初李白寫的時候也並不走心。比如這首《戲贈杜甫》,很顯然就是不怎麼認真的玩笑話: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意思是:上次在飯顆山上遇到你的時候,頭上戴著竹笠,日頭剛好是中午。自從分別以後,這段時間怎麼瘦了這麼多?可能是最近寫詩太辛苦了吧。

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多首詩,而李白只回了四首,還沒有一首是走心的

為什麼杜甫對李白如此“深情”,李白對杜甫卻如此“冷淡”呢?原因有三:

首先,李白比杜甫大不少。

李白和杜甫第一次的相會是在洛陽,當時杜甫32歲,而李白已經43歲了。當時在場的還有一位大詩人高適(就是寫“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那位)。李白看杜甫,更多的是一種看後輩年輕人的感覺:嗯,這小夥子還可以!

其次,李白成名比杜甫早得多。

李白和杜甫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早已經是名滿天下。而那時候杜甫的名氣才剛剛顯現。杜甫對李白,就像是粉絲對待偶像,因此在他的詩歌裡天天歌頌李白,就顯得很正常了。

而且在安史之亂之前,李白就已經寫下了無數經典作品,而杜甫最經典的那些作品,基本上都寫於安史之亂之後,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多首詩,而李白只回了四首,還沒有一首是走心的

第三,李白的社交圈太大了!

李白成名很早,又是才華橫溢,因此朋友遍及天下,他給很多人寫過詩,顧不上杜甫也是自然的。

下面,小編就分享幾首李白寫給朋友的詩: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贈孟浩然》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友人》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看看,李白那可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孟浩然、王昌齡等都是李白詩中的常客。除此之外,李白還給很多人寫過送別詩,而且都比寫給杜甫的走心。

據考證,李白現存的900多首詩,有160多首是送別之作,而很多都沒有具體指出送別的是誰,比如上面的《送友人》。還有諸如《渡荊門送別》、《金陵酒肆留別》、《南陵別兒童入京》等等。

除此之外,李白還很喜歡在詩中追摹古人,比如謝眺、謝靈運等,“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等這些傾慕古人的詩句,也是李白傳及後世的經典。

雖然李白和杜甫的友誼可能並沒有那麼深厚,但是卻絲毫無損他們在每一箇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他們創作的一首首詩歌,已經傳唱了千年,還將傳唱下一個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