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很多人說,南京是一座秋天的城市。一到秋天,

南京就美成了金陵。葉子黃了,

秋風吹拂,紛紛落下,化作一隻只蝴蝶在空中飛舞。有

的停留在秦淮河畔的石街上,有的棲息在南京博物院的角落裡,有的飛向了棲霞山的楓林中。

在秋風中,那翩翩飛舞的蝴蝶點綴在南京城的各個角落,此時的南京城,

顯得格外低調而厚重,到處透露著

六朝古都的韻味。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南京人常言道:“

春牛首,秋棲霞

”。我曾有幸登臨

棲霞山,秋日的棲霞山雖沒有滿山紅楓,但微黃的樹葉,依舊滿是秋意。

有人常說:“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

”,讓這滿滿秋意的南京帶領我們去見證中國近現代榮辱興衰的歷史。

我多次寫到南京,是因為她有著六千年的歷史,十朝會都,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東吳的“石頭城”,晉代的“桃葉渡”,明朝的“城牆”,滿清的“

江寧織造府

”,太平軍的“天王府”,中華民國的“建築群(中山陵

總統府

頤和路公館區

美齡宮

。。。

)”,無不滲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回望六朝

,當你靜靜地佇立在

南京“石頭津”碼頭,遠遠眺望,港內停泊著中外船隻數以萬計,以南京為中心的“海上絲綢之路東海航線”正式開闢,此時的南京儼然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心城市。

行至兩宋,但見一文人唱罷道:“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那雄渾而蒼涼的嘆息聲,正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3次

以宰相之位擔任江寧知府,面對如此繁華的南京城,不由得懷古傷今,他深知在這槳聲燈影中的金陵,繁華過後,她又經歷了一次次王朝覆滅後的頹敗。同時他也在提醒著當時北宋統治者們要懂得居安思危,勿沉迷於紙醉金迷,而忘了深藏其中的危機。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可悲的是,不管王安石如何歇斯底里般的吶喊,難免

終老於此。其後繼者悲憤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俘虜徽欽二帝,引發了靖康之變,

建炎南渡,高宗無意北伐,

定行臨安,迫於輿論壓力仍定

金陵

為行都。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建炎四年,金兀朮領兵南下侵宋,兵鋒直逼南京城,

南宋名將岳飛設伏牛首山以待之,是夜,命百人身著黑衣潛入金營,期間縱火焚營,金兵大亂,不分敵我,自相攻擊,遂大敗。牛頭山大捷,金兵無力南侵,引兵北歸,南宋得以喘息。時人稱之曰:“國家之根本在東南,東南之根本在建康,非據建康無以鎮東南”。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南京迎來真正的改變,發生在公元

1356年

朱元璋

攻佔南京,改稱

應天府。之所以取名應天,實乃朱元璋等人有意定鼎南京,

應天

”之名意指“上應天意”。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有云:“湯受命而正,應天變夏作殷號。”這裡的“應天”,已有順應天命改朝換代的內涵。古人都愛講究一個正統,特別是愛強調皇權天授,向世人展示其自身建立政權的合法性。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定都南京,南京再次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此期間,作為京師的南京城迎來了大規模的擴建。如歷時27年建造的

南京明城牆

是世界第一大城垣,根據天象和禮制營建的

南京故宮

作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建築形制佈局成為後來明中都、北京城和明代王府的設計藍本。這時的南京城人口逾百萬,是中國當時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與同時期的世界各大城市相比較

過之而無不及。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公元1405年,

南京作為鄭和七下西洋的決策地、造船基地和始發港,鄭和從南京

龍江

關(今

下關

)啟航,開始第一次遠航。

鄭和下西洋擴大了這些國家對中國手工業品的更大需求

,從而開拓了中國手工業品的國際市場,刺激了國內手工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了中外物品的交流。同時也較強了中國與東南亞、印度、阿拉伯和東非各國人民的友好來往。還有就是西方人來到中國,也多在

“南京”一帶活動,對那裡印象更深刻。

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遊歷中國後,在《利瑪竇評傳》中寫到:“目睹南京這座大城,未免眼花繚亂…明代的南京城極其雄偉壯觀,堪與十六世紀的歐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擬。以至於後來的“南京”這一名稱一直深深地烙印在西方人的腦海中。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直至清朝建立,南京被更名為江寧府,不再作為陪都使用,然而,這一改變並沒有波及到西方人對南京的認知。這時的西方人雖然開啟了地理大發現,但中國對於他們來說仍舊很是陌生。

正當清王朝

日趨衰落的時候,英、法、美各國的資本主義卻在迅速發展。18世紀中後期,英國開始了

工業革命,到

19世紀三四十年代,大機器工業逐漸代替了

工場手工業

。此時的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的發展,工業產量急劇上升,迫使英國需要不斷擴大產品銷路,就驅使了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努力尋找新的資源及產品生存空間。這時他們把目標鎖定了中國。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在此之前,西方人也嘗試了與清王朝建立貿易的交往。公元

1793年,

英國派遣了

馬戛爾尼使團

訪華,其結果雖然失敗,但是這一事件改變了英國乃至歐洲

對中國的態度。他們不再像17、18世紀時期那樣嚮往和崇拜中國,反而認為當時的清政府外強中乾,其實質上是極其虛弱的,好比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之所以沒有沉沒,有幸於一批能幹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如果上位的是一個沒有才幹的人擔任這艘船的指揮者,它將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要擊敗它並不困難。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事實果真如此,清朝隨著康雍乾時代的遠去,之後的繼任者無法支撐這艘

破爛不堪的戰船。1840年,

英國內閣以

商務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脅為理由,發動了對清政府的侵略戰爭。其結果我這邊就不過多表述,清軍不敵英軍的船堅炮利,被迫在南京

下關

江面的英國軍艦上籤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

》。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這也是至今有人疑惑,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當時的清政府稱《南京條約》為“萬年合約”,而彼時的英國則稱為《Treaty of Nanking》。這也是我上述所說,西方人對南京被更名為江寧府這一變化毫不知情,或許少數西方人瞭解,但他們基於對南京固有的印象,仍然稱其為南京。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辛亥革命後,民國成立,首都選址就定在江寧府。出於首都名稱的需要,再次更名為南京。出於對歷史的銘記,後人將條約外文名稱翻譯過來定成了《南京條約》,之所以沒有使用清朝稱之的“萬年合約”,主要還在於其指向不明,名稱不夠具體,“萬年”兩字著實不雅,難道這樣屈辱還要揹負一萬年嗎?很顯然,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肯定不同意。那為什麼不稱之為“江寧條約”呢?其實不然,清朝滅亡,清朝時命名江寧府也消失在歷史的記憶中,繼續沿用之前的地名自然失去了意義,其對於後人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也會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我只能說,南京,這個屹立在長江之畔,歷經千年風雨的滄桑古城。她默默承載著國人太多的心酸與苦痛,她直接見證了中國近現代榮辱興衰的歷史。她是一座歷史名城,縈繞著滄桑興衰之感;她是一方文化重鎮,無處不流淌著古今文人墨客的遐想情思;她還是一座文明之城,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樸、博愛、智慧的南京人民。

所以,作為當代的我們,一定要銘記南京,銘記這座

背倚鐘山,懷抱大江,十朝都會,人傑地靈的不朽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