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已然親政,為何不願意奪走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

全文共177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秦昭襄王,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之一,他繼承秦武烈王的遺志,發展秦國、壯大秦國。

當然最初繼位的秦昭襄王,並沒有拿到屬於自己的權力,卻是

被宣太后和魏冉牢牢把握

,直到秦昭襄王親政之後,才逐漸歸還。但即便如此,宣太后和魏冉依舊左右著秦國的朝政。

秦昭襄王已然親政,為何不願意奪走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

這對於一國君主來說,權力的分享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為何秦昭襄王從未想過收回宣太后和魏冉手中的權力呢?

01

兄終弟及

本來按照規矩,秦昭襄王嬴稷是沒有資格為秦王的,贏稷是秦惠文王和羋八子所生,是秦惠文王的庶子。而秦惠文王的嫡長子是秦武王贏蕩。因此在長幼之序下,贏稷就缺乏了有力的競爭條件。

但是偏偏這二人各有特色,贏稷為人穩重,性格稍稍軟弱;而贏蕩身為哥哥,敢為人先,做事勇武,

因此如何確立繼承人讓秦惠文王很為難。

最終在嫡長子繼承製下,秦惠文王還是選擇了贏蕩,也就是之後的秦武王。而為了防止國內動盪,秦惠文王選擇將贏稷送往了燕國做人質。其實說是人質,和座上賓沒什麼區別。

秦昭襄王已然親政,為何不願意奪走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

秦國強大,而燕國弱小,對待嬴稷也是畢恭畢敬,絲毫不敢冒犯。本來按照這樣的發展,贏稷即便回到了秦國,也不過是個公侯罷了,然而繼位之後的秦武王贏蕩卻絲毫不老實。

仗著秦國強大,竟然帶兵跑帶了周朝王都,去問九鼎的輕重。而且贏蕩還仗著自己勇武,去親身舉鼎,然而卻力盡而亡,被鼎砸死。贏蕩死後,由誰來繼承王位成為了難題。

當時的宣太后想要冊立公子芾為秦王,而

惠文後則想要冊立公子壯為秦王

,秦國大臣分為兩派相互爭論。而這個時候趙武靈王也插進來一腳,要迎立嬴稷為王,對於這個結果也是秦國群臣沒有想到的。

秦國臣子之中嬴稷的舅舅魏冉支援贏稷。但是此時秦國的政局不穩,而趙國經過趙武靈王的變革,實力強大。

秦昭襄王已然親政,為何不願意奪走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

最終不得不屈服於趙國,迎接了贏稷為秦王,也就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繼位,由於年幼,便由其母宣太后聽政,以魏冉為將軍,處理秦國政務。

02

秦王無權

等到嬴稷登基之後,宣太后便以嬴稷年幼不懂政務干涉朝政,分走了贏稷手中的權力;在宣太后的授意之下,魏冉也掌握了秦國部分的權力,成為了朝堂之上的話事人。

其實這個時候贏稷便非常不滿,但是卻也明白自己實力和魄力不足,根本無法統率秦國臣子。而且常年在外,也不熟悉秦國具體狀況。

宣太后和魏冉雖然擅權,但二人並不弄權,

不論是宣太后還是魏冉,都有著很高的政治遠見。

孟嘗君曾在秦國為相,但卻被秦昭襄王軟禁,逃跑之後發生了六國攻秦的危亡之事。

秦昭襄王已然親政,為何不願意奪走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

這個時候秦昭襄王軟弱無能,無所適從,還是魏冉親自出使六國,四處遊說最終讓六國退兵。可見此時的秦昭襄王

在政治之上還無法和魏冉相比。

包括羋八子,雖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其政治遠見和魄力,很多時候連贏稷都無法比及。在義渠部落的處理上,便是羋八子用計策誘惑義渠王,使其放下防備,最終將剿滅。

這件事如果沒有羋八子,那麼義渠將一直成為秦國的禍害,如芒在背。等到秦昭襄王徹底掌權之後,依舊沒有選擇將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收回,這是為何呢?其實是因為秦昭襄王瞭解二人,對自己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秦昭襄王已然親政,為何不願意奪走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

03

宣太后和魏冉的政治身份

首先就是魏冉是一個出身低賤的人,在楚國混不下去了,來到了秦國找自己的姐姐。雖然說魏冉出身差,但是能力卻十分出眾。

而且魏冉這個人沒有什麼野心,他一直追求的就是榮華富貴,想要有著好的生活而已。因此雖然手中有權,但是卻從來沒有想要卻威脅秦昭襄王,所求的也就是一些地位和錢財。

而秦昭襄王也滿足了魏冉的請求。即便是魏冉犯下大錯,秦昭襄王也全都原諒了,還將其安置在封地,安享晚年。

秦昭襄王已然親政,為何不願意奪走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

至於自己的母親宣太后,秦昭襄王更加清楚,其出發點和自己是一樣的,那就是壯大秦國,統一天下。宣太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發展秦國。

這種想法和秦昭襄王不謀而合。秦昭襄王得知趙國有和氏璧,想要用十座城池換取,送給宣太后。宣太后得知之後,連忙阻止了秦昭襄王,

自己要的是秦國的強大

,而不是這塊無用的和氏璧。

自己可以不要和氏璧,秦國絕不能丟一寸土地。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宣太后也是明事理的,

絕不是如慈禧一般的無能昏聵之人

。這也是秦昭襄王願意分享權力的重要原因。

秦昭襄王已然親政,為何不願意奪走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

總體來說,秦昭襄王願意將權力下放給宣太后和魏冉其實是基於他對二人的瞭解。魏冉追求榮華富貴,而宣太后則是和自己一條心的。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將權力收回,引發不必要的政治動盪。如果強行收回,必然引發政治動盪,給東方六國可乘之機。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