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人有“五勞七傷”,提醒不愛惜身體的人:看看你中了幾條?

人的身體,就好像是一臺精

密的儀器,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就好像是這臺儀器的精準零件。

而儀器都是需要保養的,我們的身體也不例外,長期不保養的機器,難免會出現生鏽,卡殼,甚至是宕機故障的情況。而人的身體,如果不多加愛護,各種各樣的疾病,其實就是身體“損壞”的表現。

中醫:人有“五勞七傷”,提醒不愛惜身體的人:看看你中了幾條?

01

年輕時不懂得愛惜身體,疾病會在晚年跟你“算賬”

不少年輕人,對愛惜身體的觀念往往嗤之以鼻,認為自己身強力壯,即便是熬夜,抽菸喝酒,也基本不會出現疾病問題。

事實也的確如此,年輕人在進行熬夜,暴飲暴食等傷害身體的行為以後,往往也並沒有什麼太過明顯的表現。

但俗話說,

“攻其不備,避其鋒芒”

,疾病也懂得這個道理,在年輕的時候,你身強體壯,即便依靠單一的身體素質,也很難生病;

但等到晚年時,因為年輕的時候沒有愛惜自己的身體,

健康基礎沒有打好,身體因衰老而變得薄弱,疾病也就有了趁虛而入的機會

所以,越是在年輕的時候,越是要愛惜身體,為晚年的健康打好基礎。中醫認為,人在揮霍健康的同時,會對身體產生五種勞損,七種傷害,並稱“五勞七傷”,看看自己符合幾條。

中醫:人有“五勞七傷”,提醒不愛惜身體的人:看看你中了幾條?

02

身體要“省著點用”!中醫總結:人有“五勞七傷”,看看自己中了幾條?

首先是“五勞”

五勞的說法,來源於

《黃帝內經》

:“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總結下來,“5勞”分別是久視,久臥,久坐,久立以及久行,我們不妨分別進行分析:

久視傷血:

簡單來說,指的是用眼過度,會導致身體氣血折損。看似兩件事八竿子打不著,其實在中醫裡有不小的講究。

中醫認為,血以潤肝,而肝竅於目,長期用眼導致肝損,肝臟的藏血能力減弱,身體氣血自然也會折損。

久臥傷氣

這裡的氣,指的是身體的“陰氣”。中醫所謂,陰陽平衡才是健康的準則。

而睡眠在中醫看來,是一種“斂陽”的行為,陽氣在躺下以後收斂進身體,促進血氣運轉。但如果長時間睡臥,陽氣收補太多,陰陽失衡,陰氣也會因此折損。

久坐傷肉

久坐的習慣,不少人都有。從中醫的角度看,人體內有數不清的脈絡連線,輸送血氣維持機能。長期久坐,腿部和臀部的脈絡被持續壓迫,氣血堵塞的情況會經常出現。

氣血無法及時傳輸到身體的肌肉各處,血液對筋脈的滋養效率變低,對肌肉的生長也會造成影響。

中醫:人有“五勞七傷”,提醒不愛惜身體的人:看看你中了幾條?

久立傷骨

這自然不必多說,人在站立的時候,身體差不多90%的重量都壓在骨骼上,雖然適當的抗阻鍛鍊是有益於骨骼健康的,但如果站立的時間過久,骨骼勞損的情況也會加劇,反從而健康造成影響。

久行傷筋

長久地行走,是對骨骼的消耗,對氣血的折損。而肝是藏血的器官,長久地行走,或者勞作,身體氣血大打折扣,對筋脈的滋養效率降低,因而傷筋。

綜上所述

,視,臥,坐,立,行,

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動作,但也正因為太過常見,一不小心過度損耗,對健康也會造成影響。中醫所言:“凡事要有度”,即便是在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上也要做好,從而愛惜自己的身體。

除了日常行為以外,情緒也是影響健康的重要部分,人有七情,過度皆可成病。過度的情緒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就是“七傷”。

中醫:人有“五勞七傷”,提醒不愛惜身體的人:看看你中了幾條?

03

來看看“七傷”分別是哪七個:

諸病源候論

》對此有所記載,經過總結概括為:

大欲傷脾,大怒傷肝,大勉傷身,大寒傷肺,大憂傷心,大風傷形以及大恐傷志。

欲指的是慾望,

慾望過強,有暴飲暴食之慾,脾胃對飲食轉化負擔加重,因此“傷脾”;

怒指的是生氣,

經常生氣,火氣上行而損肝,肝火旺盛,肝臟的功能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勉指的是勉強

,過於勉強,過於逞能,相當於一次次的挑戰身體極限,偶爾幾次能帶給人成就感,但如果頻繁挑戰極限,勉強逞能,反而傷身;

寒指的是冷酷

,悲傷。悲傷的情緒被中醫看做是寒邪的一部分,經常悲傷,終日哭啼,肺寒的程度會進一步加重,例如咳嗽,風寒等疾病機率也會增加。

中醫:人有“五勞七傷”,提醒不愛惜身體的人:看看你中了幾條?

憂指的是憂慮

,發愁。經常為了各種事情煩惱憂愁,導致吃不好睡不好,血氣折損過度,而心臟作為迴圈血氣的起點和終點,勢必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風作為情緒來解釋

,多為

“失落,失望”

的意思,經常對某人某事感到失望,同樣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經常失望的人,多茶飯不思,夜不能寐,身形會逐漸變得枯槁消瘦。

恐指的自然就是恐懼。

恐懼作為典型的負面情緒,會動搖人的意志,極大地影響作息和生活。過於痴迷恐懼的刺激感,神志甚至都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總而言之,無論是“五勞”,還是“七傷”,都在向我們傳輸一個道理,那就是“凡事要有度”,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做任何事情都要節制。合適的,均衡的,才是最健康的選擇。

參考資料:

[1]袁臘梅。 “五勞七傷”之所養[J]。 東方藥膳, 2015(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