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大明王朝能否延續呢?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大明王朝的崇禎帝南遷成功,大明王朝得以延續。但對於積重難返,已是強弩之末的明朝來講,只能算是苟延殘喘。我為什麼會有如此看法呢?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大明王朝能否延續呢?

1。崇禎皇帝是大明朝最後一位皇帝,他在位17年,明朝才滅亡。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之中,在位十七年也不算短了。宋太祖趙匡胤在位十六年,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讓國家逐步統一,社會相對繁榮穩定,出現了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雍正帝繼位十三年,把康熙留給他的空殼子國庫填滿充餘,乾隆數次下江南的錢都是雍正賺的,他即收拾了老子留下的爛攤子,又為兒子打好了根基,歷史盛名的“康乾盛世”,精確點來說是“康雍乾盛世”;而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也只是用了二十三年。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大明王朝能否延續呢?

而崇禎皇帝從上位之初就勵精圖治,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他十七年如一日般兢兢業業勤政。由此可見崇禎皇帝本不該是一個亡國之君。因此他比大明王朝任何一個君主都要努力,比起前幾任的君主都要賢明,在中國歷史上也可稱為最勤勉的皇帝。但是他接手的大明王朝已經病入骨髓,想要續命就得刮骨療傷,而他卻缺乏刮骨療傷的勇氣和魄力,他也沒有能為他刮骨療傷的良醫,所以如果時光倒流,崇禎皇帝南遷成功,大明王朝得以延續,但南遷後的大明皇帝還是崇禎的話,大明王朝也只會命不久矣。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大明王朝能否延續呢?

2。那如果換其它皇帝就能行嗎?明朝滅亡那年,崇禎十七年(1644年),太子16歲,三皇子定王慈燦13歲,四皇子慈炤應當也有十二三歲。除了這三個兒子外,其他的兒子都已經早逝。試問這三人中有誰能比崇禎做得好?換回朱氏其它人,南明王朝也只苟延殘喘了18年。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大明王朝能否延續呢?

3。從明朝滅亡的原因來看答主的問題。崇禎皇帝登基後,大明王朝面臨二大問題,一是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之間的黨派之爭。黨派之爭從萬曆22年開始,直到南明覆滅,從來沒有停止過。黨派之爭的結果就是,

一群扯著道德大旗的百官們,為了個人利益,在朝堂上鬥得你死我活,寧可讓國破家亡,也要把政敵整死。無休止的黨爭,使

朝廷陷入分裂和極度低效的運轉中。

朝廷的分裂造成國事的延誤,比如1641年和1642年,迫於李自成和清軍的壓力下,崇禎皇帝秘密派陳新甲與清軍議和,二次皆因被文官彈劾而失敗。或許議和只是皇太極的幌子,但是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多一點回旋的時間,不會比當時的情況更差,可是這種機會也被崇禎和一眾大臣浪費了。如果是唐太宗李世民,向皇太極稱臣都可以,等過幾年再打回去。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大明王朝能否延續呢?

黨派之爭對於國事的延誤是致命的,比如南遷,南遷之議前後多達五次。第一次南遷是由崇禎皇帝親自提出的,卻遭到天啟帝懿安皇后反對;第二次南遷是戰局惡化,崇禎皇帝朝堂議事時只痛陳戰事不利,卻不願直接提南遷,寄希望予六部重臣,群眾卻怕擔責任都不出聲,無奈之下,只好再次做罷;第三次南遷是由左中允李明睿在朝堂上公開上奏提議,建議太子留守北京抗敵,皇帝南遷以圖復興,崇禎帝對提議很滿意,卻被光時亨以南遷便如同造反駁回,氣得崇禎怒罵而去;

第四次崇禎再次於朝堂商討南遷一事,李邦國和李明睿提出皇上南遷和太子前往南京兩個方案,六部重臣卻只有一人出聲應和太子監軍,其他重臣再無人出聲。氣得崇禎帝厲聲威脅:國亡群臣便一起殉國。大臣見勢,便轉而支援太子南遷。崇禎見狀心中大怒,駁斥:太子太小不能成事,從而徹底拒絕南遷,決定死守京師。四議南遷失敗後,意味著以後再也沒有南遷的可行性了。自此之後,大臣便一案不提,一計不出,坐等大明江山覆亡。第五次南遷已是京都被合圍,京杭漕運被斷絕之時,先是駙馬提議,但任誰都知道此時南遷已無可行性,後天津巡撫之子馮愷章入京,建議自天津從海道南遷,但崇禎卻決議等待吳三桂的遼東勤王之師死守京師,馮愷章上奏不能達天聽,只能痛哭而歸。

第五次南遷之役也就徹底破產,明廷也再無生機可言。黨派之爭導致南遷失敗,

崇禎和皇室成員身死國破不說,還導致後來的南明政權為誰是正統繼承者相互猜忌大打出手,無法合力抗清,最終

也只存活了18年。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大明王朝能否延續呢?

大明王朝面臨的第二個問題,

兩線作戰的困境。

無論如何,明朝正統王朝直接滅亡於明末起義軍,殘部勢力滅亡於清軍。與農民起義軍和清軍的長期兩線作戰是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崇禎帝鳳興夜寐,勤於政事,不是一箇中國傳統史學中“亡國之君”的典型形象。但遭遇內憂外患的現實局面,內有天災大旱,以及以此為誘因而起的農民起義軍,外有遼東後金八旗鐵騎。明末戰事常常出現兩大憂患交替之勢。明朝單獨面對後金時,曾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及戰略優勢,如天啟年間的“寧錦大捷”。但隨之農民軍在黃土高原不斷髮展,明軍兩線作戰,從而不能專注於一處。農民軍有幾次在明軍的圍剿下瀕臨絕境之時,均恰逢清軍再次進攻京薊,因而得以恢復發展。

戰爭是金錢粉碎機,已經國庫空虛的大明王朝,內有天災,外有戰爭,為了籌錢,只能靠提高稅賦填補軍餉。因此有了

明末著名的三餉,即遼餉、剿餉與練餉。朝廷沒錢,老百姓也沒錢啊。

稅賦

越重,老百姓越活不下去,那造反的人就越多,朝廷就需要更多錢去鎮壓,你去鎮壓吧,那軍費就又得加重……

明朝陷入了惡性迴圈的泥潭中,怎麼也逃不出來。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大明王朝能否延續呢?

4。

反清復明的文化巨人黃宗羲感悟後所說:一個王朝的滅亡,是錯綜複雜的多種綜合矛盾造成的,絕非一人一事所能導致。因此明朝滅亡的原因是錯綜複雜的,明朝後期所患的病症是綜合性的。既有外在的,也有內部,但這些問題都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造成的,所以明朝的滅亡既是它本身已經腐朽到無力迴天了,更是不可逆的歷史發展規律。

最後,如果時光倒流回到1644年,明朝還是不能延續,除非崇禎皇帝能夠穿越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