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第63章|趙威後問齊使(解析與典故)

古文觀止 第63章|趙威後問齊使(解析與典故)

《趙威後問齊使》

趙威後是趙惠文王之妻、趙孝成王之母。公元前266年,惠文王卒,孝成王立,其年幼,故趙威後執政。趙威後清正廉明、洞悉政治民情、明察愚賢是非,是一位優秀的女政治家。這篇文章就是記敘趙威後接見齊國使者的一次談話,透過雙方的問答,委婉地批評了齊國政治失當,讚揚了“以民為本”的治國思想。

古文觀止第四卷第7篇

《趙威後問齊使

戰國策·齊策

1

古文觀止 第63章|趙威後問齊使(解析與典故)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

這時的齊王就是田齊的亡國之君田建,這是個非常天真的人,一開始以為秦國真的會和他和平共處,對強秦不做任何防備。等到秦國兵臨城下時又以為投降就能混個安樂公,結果被秦始皇餓死在松柏之間。世界上壓根沒有兩強的格局,投降派也絕對沒有什麼好下場。因為他是亡國之君,也沒混上諡號,所以史稱齊王建或齊廢王。

問,慰問。因為趙太后丈夫剛剛去世。此時剛即位不久的齊王建派使者帶書信去慰問趙威後。

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

發,開啟。慰問信還沒開啟,趙威後先問了使者三個問題:貴國今年年歲收成不錯吧?老百姓日子還過得去吧?齊王身體也還好吧?

使者不說。

使者不高興了,為什麼呢?

曰:臣奉使使威後。

兩個使不同,第一個使是命令、差遣;第二個是出使、訪問。臣奉國君命令出使趙國,訪問威後您。

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

現在您不先問我們國君,而先問年成和百姓, 豈不是讓卑賤者居於前而尊貴者居於後了嗎?使者很傲慢,認為君貴民賤。從他的態度也大概可以瞭解整個齊國上層的思想認知了。

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 何以有君?故(hú)有捨本而問末者耶?”

故通胡,表疑問。趙威後說:你說的不對,如果年歲不好,百姓怎麼生存呢?沒有百姓,哪裡有國君呢?怎麼能捨棄根本反而先問枝節的問題呢?

這就是民本思想,民以食為天,君以民為本。

《季梁諫追楚師》中季梁說:夫民,神之主也。

就可以認為是民本思想的萌芽了。到作為大國統治者的趙威後,清醒的認知到民貴君輕而說出“苟無民何以有君”時,已經過去了整整四百四十年,思想都是有演進發展過程的,不可能憑空生髮。

齊國使者說了一句話,趙威後馬上甩了三個反問打到他的臉上,犀利直接的御姐氣場全開,但這還沒完。

【譯】齊國國王派遣使者去問候趙威後,書信還沒有啟封,威後就問使者說:“今年的年成好嗎?老百姓好嗎?齊王好嗎?”使者不高興,說:“下臣奉齊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後這裡來,現在您不問齊王,反而先問年成和百姓,豈不是把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後面嗎?”威後說:“不是這樣。假如沒有收成,哪裡有百姓?假如沒有百姓,哪裡有國君?因而有所問,能不問根本而問末節的嗎?”

2

古文觀止 第63章|趙威後問齊使(解析與典故)

乃進而問之。

於是進一步詢問使者。

曰:齊有處士曰鍾離子,無恙耶?

處士,女未嫁,士未仕稱為處。處士便是沒有做官計程車,尤指有才能而不出仕之人,這一點和隱士類似。但真隱士是發自內心的,主動不去做官,處士則不一定是主動的。你們齊國有一個叫鍾離子的處士,他還好嗎?複姓鍾離,這也是宋國子姓的旁支。為什麼問他呢?

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sì),無糧者亦食(sì);有衣者亦衣(yì),無衣者亦衣(y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