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趙括,可你想過他“紙上談兵”背後的情結嗎?

提起

趙括

,我們馬上就能聯想到“

紙上談兵

”這個成語。

你知道趙括,可你想過他“紙上談兵”背後的情結嗎?

趙括真的是隻能紙上談兵,無任何才幹之人嗎?

趙王讓趙括代替廉頗為將,去長平帶領趙國軍隊與當時強大的秦國大軍作戰,是因為

趙王真的相信秦國的“謠言”:“秦軍不怕廉頗怕趙括嗎”?

趙括的才幹

據《史記*趙世家》記載:

公元前280年,趙奢(趙括之父)奉趙慧文王之命,去攻打齊國的麥丘。

攻打了好久之後,趙王頂不住了,給趙奢下達了命令,現一個月之內攻下。

趙奢準備強攻時,趙括攔住了父親。

他設法抓了兩個麥丘的俘虜,好生招待,瞭解了麥丘城內的兵力和糧草情況後,又勸降了幾名俘虜。

這些俘虜回到城內以後,說趙軍對他們多麼多麼好,然後幾個人就商量了一下,殺了守城的官員,開城門投降。

你知道趙括,可你想過他“紙上談兵”背後的情結嗎?

除了這件事,從後來的

長平之戰

當中,也能看到

趙括並非庸才。

首先

,趙王把將領換成趙括以後,

秦國那邊悄悄地把將領由王齕換成

了征戰37年,從未有過敗績的戰神

白起

如果秦國對趙括的軍事才能沒有一點忌憚的話,肯定不會悄悄地換將領。

其次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這樣描述當時的趙括:

“九月,趙卒不得食46日,皆內陰陽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

(九月,趙括率領的軍隊已經46天沒有糧食,出現了人殺人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趙闊還能有序組織軍隊,突擊了四五次。)

率領幾十萬人,在46天沒有糧食的情況下,還能有序地組織部隊進行突圍,這絕不是沒有本事的人可以做到的事。

你知道趙括,可你想過他“紙上談兵”背後的情結嗎?

再次,

邯鄲之戰時,

白起對秦昭王說:

“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然傷之者過半,國內空虛。”

這也證明了在長平之戰中,趙軍並不是單方吃了敗仗,秦軍傷亡也不小。

如果秦軍不是白起為將的話,勝負或許還真難預料。

白起這樣評價趙括:“此子若不死,必成秦國大患。”

最後

,近代史學家呂思勉

《呂思勉讀史札記》中記載:

“秦軍傷亡至少25萬人……”

趙括的傲慢

《史記》中趙括父親是這樣評價兒子的: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戰場乃死生存亡之地,而趙括說起來很輕鬆,如果趙國不用趙括做將則已,如果用的話,那麼讓趙軍陷於敗仗的必定是趙括。)

這樣的父親可以理解,畢竟趙奢是經常出入戰場的將領,他知道

軍事上容不得有絲毫的傲慢,因為你的對手也懂兵法。

你知道趙括,可你想過他“紙上談兵”背後的情結嗎?

同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也有對趙括傲慢的描寫: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無知者無畏

,因為趙括親身經歷過的戰場太少,讓他不知道戰場上的風險,

從長平之戰中,對這一點也做了驗證,趙括接替廉頗之後,不應該在沒有徹底探知對方將領和部署的情況下就率兵追擊。

“紙上談兵”背後的情結

明初大臣劉三吾《湖南雜詠》“朝野猶誇紙上兵。”讓趙括成了紙上談兵的代名詞。

《趙將括母》中趙括的母親是這樣給趙王說的:

“括不可使將……王終遣之,即有不稱,妾得無隨坐乎?”

(趙括不能被任命為大將……如果趙王您非讓他去替代廉頗,打了敗仗,我能夠不受連坐的處罰嗎?)

一個正常的母親,怎麼不關心自己兒子的名譽和生死?只知道關心自己呢?

其實,我們細想一下,趙括母親只能用這種辦法告訴趙王:趙括不能為將!

因為她不能參論國事,只能說自己的兒子不行。

我們再細想一下,

趙王當時也挺難的。

長平之戰,

秦趙雙方都出動了幾十萬的大軍,廉頗堅守不出,就這樣跟秦軍耗了將近三年。

趙國的經濟實力遠遠比不上秦國,再耗下去的話,就把趙國耗垮了。

你知道趙括,可你想過他“紙上談兵”背後的情結嗎?

可以說,趙王對廉頗的不滿已經達到了頂點,但此時又沒有別的將可換。

李牧守著國家的北防線,樂毅已經老了,田丹從齊國過來時間不長,難以服眾。

能派的將領只有趙括。

即使趙王知道趙括沒有做大將的本事,即使趙王知道廉頗堅守不出的做法是對的,但他沒有選擇了,因為讓廉頗率領大軍繼續和秦國耗下去的話,最終趙國也是耗不過秦軍的。

《戰國策*齊策二》記載:

“秦攻趙長平,趙以無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

這時候剛好秦軍這邊“傳話”過來:

“秦軍不怕廉頗怕趙括。”

所以趙王就將計就計,或者說乾脆就破罐子破摔,讓趙括帶領大軍和秦軍決一死戰,說不定還有勝利的機會。

趙王的這個情結沒有辦法說出來,但事實就擺在這裡,所以趙括的母親,她知道不希望兒子去送死,就給趙王說,趙括沒有率領大軍的本事。

趙括也知道趙王的情結,他也想為國效力,為自己爭得名譽,所以一到長平,他就著急地與對方打起來。

你知道趙括,可你想過他“紙上談兵”背後的情結嗎?

再看一例

評判一個歷史人物,最好是放在當時的歷史和現實環境下。

人是情感動物,能做到隨時隨地都保持理性的人,應該說是極其少甚至沒有的。

所以看歷史人物的時候,把情感和人性考慮進去,或許會讓我們看得更清。

東漢將軍馬援,平定湖南苗族叛亂時,為什麼要冒險從水路進攻?他不知道水路逆流而上危險嗎?

當然知道,他一生立下了赫赫戰功,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伏波將軍,怎能不知道走水路比走陸路要危險得多?

你知道趙括,可你想過他“紙上談兵”背後的情結嗎?

但是,

平定苗族的叛亂,都打了兩年了,將領都換了好幾波了,皇上都已經著急了。

再有,馬援的平生夙願就是,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在兒女子手中耶?

這也是馬革裹屍成語的來源。

而且馬援還給他的好友杜愔說:“我已年老,常恐不得死國事,今獲所願,甘心瞑目。”

皇帝的著急和馬援的夙願,應該是他決定逆流而上的兩個情結所在吧!

寫在最後的話

南宋文學家徐鈞:

“少年輕銳喜談兵,父學雖傳術未精,一敗誰能逃母料,可憐四十萬蒼生。”

靳生禾和謝鴻喜《長平之戰——中國古代最大戰役之研究》:

“若不為成敗論英雄,亦不能不看到他畢竟指揮趙軍對強大的秦軍做了極其英勇的殊死戰,亦給了敵人以重大殺傷。”

你知道趙括,可你想過他“紙上談兵”背後的情結嗎?

重讀趙括,不知道你怎麼看?如何想?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是紅七六,關注我,我們一起學習、改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