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煙臺見到複姓“呼延”,不知是否與蓬萊呼氏有關

“呼延”是一個知名度比較高的複姓,不過很多朋友可能只是聽說過歷史上的呼延贊和呼延灼,而並沒有在現實中見過這個姓的人。

筆者之前也是如此。一直到了今年的兒童節期間,在煙臺市區跟孩子參加活動時,才透過學校公佈的名單,知道這裡有一位複姓“呼延”的學生。

可惜的是,這個“見到”只是紙面上的“見到”,並沒有接觸到對方的家長,因此沒有面對面請教其姓氏淵源的機會。

筆者嘗試向老師打聽了一下,老師回答說:“具體淵源(籍貫)不清楚,應該是當地人(煙臺市區或周邊縣市)。”

從此前走訪膠東鄉村的情況來看,煙臺周邊可能與“呼延”有淵源的,主要就是蓬萊的幾個村莊。

第一次在煙臺見到複姓“呼延”,不知是否與蓬萊呼氏有關

這幾個村莊大體都在蓬萊大辛店鎮地界內,如大呼家、母官都等。其中,“大呼家”從名字上看,就明顯帶有姓氏的特徵。

“大呼家”地名碑背後的村志記載很簡略,只說該村是以姓氏命名,系明代呼姓從“雲南”來此建村。

呼姓、呼延姓,一字之差,是否複姓簡化?因為沒有見到詳細的族譜記載,暫時不能確定。不過,筆者之前去大呼家村的時候,曾聽當地老人口頭提起過這個說法。

第一次在煙臺見到複姓“呼延”,不知是否與蓬萊呼氏有關

(現在的大呼家盛產葡萄,主要有呼、叢兩大姓)

在膠東歷史上,複姓簡化的例子也並不鮮見,比如分佈在棲霞、黃縣、蓬萊等地的慕姓,史料就明確記載是“慕容氏之省稱”

(《棲霞縣誌》載:“慕信,字成之,本姓慕容氏,後省姓慕,雲其先江南人,五季避亂居棲霞方山下(注:即現在棲霞市觀裡鎮的慕家店村)。”)

。此外,黃縣太史氏和淳于氏,也有簡化為史姓和于姓的情況。

如果蓬萊呼姓的確也是從複姓簡化而來的話,那麼他們應該早在明朝永樂之前就已經完成簡化。查閱清代《蓬萊縣誌》,可以在貢生名單當中找到一位叫做“呼信”的人。透過這一點,或許也可以嘗試推斷呼姓遷到蓬萊的時間。貢生通常是在書香世家中選拔,呼氏家族在永樂時期就有貢生,說明他們定居蓬萊的時間應該不短,可能在宋元時期就已來此。

第一次在煙臺見到複姓“呼延”,不知是否與蓬萊呼氏有關

除了蓬萊之外,在龍口市的範圍內也有成規模的呼姓人分佈。當地北馬鎮有個“呼欒村”,其中的“呼”字,指的也是“呼”姓。根據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統計,當時呼欒村有三十多戶呼姓人家。不過這支人是何淵源?與蓬萊呼氏有無關係?暫時不得而知了。

現代社會多元且開放,也有一些簡化的姓氏透過“把省字加到名裡”的方式嘗試還原複姓。這次在煙臺遇到的“呼延同學”是不是這種情況?也不得而知了。當然,也不排除一直沿用複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