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郭子儀收復兩京,大唐帝國的自救

唐史:郭子儀收復兩京,大唐帝國的自救

關鍵詞:

安祿山范陽起兵

鄴城之戰

前因

1、安祿山范陽起兵

2、安慶緒殺父自立

唐史:郭子儀收復兩京,大唐帝國的自救

▲安祿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

後果

鄴城之戰:叛軍將領史思明擊敗唐軍之役

唐史:郭子儀收復兩京,大唐帝國的自救

▲史思明插畫(703年1月21日—761年4月22日)

詳細過程

第一、

唐肅宗

反攻之戰

公元757年,唐肅宗發起收復兩京(即長安、洛陽)的反攻之戰。這是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戰役,也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輝煌戰績。

一年前,唐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他聽從宰相房管的建議,準備以快攻的方式,直取叛軍首領安祿山的老巢范陽(今北京),奪回唐朝的失地。但肅宗過於心急,計劃制定得並不周全,加上唐軍與叛軍實力懸殊,導致唐軍節節敗退。

唐史:郭子儀收復兩京,大唐帝國的自救

▲唐肅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

唐肅宗於是決定暫緩反攻,等四方唐軍會合之後,重新整頓軍隊再出戰。同時,叛軍也發生了內亂,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殺死。唐肅宗改變了原先的戰略,決定先收復兩京。他將指揮權交給郭子儀,由郭子儀帶領唐軍反攻。

四月,肅宗任命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授以平定安史叛軍,收復長安、洛陽兩京的重任。郭子儀自鳳翔(今陝西鳳翔)發兵長安,本已打敗叛軍李歸仁部,併到達長安城附近。但隨後,在長安城西的清渠,郭子儀被叛軍前後夾攻,遭遇慘敗,甚至軍資器械損失殆盡,只能退守武功(今陝西武功),且向肅宗請罪。但當時正是用兵之時,唐肅宗並未降罪。

唐史:郭子儀收復兩京,大唐帝國的自救

▲郭子儀(697年-781年)

第二、

肅宗與回紇結盟

郭子儀對唐軍實力進行評估之後,認為唐軍現在兵力有限,面對叛軍,確實無能為力,建議肅宗向回紇借兵。肅宗便與回紇結盟,向回紇承諾,等反攻長安之後,會將城中的財寶盡數送給回紇。回紇於是欣然借兵給肅宗,甚至送來了不少糧食,成為唐軍反攻的強力助手。

肅宗命郭子儀整飭軍隊,隨兵馬元帥、廣平王李俶一同出征。郭子儀立下軍令狀,若此戰失敗,以死謝罪。這次進攻長安,是唐軍反擊中最關鍵的一役。

首先,郭子儀派先鋒部屬出兵,很快到了長安郊外。但是,在進長安之前,遇到歸來長安支援的叛軍,唐軍腹背受敵,戰敗。郭子儀聞訊之後,與廣平王一同宴請回紇軍隊,請求回紇馬上出兵。

唐史:郭子儀收復兩京,大唐帝國的自救

▲廣平王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

隨後,郭子儀與另外兩位將領李嗣業和王思禮,與回紇一同出兵。唐軍聲勢雖然浩大,但依然無法戰勝十萬叛軍,陷入僵持。後來,李嗣業主動領命,衝入叛軍陣營,叛軍驚慌之餘,竟然忘記要將其砍殺。其他唐軍被李嗣業的英勇所感染,也跟在其後奮勇殺敵,叛軍因此被打亂。

另一支叛軍伏兵從後方攻擊唐軍,但是回紇軍隊守在身側,叛軍不僅被回紇軍隊守得死死的,還被回紇一舉攻陷,死傷無數。叛軍傷亡巨大,自認不敵唐軍,連夜逃離。唐軍順利進城,收復了長安。

唐史:郭子儀收復兩京,大唐帝國的自救

▲葉護太子(?——約758年前後)

第三、

唐軍剿滅叛軍

入長安之時,回紇要求唐軍實現諾言,掠奪城中金帛。但是廣平王心有不忍,認為洛陽尚未收復,若此時兌現諾言,百姓恐怕會轉而支援叛軍,因此與回紇王子葉護約定,等到收復洛陽,再實現承諾。之後唐肅宗得知這件事,大大讚賞了廣平王的仁德。

長安收復之後,郭子儀並未停下腳步,立馬出兵前往洛陽。郭子儀與廣平王兵分兩路,分別從新店(今河南陝縣)與曲沃(今河南靈寶)夾攻,回紇軍隊則暗中埋伏。對叛軍而言,唐軍不足為懼,他們更加害怕回紇軍,於是與唐軍交戰之時,叛軍奮勇殺敵,一時竟將唐軍打得節節敗退。

此刻,回紇突然出兵攻擊叛軍,猝不及防之下,叛軍軍心潰散,落荒而逃。唐軍乘勝追擊,剿滅了無數叛軍。守在洛陽的安慶緒聞訊,決定棄城出逃,唐軍於是收復洛陽。

唐史:郭子儀收復兩京,大唐帝國的自救

▲唐收復兩京

結論

郭子儀收復兩京,是安史之亂爆發以來,唐軍反敗為勝的關鍵性戰役。隨著長安和洛陽的相繼收復,加上前後收復的地區,朝廷和安史叛軍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根本的轉變。

唐朝的中央政府擺脫了危難境地,可以實現相對平穩的指揮,這為最終平定安史之亂及恢復唐朝統治,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資料:《安史之亂》、《新唐書》《舊唐書》