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劉備貼身秘書,謀略地位不輸諸葛亮,卻在史料中消失匿跡

歷來論者皆認為,蜀漢謀臣,也許只有三個人比較出眾,自然就是臥龍鳳雛與謀主法正,可是,實則不然,由於陳壽他老人家在《三國志》中用語簡略,能省則省,使得很多蜀漢官員遭到了歷史的埋沒,不為人知。

事實上,在劉備集團坐守荊州階段的時候,有著一人,其智謀計策足以與諸葛亮、龐統爭鋒,只不過其出場較少,史失其事,故而不為人知,此人,叫做殷觀。

此人是劉備貼身秘書,謀略地位不輸諸葛亮,卻在史料中消失匿跡

殷觀,字孔休,生卒年和籍貫盡皆不詳,史料失載到這種程度,三國諸臣也的確是“難以匹敵”了,據《襄陽志》記載,殷觀是宜城人,也就是當時南郡後來的宜都郡下轄的人士。

殷觀應該與眾多蜀漢荊州籍貫的官員一樣,最初可能供職於原荊州牧劉表的麾下,後來投奔了劉備,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赤壁之戰剛剛結束之時,殷觀已然成為了劉備的屬下,擔任主簿一職。

主簿,是當時各級主管下屬掌管文書的職位,類似於今天的機要秘書或者說大秘,當時劉備身邊的主簿可考的人數只有殷觀一人,所以,殷觀能得到這個職位,足以說明他的能力以及劉備對他的信任。

此人是劉備貼身秘書,謀略地位不輸諸葛亮,卻在史料中消失匿跡

而殷觀的真正的表現機會,也是隨之而來,當時,孫權派人送信給劉備,想要聯合劉備一起進攻益州,當時,劉備群臣中,有人打算先答應孫權這個請求,但是也只不過是口頭答應而已,因為他們認為,孫權一定不敢越過荊州,去進攻益州。那樣一來,益州這塊肥肉,最終還是會落到自己的嘴裡,這也就是史料所提到的:

或以為宜報聽許,吳終不能越荊有蜀,蜀地可為己有。

對於這樣的建議,劉備很想聽,可是有一個實際問題卻擺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自己既然口頭答應了孫權,就必須要做出一些樣子,到時候如果既不出兵伐蜀,也不讓東吳軍隊過境,那豈不是將自己陷於不守信用的不利境地嗎?

此人是劉備貼身秘書,謀略地位不輸諸葛亮,卻在史料中消失匿跡

也就是說,在劉備看來,口頭答應孫權是必要的,但是總歸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啊,當時劉備手下的謀臣,不在少數,比如諸葛亮、龐統、廖立、向郎、潘濬等等,可是此時,歷史的鏡頭,卻給了荊州牧劉備的主簿,殷觀,只聽得殷觀開口說道:

“主公,如果我們替孫權打頭陣,那麼,向前未必能拿下益州,一旦敗退,還有可能趁機被孫權兼併,如此一來,我們大事去矣。”

“東吳假途滅虢之計,垂涎荊州之野心,昭然若揭,現如今,我們只可以口頭贊成孫權的提議,然後和他們說,我們剛剛攻佔荊南四郡,實在是不便於再興師動眾,這樣一來,孫權一定不敢貿然經過我們的地盤獨自進攻益州!”

“而這種有進有退的方法,能夠使得我們坐收東吳與益州兩方面的好處。”

此人是劉備貼身秘書,謀略地位不輸諸葛亮,卻在史料中消失匿跡

劉備一聽,頓時豁然開朗,當即採納了殷觀的意見,而孫權的做法果然如殷觀所料,只得放棄了這個想法。

那麼,殷觀的計策到底高明在哪裡?

首先是劉備收降荊南四郡,東吳的確知曉,以此作為軍馬疲敝的藉口,的確是合理,給孫權的感覺就是,我們不是不幫你,只是暫時的確沒啥能力幫助你,你讓我們歇歇,行不?

其次,殷觀最重要的目的在於,讓孫權明白,我們看出了你的假途滅虢的計劃,沒拆穿你的同時,也顯示了一下我們的肌肉,那就是荊南四郡在我們手裡,拿下這裡的時候也絲毫不費力氣,你以為現在還是赤壁之前的光景嗎?想要吞下我們,你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腸胃是否消化的掉。

此人是劉備貼身秘書,謀略地位不輸諸葛亮,卻在史料中消失匿跡

第三,殷觀替劉備攔截了孫權對益州的進攻,既是能夠將益州牢牢的拴在劉備的戰略目光下,也是能夠賣益州牧劉璋一個人情,為以後劉備與劉璋的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這才是殷觀的高明之處,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計謀與功勞,劉備當即擢升荊州牧主簿殷觀為別駕。

所謂的別駕,是指輔佐州刺史或者州牧的第一級別的屬官,高於治中為首的從事,是荊州文官集團的行政官職第一人。

此人是劉備貼身秘書,謀略地位不輸諸葛亮,卻在史料中消失匿跡

因此,在當時劉備集團的文官中,諸葛亮與龐統均為軍師中郎將,是屬於劉備獨創的掌管大局的職位,其下的文官第一人,應該就是這位殷觀了。

可是,不知是什麼原因,此後殷觀這樣重要的人物,卻再也沒有出現在史料的記載中,憑藉他的地位,不可能史失其載,因此,殷觀,很有可能是不久之後,便是病故了,當然了,這也是一種猜測,一切,還有待於史料的最新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