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從接觸水產養殖開始到現在已有

10個年頭,也算是水產行業裡面的老手了,時間久了,你就會體會到水產養殖的底質問題是一個科學又具有實踐性的學問,它可以是高深莫測,也可以是通俗易懂;可以是很多化學方程式的理論,也可以是手裡握著泥巴,捧著藍藻水的實踐。但是很多養殖戶對這些概念都是模糊不清的,更多人想法是,只要能

賺錢,其他的似乎都不太重要。

今天

我們就把科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重新認識一下水產養殖的底質問題。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什麼是底質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質,

一直都在講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底。

那底質到底是什麼,我們只有先認清楚了什麼是底質,瞭解它,熟悉它,才能更好地去養護底質。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底質也可以理解為底泥,池塘底質(底泥)是池塘土壤和淤泥(養殖過程中的沉積物,包括有機質,死藻,殘餌糞便,死亡生物屍體等)的統稱,是池塘生態系統的物資倉庫。池塘土壤的不同也決定了底質、礦物質分佈以及含量的不同。而大多塘口水體是在底泥之上存在的,其水質是底泥的浸出液,因此,哪怕是同一塘口或者隔一道梗,底質水質都有一定的區別。就像茶水一樣,茶葉比作底泥,不同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水都是不同口味的,茶葉泡久了茶水也就沒有味道了。對於底質來講,如果長期不管理,那麼池塘的水質就會變得

“五味雜陳”,不適合池塘養殖了。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底質惡化的原因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底質為什麼會惡化,為什麼發臭發黑,養殖朋友經常

聽到技術人員說:池塘底質惡化了,發黑發臭,要改底。那麼,原因何在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池塘中的所有生物都是透過氧化還原反應來獲取能量的。氧化還原反應程度的不同也造就物種的分佈不同,或者說養殖過程中,底泥和水體存在大量的具有氧化還原反應的物質,來改善底質環境,促進水質穩定。

接下來再看具體情況:一、底泥在養殖過程中承接了水體中大量的有機質,殘餌糞便,死亡的生物,養殖動物屍體等等。它們需要氧化分解,對溶氧的消耗很大;二、水體中的溶氧分佈不均,且越往底部溶氧相對越少,同時溶氧很難到達底泥內部;這也是好氧菌以及厭氧菌分佈不同的原因;三、在底部溶氧低或者無氧狀態下,底部氧化分解就會降低,底泥內部營養元素成還原態,這裡可以思考一下河蟹底部發黃鐵鏽著色的形成原因。而厭氧分解的產物會促進物質還原,還原反應越強,底部的毒素就會越大,底泥就會呈現酸性,不利於養殖。比如底泥裡硫和氧結合會生成硫酸,在有機質的沉積、還原性強度或者硫酸還原菌的影響下就會產生硫化氫,其他元素也會出現類似情況,最終底質惡化,發黑發臭。

底質和病害的關係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為什麼底質的惡化或者底部環境會造成病害的產生,我們來看下具體情況。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有機質含量

主要是指難溶水的有機物質大部分是腐殖質,而這些腐殖質裡面含有多種營養元素,這些營養元素的含量以及釋放會影響水體的

“肥力”,或者生產力,它決定了水體的穩定性以及天然生產力。

有機質含量的釋放條件就是溶氧參與的氧化分解與其他元素的結合。

這些釋放出來的營養元素可以促進藻類,微生物,養殖動物的吸收和繁殖生長,它們的缺乏、不足、還原都會造成生態平衡,從而促使致病菌的產生,導致養殖動物發病。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鈣含量

簡單來講,魚蝦蟹的生長和發育都需要鈣的參與,其次鈣含量直接影響養殖水體的總鹼度和總硬度。而水體的鈣元素的來源在於底質,土壤和淤泥中鈣元素

含量及其釋放情況,也是決定池塘是否適宜養殖的一個重要屬性。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pH

pH是指水體的酸鹼度,養殖過程中每個養殖品種都需要一個適宜的pH環境,決定pH高低的因素除了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外,還有

土壤

本身的酸鹼度。如果土壤本身的酸性大,它是不適宜水生植物(水草)和浮游植物(藻類)生長繁殖的。土壤本身鹼性大,長期pH高,養殖動物的鰓部會受到腐蝕,細胞破損引發炎症造成相應的病變。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氧化還原電位

自然界的任何生物獲取能量的途徑就是氧化還原反應,對於底質淤泥裡面的微生物以及寄生蟲來說同樣如此。環境中的氧化還原反應也決定物種的組成,這個和環境中溶氧的分佈有很大關係。池塘裡的溶氧是分佈不均的,根據水位的深淺,溶氧由高到低分佈,底部或者底泥內部處於低氧無氧狀態,從而相對應的生物也不相同。簡單來講就如魚塘表層水大多是鰱魚,中間草魚,下層鯽魚一樣,對於微生物來說,好氧菌在上層,厭氧菌在底層,而無氧環境下的產物大多都是有害有毒的。隨著溶氧含量的高低,氧化分解對溶氧的消耗,底部逐漸呈還原狀態,營養元素得不到釋放,有毒物質,厭氧菌大量爆發最終引起病害的產生。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飼料

隨著養殖結構的變化,飼料的投餵對於養殖來說是最大宗的必需品,在投餵期間,養殖動物的活動和殘餌糞便的積累以及淤泥和水體之間都會發生相應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可以理解為兩個層次。一是殘餌糞便的積累和分解,微生物的繁殖變化。二是養殖動物活動對底泥和水體之間帶來攪動。這些變化都會對整個養殖環境造成影響。

養殖先築牢“地基”!行家裡手帶您揭開池塘底質的真實面紗!

結語

池塘養殖期間,底質(底泥)變化就是一個不斷還原的過程,隨著養殖時間的延長,密度,投餵的增加,池塘中有機質氧化分解耗氧加重,底泥低氧無氧狀態下,大量氧化態礦物質呈還原態,整體池塘的生產力退化,如果在乾塘曬塘期間得不到釋放和恢復,第二年的養殖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相對來說養殖效益就會降低,發病率也會升高。

對於養殖池塘底質來講,溶氧和微量元素是保證良好底質的關鍵,從養殖朋友的管理角度來說,池塘底質的管理就是對底部沉澱度的

“再懸浮”。可以在來年乾塘、曬塘,翻耕。也可以在養殖過程中定期使用底改來改善底質,(推薦使用

漁美康底康

1號,福美康底福康

)促進底部淤泥的氧化分解,減少氧債,釋放微量元素,構建良好的底泥生態環境,從而穩定水體,為池塘養殖提供一個適宜生存生長的最佳環境。所以,如果前期沒有乾塘曬塘,就需要改底,為當年培藻培菌,穩定水質環境奠定基礎。

底質環境的改善是一項長期的工程,與養殖有很大的關係,養殖過程中池底沉澱物的積累是個緩慢長期的過程,伴隨著整個養殖週期。因此,我們要遵循

“以養代防,扶正祛邪”的養殖理念,定期改善底質,合理投餵,把握好養殖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做好底質管理工作,為提高養殖效益築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